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民族舞、魚皮畫、伊瑪堪……  赫哲故裡感受傳承

本報記者  郝迎燦  劉夢丹
2020年04月14日09:07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伊瑪堪藝術團團員在排練節目。
  資料圖片

 

  核心閱讀

  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作為赫哲族群眾聚居地之一,黑龍江同江市街津口鄉近年來加大對赫哲族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力度。

  成立歌舞藝術團,改造民俗風情園,修建文物展覽館……通過傳承民族文化記憶,弘揚民族傳統文化,街津口鄉不僅留住了根,還煥發出新的風採。

  

  北國江畔,街津山下,黑龍江省同江市街津口鄉。下午3點,伊瑪堪藝術團團長吳玉梅和團員們打開手機,開始線上排練。雖然不能見面,但大伙兒練習的熱情絲毫不減,對著鏡頭輪流跳了一遍赫哲族傳統舞蹈《天鵝舞》。

  街津口鄉聚居了500多名赫哲族群眾,佔全國赫哲族人口總數的一成多。這裡自然風光旖旎,民族風情濃郁,被譽為“赫哲故裡”。近年來,同江市和街津口鄉進一步加大對赫哲族傳統文化傳承和保護力度,促進文旅融合發展。

  豐富文藝生活,傳統記憶得以延續

  “一方面,赫哲族的傳統文化傳承面臨斷檔,另一方面,群眾的日常文化生活有所匱乏。”吳玉梅是街津口鄉漁業村土生土長的赫哲族人,“文化的延續和傳承離不開群眾基礎,我就琢磨用什麼樣的形式把大伙組織起來。”

  2011年,吳玉梅從同江市文化館退休后回到家鄉,在鄉政府支持下創辦了伊瑪堪藝術團,主要從事赫哲族歌舞節目的編排和表演。

  起初,響應者寥寥。“來報名的十幾個人,年齡基本都在50歲以上,偶爾有幾個年輕人參加,但過不了幾天就被家裡拉走打魚或者外出打工了。”吳玉梅說,自己在租下的幾間店面開起了飯館,團員一邊做服務員,一邊給客人表演,這樣才能夠保証一定的收入。然而,飯館的經營情況時好時壞,有時甚至發不出工資。

  “黨的十八大后,街津口鄉開始重點打造‘赫哲故裡’品牌,提出了赫鄉唱赫歌習慣化、地標建筑景觀民族元素化等目標。”街津口鄉黨委書記王利兵說,同江市也對建在鄉裡的同江赫哲族風情園進行了升級改造。

  通過有關部門牽線搭橋,伊瑪堪藝術團被風情園聘為固定演藝團隊,在旅游旺季一天演出兩場。吳玉梅把更多的精力投入到了創作中,相繼編排了《赫哲族人的婚禮》《江畔赫哲漁歌》等10多個民族文藝節目。

  隨著游客越來越多,藝術團的影響力也越來越大。“現在藝術團的固定團員有20人,20多歲的年輕人佔一半以上。還有80多名群眾演員,都是鄰近幾個村的村民,赫哲族和漢族演員各佔一半左右。”吳玉梅說,“晚上點燃篝火,大家聚在一起唱唱跳跳,再不像以前一樣窩在家裡了。”

  令吳玉梅欣喜的是,隨著文化活動的豐富,一些曾經被“丟掉”的赫哲族傳統也在逐漸恢復。“婚禮當天,江面上多條彩船往來迎親,還有歌舞表演,體現出赫哲族漁獵文化的特色。”吳玉梅說,2017年至今,她已經為8對新人主持了赫哲族傳統婚禮。

  傳承民族語言,非遺技藝后繼有人

  晚上8點,60歲的伊瑪堪國家級非遺代表性傳承人吳寶臣准時打開手機視頻聊天軟件,已經有20多個學員在線。鏡頭前,吳寶臣即興表演了一段伊瑪堪,嗓音渾厚,音調鏗鏘頓挫,引來一片熱烈掌聲。

