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濤委員:持續加強知識產權頂層設計 深度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
“知識產權是國家發展的戰略資源,是市場競爭的利器,更是高質量發展的客觀需要。”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全國政協委員、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教授張濤道出了知識產權的重要作用,他表示,知識產權涉及經濟社會文化的方方面面,需要進一步加強國家層面的頂層設計,將其融入經濟社會發展的各項工作中。
“知識產權制度作為中國特色社會主義制度的有機組成部分,深度融入我國現代化經濟體系建設的各個環節,在推進國家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中扮演著更加重要的角色。”在張濤看來,“十四五”時期是我國向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進軍的關鍵五年。面對紛繁復雜的國際國內新形勢,知識產權領域仍存在一系列需要解決的問題。為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亟需在“十四五”國家規劃體系中科學部署,全面提高知識產權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確保知識產權工作更好服務黨和國家事業發展。為此,他建議,將“十四五”知識產權規劃列為國家重點專項規劃,更好形成跨部門橫向、中央和地方縱向規劃合力,集中力量解決重點難點問題,充分發揮知識產權保護提升中國經濟競爭力最大的激勵作用,促進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支撐更高水平對外開放。
據了解,“十二五”“十三五”國家發展規劃的經濟社會發展主要指標中納入了知識產權指標“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該項指標的納入對於提升全社會知識產權意識、有效激勵和保護創新、提升中國經濟競爭力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2019年底,我國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3.3件,是2015年底的2.1倍,提前達到“十三五”規劃預期目標,體現了我國創新型國家建設與知識產權事業發展取得的巨大成績。
“當前,我國已經成為了名副其實的知識產權大國。進入高質量發展階段,‘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指標已不能全面客觀地反映專利質量及保護運用成效。因此,建議在‘十四五’國家發展規劃指標體系中設計並突出能夠體現高質量發展、反映我國創新質量和水平的新的知識產權指標,這將有利於引導開展更高質量的知識產權創造,推動更加嚴格的知識產權保護,實現更有效益的知識產權運用,充分發揮知識產權制度保護和激勵創新、優化營商環境的作用。”張濤告訴記者。
同時,針對“十二五”“十三五”時期部分地方出現的追求數量、不重質量的現象,並充分考慮區域發展水平存在不均衡的狀況,張濤認為,應在“十四五”時期優化相關知識產權指標目標設置,採用增速目標代替絕對值目標,使知識產權指標發展與經濟增長、創新能力更加相匹配、相協調,從而進一步增強指標引領的有效性和科學性。(記者 吳珂)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