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開門編規劃 為未來十五年科技布局獻“智”

劉 垠  唐 婷
2019年09月30日14:42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開門編規劃 為未來十五年科技布局獻“智”

  9月27日,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戰略高層次專家座談會在科技部召開,來自經濟、科技、產業等領域的知名專家,共同擘畫未來15年中國科技創新的宏偉藍圖。規劃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科技部部長王志剛主持會議。

  當前,我國處於近代以來最好的發展時期,世界處於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兩者同步交織、相互激蕩。在這一背景下,如何確立未來中國科技的戰略方位和實現路徑,是做好規劃編制的重要命題。

  王志剛強調,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是站在國家層面進行頂層設計,要從歷史、當前、未來等多個維度,重點分析未來國際科技創新的競爭格局。做好新一輪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的研究編制影響深遠,關系到我國科技創新戰略性部署,關系到未來國家發展全局。他希望科技界、社會各界都關注中長期科技發展規劃,凝聚智慧,形成共識,共同謀劃好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大計。

  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楊振寧介紹了國際物理學最前沿的科技成果,希望在國家科技發展中能引起關注。

  “許多科學家已有共識,交叉科學將成為今后科技發展的大趨勢。”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姚期智說,當今人工智能發展的浪潮以及其所帶動的科技創新,正是交叉科學崛起的顯著例子之一。在國外頂尖高校中,交叉學科的融合發展已逐漸成為常態,但目前在國內尚不多見。

  “人才是(發展的)第一要務,這也是世界科技強國如美、德所具備的條件,我們要建立從本科生、研究生再到領軍人才的完整人才培養鏈,為國所用。”談及10年來在清華建立交叉信息研究院的經驗,姚期智深有感觸地說,要強化不同學科之間的融通與合作,技術要垂直一體,成果要落地轉化。

  直面當前科技進步大方向和全球產業變革的趨勢,姚期智建議,我國有必要聚焦與計算相關的交叉學科研究,進一步提升國家科研水平,增強對未來產業發展的引領與支撐能力。

  “國際上最前沿的一些科技方向,中國都在同步研究,或者能夠快速跟上,現在要敢於提出自己的方向,敢於在戰略價值巨大的方向上領先。”華為公司董事、戰略研究院院長徐文偉指出,經過幾十年的發展,中國在一些前沿課題上基本與國際同步了,具備了在某些重點領域領先的可能性。

  國家實驗室也是此次座談會上專家們熱議的焦點。中科院院士、清華大學副校長薛其坤認為,要把國家實驗室建設作為新一輪國家中長期科技發展戰略規劃的關鍵內容和體制機制改革的重點任務來抓,要調動全國的人力、物力、智力,以當年建設深圳特區的力度來建設國家實驗室這個新時代科技特區,力爭在5年內形成國家實驗室的基本格局,形成關鍵領域的國家戰略力量部署。

  在薛其坤看來,國家實驗室一定要有相對明確的對國家發展具有重大意義的重大任務。根據任務的不同,可以考慮涵蓋關鍵核心材料、關鍵實驗設備與工業儀器、戰略必爭前沿等板塊。同時,他建議,設立國家實驗室學術指導委員會,把有政治擔當、家國情懷、卓越戰略思維能力和真才實學的專家吸收到委員會中,專門負責擬建國家實驗室的領域的科學甄別和准確研判,保証決策的准確度。

  “要保障新一輪規劃落地,需要在體制機制上有所考量,在科研組織的模式上進行創新。”中科院院士、華南理工大學校長高鬆舉例說,近幾年,一些地方政府都在積極推動科技創新發展,探索建設一些新型研發機構,對此,可以依托高水平大學,建立產學研緊密結合的新型研發機構。

  在高鬆看來,依托大學建設各類研究院之類的新型研發組織,不僅能充分利用大學相對穩定的學術人力資源,使得研究院的研究發展具有可持續性﹔還可以充分利用大學學科的豐富多樣性,促進多學科的交叉研究等。

(責編:林露、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