  吳寶臣表演的伊瑪堪,是赫哲族一種獨特的說唱藝術,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由於赫哲語隻有語音而沒有文字,伊瑪堪在傳承民族歷史、風俗等方面發揮了關鍵作用。

  可前些年,包括伊瑪堪在內的多項赫哲族傳統文化技藝卻面臨著“后繼無人”的窘境。“赫哲族人口太少,這些技藝都屬於小眾,再加上傳統漁獵生產生活方式的改變,必然會導致文化傳承的斷檔。”吳寶臣退休前曾任鄉文化站站長,“那時候為了收個學生,我挨家逐戶去做工作,一個月還得掏出一半的工資補貼學生的‘誤工’費用。”

  轉變,也在發生。“2012年底,鄉裡成立了伊瑪堪傳習所,一方面對赫哲族的傳統文化進行整理和挖掘,另一方面邀請非遺傳承人進站授課。”鄉文化站站長吳寶利說。

  “以往是上門找學生,現在是學員主動上門,水平最高的學員能夠連續說唱1個多小時。”吳寶臣說,自己在傳習所有24名固定學員,每周上兩次課,還有100多名全國各地的伊瑪堪愛好者通過網絡平台在線學習。

  伊瑪堪的傳承,基礎在語言。2005年開始,街津口鄉中心小學教師畢立勇專職做起了赫哲語老師,保証每周每個班級都能上至少一堂課。之后的十幾年間,畢立勇邊教課邊學習,把鄉裡還能說赫哲話的老人拜訪個遍,整理出了包含1000多個詞匯的簡明赫哲語言教材。

  “大部分孩子小學畢業后能夠掌握三四百個赫哲語詞匯,可以進行比較簡單的日常對話。”畢立勇說,從2016年開始,同江市在市區的4所小學開設赫哲語言課,學習、傳承赫哲族傳統文化的氛圍越來越濃厚。

  依托民俗特色,推動文旅融合發展

  “烏蘇裡江來長又長,藍藍的江水起波浪,赫哲人撒開千張網,船兒滿江魚滿艙……”《烏蘇裡船歌》唱出了世代以漁獵為生的赫哲族人忙碌勞作的情景。

  如今,憑借獨特的自然景觀和民族特色,街津口鄉正在招徠越來越多的游客,自古傳唱的漁歌以全新的方式得以演繹。

  每年農歷五月十五,街津口鄉都會慶祝烏日貢節。赫哲人穿上盛裝,吃著鮮美的“塔拉卡”(赫哲族的一道傳統名菜),競技傳統體育游戲,載歌載舞慶祝節日。

  “每年舉辦的‘呼日堪’文化節、赫哲冰雪節等活動,吸引了眾多游客。”王利兵說,以小節會帶動大旅游,街津口鄉依托赫哲民俗優勢,推動文化旅游產業融合發展。據介紹,2019年街津口鄉游客接待量約為40萬人次,旅游總收入近1800萬元。

  “游客還可以到街津口赫哲族文物展覽館進一步了解民族歷史文化。”王利兵說。館內展物都是漁業村村民徐國的個人收藏,大到樺樹皮船,小到做工精致的魚鱗帽、薄薄的魚皮衣,各類藏品達3000余件。

  徐國說:“從事收藏業40多年,我曾經為了收藏一個小陶器,差點磨破嘴皮子。但我總想著,把這些老物件留下了,赫哲族的根也就留下了。”

  同樣迷上赫哲族傳統文化的還有“城裡來的媳婦”王妃。2005年,她從同江市區嫁到街津口鄉后,開始琢磨赫哲族傳統魚皮畫技藝。“一開始,我連最基礎的生魚皮制熟也要反復練習。數九寒天,把魚皮反復搓洗后再在室外冰凍15天,這樣魚皮才不會透油。”王妃說。

  “隨著來街津口旅游的人越來越多,魚皮畫生意也越來越好,去年營業額達到70多萬元。”王妃說,“除了現場售賣外,我還通過軟件線上直播制作魚皮畫,每場可以吸引近千名觀眾。”


  《 人民日報 》( 2020年04月14日 12 版)

 

(責編:林露、李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