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阜平香菇”:小香菇做成脫貧大文章

2020年07月02日09:29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今年2月29日,對太行深山區的一個小縣城來說是不平凡的一天。當天,河北省保定市阜平縣退出貧困縣序列,正式“脫貧摘帽”。阜平縣成功脫貧,離不開食用菌產業的發展。近年來,阜平縣食用菌產業從無到有再到發展壯大,建成規模化園區98個、棚室4000余棟,2019年輻射帶動貧困戶7000余戶。2016年至2019年,全縣食用菌產業產值近10億元,參與農戶戶年均增收1萬元以上。阜平縣把小小的香菇做出了大大的“脫貧文章”,其中以品牌化建設引領的地理標志特色經濟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高標准打造地標產業

由於自然條件所限,阜平縣一直是“九山半水半分田”的貧困地區。如何帶領全縣人民脫貧致富?阜平縣委、縣政府經過研究和綜合分析論証,決定充分利用該縣生態環境優良,晝夜溫差大,適宜優質食用菌的培育生產的特點,把食用菌產業作為強縣富民的主導產業來培育。

有了產業規劃,阜平縣引入地理標志這個“新鮮詞”,先后申請注冊了“老鄉菇”商標、“阜平香菇”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產業建設一起步,就以地理標志產業的高標准打造產品,深山裡的食用菌產品生產基地逐漸火了起來。

高標准、嚴要求,阜平縣通過採取“強管理、強設施、強技術、強標准、強品牌”五大措施,深挖地理標志產品優勢。阜平縣創造性提出並形成了“六位一體、六統一分”的運營模式,政府、金融、科技、企業、基地、農戶形成一個整體,統一建棚、統一品種、統一制袋、統一技術、統一品牌、統一銷售,分戶栽培管理,降低了生產成本和市場風險,減輕了農民負擔。其中,阜平縣統一設計建設的新一代高標准出菇棚室,以戶為單元精細管理,配套一流栽培技術,有效提升了優質菇耳產出率。同時,阜平縣委、縣政府聘請省內外10位知名專家成立阜平縣發展食用菌產業專家委員會(小組),組織有豐富經驗的技術員開展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培訓。

對於出產的菌棒,阜平縣統一質量標准,由鄉鎮、菌辦、合作社、種植戶代表組成質量監督小組,對龍頭企業生產的菌棒進行監督檢查,嚴把質量關。與此同時,阜平縣積極打造“阜平香菇”品牌,設計出專用的二維碼、條形碼和品牌標識,以“中國阜平”與“中國味,健康味”為主旨,結合網絡、報紙等媒體,創新形式,擴大宣傳,提高品牌的知名度。

“我們對農戶的收購價格是每斤4元,出售的價格是每斤5元多,這在市場上是高價位產品。”“老鄉菇”品牌經營企業之一阜平縣嘉鑫種植有限公司副經理王保偉介紹,該公司每日銷售100噸左右鮮香菇產品,年均淨利潤近3000萬元。在嚴格的地理標志產品管理下,農戶出產的香菇品質優良,這成為該公司市場競爭力的重要來源。也正因為品質優良,“老鄉菇”這一阜平本土食用菌品牌已經在全國打響。

強轉化帶動脫貧致富

近年來,阜平縣以優質產品為基礎的品牌化發展,讓食用菌企業的抗風險能力得到有效提升。“企業抗風險能力強起來,不會因市場的波動影響菇農的收入,進一步鞏固了脫貧成果。”阜平縣委常委、統戰部長趙敏濤表示。產業建設成果顯現后,如何進一步挖掘地理標志產品潛力,將品牌轉化為實實在在的經濟效益,成為阜平縣的當務之急。對此,阜平縣通過延伸食用菌產業鏈條,在提高產品附加值的基礎上激發產業活力。

壯大第一產業,大力發展食用菌種植業,阜平縣建設一座菌種培育中心,培育出適合本地種植的嘉鑫6號等系列香菇菌種,並在全縣推廣種植,效果良好﹔擴張第二產業,加速發展食用菌產品的物流、倉儲、加工、包裝,建設保鮮庫52座,保鮮儲存能力達5000余噸,在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設立直銷窗口,與京東商城、北國超市等55家銷售商建立了購銷售關系,鮮品暢銷各地,並開發和出產干制品、菇粉等多種加工產品﹔探索第三產業,依托食用菌產業的採摘、休閑、觀光、旅游、餐飲等增長迅速,食用菌產業發展吸引了眾多縣外市民到阜平開展採摘、觀光、休閑旅游、餐飲等活動,提升了產品附加值,在此基礎上積極推進食用菌進出口貿易,加緊開展樣品檢驗,對標國家出口標准和歐盟進口標准,做好出口准備。

多項措施的實施,讓人們對食用菌產業的繼續發展充滿希望。預計到今年年底,阜平縣食用菌產業預計總投資額將達到30億元,食用菌栽培總量達到5億棒,年產菇耳40萬噸,總產值25億元以上,實現產業縣域全覆蓋、貧困戶全覆蓋,參與農戶戶均增收2萬元以上。小小香菇,寄托著山區群眾過上好日子的夢想,凝聚著知識產權的智慧和科技的力量,也引領著越來越多的鄉村脫貧致富奔小康。(楊柳 陳永軍|)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