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康寧公司副總裁湯姆·比爾:創新離不開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
當托馬斯·愛迪生於1879年發明燈泡碳絲時,用何種材料制作燈罩曾使其一籌莫展,美國康寧公司發明了一種經濟可行的大規模生產玻璃燈罩的方式,使得電燈得以走進千家萬戶。
最早發明玻璃燈罩、最先發明電視顯像管、最先發明世界第一根低損耗光纖、成功研制出康寧 大猩猩 玻璃……成立於1851年的康寧公司一直致力於改變生活的創新,從而逐漸成為材料科學領域全球領先的創新者之一。
“創新離不開強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康寧公司非常注重在全球市場開展專利布局。”美國康寧公司副總裁兼首席知識產權顧問湯姆·比爾(Tom Beall)介紹,隨著中國不斷優化營商環境、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力度,康寧公司會考慮在中國開展更多業務,並開展相應的專利布局。
用技術引領變革
2007年,一家科技巨頭找到了康寧公司,想要為自己即將推出的第一代智能手機尋找合適的蓋板玻璃。康寧公司依靠百年來的玻璃技術專長,在短短六個月內就為其提供了大猩猩玻璃產品,從此開創了手機蓋板玻璃的新市場。如今,在全球大部分高端智能手機上都能看到大猩猩玻璃的身影。
大猩猩玻璃是康寧公司一直致力於材料領域創新的一個縮影。湯姆·比爾介紹,如今,康寧公司在光通信、移動消費電子、顯示科技、汽車應用和生命科學器皿等領域均有相關產品,主要包括用於移動設備的耐損蓋板玻璃,用於先進顯示器的精密玻璃,用於現代化通訊網絡的光纖、無線通訊技術及連接器解決方案,受信賴的促進藥物開發及運輸的產品,用於汽車及柴油車的尾氣淨化產品等。
為了証明玻璃產品的質量和純度,湯姆·比爾舉了一個例子:“我們用於光纖制造的玻璃純度非常高,印度洋的平均深度大概有3英裡,如果印度洋的水都由康寧公司的玻璃做成,透過這3英裡厚的玻璃,我們仍可以清晰地看到海底的一切。”
湯姆·比爾介紹了這種高純度玻璃背后的關鍵工藝制造流程。“康寧公司專有的‘熔融下拉’工藝是一種非常精確、高度自動化的流程,能制造出非常純淨、光滑、平整的玻璃表面,具有非常高的光學透明度,以及尺寸穩定性。‘熔融下拉’制造工藝使玻璃‘即拉即用’,省去了研磨和拋光的工序,從而節省了制造成本以及避免前述工序給玻璃所帶來的劃痕和缺口。目前,‘熔融下拉’工藝已經被康寧公司用於制造顯示科技的玻璃產品和大猩猩玻璃系列產品。”
169年以來,康寧公司在多個領域還有多項引發行業變革的創新。湯姆·比爾舉例說,1947年康寧公司最先發明並大規模制造出電視顯像管,使電視進入千家萬戶﹔1970年,康寧公司最先發明並制造出世界第一根低損耗光纖,使光纖通信得以廣泛應用,憑借該創新,康寧公司的3位科學家於1993年入選美國發明家名人堂,並於2000年獲得美國國家技術獎。
眾多創新成果源自康寧公司在研發方面的持續投入。“康寧公司的最大特點是創新驅動發展,每年研發投入約佔營業額的8%。”湯姆·比爾介紹,在開展技術創新的同時,康寧公司還非常注重專利布局。截至目前,康寧公司在全球范圍內擁有1.2萬余件專利以及超過1萬件專利申請,專利布局范圍包括美國、歐洲、亞洲等國家和地區。
將創新植根中國
1980年,康寧公司將電視機陰極顯像管玻殼制造技術帶到中國,助力中國企業量產電視機,由此開啟了在中國市場長達40年的創新發展之路。1993年,康寧公司在中國提交了第一件專利申請,更是翻開了開拓中國市場的新篇章。
湯姆·比爾介紹,截至目前,康寧公司在中國提交了2600余件專利申請,已有1300余件獲得授權。康寧公司的所有業務均在中國市場開展,總投資金額已達到70億美元。
除了將產品帶到中國,康寧公司還嘗試將創新文化根植於中國市場。湯姆·比爾舉例說,2013年康寧公司在上海成立了中國研發中心,致力於整合康寧公司總部和全球的強大研發資源,為中國市場的新機遇提供技術的本土化落地,以加速技術創新。“目前,康寧公司中國研發中心共有50多名員工,其中包括30多名科學家,每年都會提交十幾件專利申請。”
如今,康寧公司已經成為眾多中國企業的合作伙伴。在湯姆·比爾看來,康寧公司與中國企業合作日益密切,主要得益於中國營商環境的不斷優化和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日益增強。
“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正在發生很大的變化,比如,在專利審查方面,中國專利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不斷提高。在知識產權司法保護方面,中國成立了專門的知識產權法院,並不斷提高專利侵權賠償額﹔再加上去年成立的最高人民法院知識產權法庭和不定期推出知識產權指導性案例,這些不斷加大知識產權保護力度的舉措都為權利人在中國維權增添了信心。”湯姆·比爾表示。
“不久前,中美剛剛簽署了第一階段經貿協議,這是一個非常好的開端,將使中美貿易達到新的階段。”湯姆·比爾說,康寧公司對中國市場非常有信心,今后將繼續增加在中國市場的產能,與中國企業建立更好的合作機制,將更多新產品和新技術帶到中國市場。(柯 克)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