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江三角洲地區經濟發展活躍、開放程度高、創新能力強。將長江三角洲區域一體化發展上升為國家戰略,是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作出的重大戰略決策。必須貫徹落實新發展理念,打造高質量發展的支撐體系,把長江三角洲地區建設成為我國發展強勁、活躍的增長極。
打造組織支撐體系。推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充分發揮其在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中的影響力和帶動力,需要站在全局和戰略的高度,打造支撐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的組織保障體系。應樹立“一體化”意識、“一盤棋”思想和長遠眼光,突破局部利益掣肘,處理好局部發展和整體發展的關系,努力從一體化發展大局出發謀劃重大改革舉措、重大工程項目建設、關鍵體制機制創新。加強區域間對接,協調解決一體化發展中出現的問題,檢查、督導一體化發展進程,確保把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到實處,形成推動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的強大合力。
打造智力支撐體系。人才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第一資源。推動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離不開強大的人才智力支撐。應充分利用高等院校、科研院所與社會智庫的研究力量,為推動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高質量發展貢獻智慧。支持和鼓勵成立官方智庫和民間智庫,圍繞長江三角洲一體化、長江經濟帶等區域經濟發展國家戰略以及各國區域一體化發展中的經驗教訓開展研究,為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建言建策、提供決策參考。
打造動力支撐體系。在一體化中實現各利益主體自身發展和合作共贏,可以為順利推進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提供強勁動力。為此,應在相關地方政府間建立協調機制,處理一體化進程中出現的矛盾和問題。如不同地區在機場、港口等基礎設施選址和差異化方面的定位,重大科研平台的落地方式和創新載體合作模式,等等。探索區域間財政稅收協調機制,建立跨區域經濟合作開發區稅收分配原則和標准等,促進合作共贏。還應完善生態補償機制,大力推廣新安江流域生態補償機制試點經驗,逐步完善森林生態保護補償機制,啟動濕地、耕地和重點生態功能區補償機制等﹔加快推進碳排放、能耗指標、排污權等交易的市場化改革。
打造制度支撐體系。推動長江三角洲一體化發展,需要大膽改革創新,破除資源和要素自由流動的體制機制障礙。以建設統一大市場為重點,加快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著力解決市場機制不完善、政府不必要的干預過多和監管不到位等問題,營造穩定公平透明的法治化營商環境,建立暢通高效的政務服務體系﹔抓緊修訂和廢除與一體化發展有沖突的區域性政策法規,協調各地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構建活力迸發的現代市場體系﹔創新社會治理,構建體系完備、分工明確、運行高效、監管有力的社會信用體系﹔統一環保標准,堅持綠色發展,構建人與自然和諧相處的環境治理體系和生態補償機制。
打造基礎設施支撐體系。便利的交通運輸等基礎設施是區域一體化發展的重要基礎。應聯手推進區域機場群、港口群等基礎設施聯動互補,強化長江三角洲區域高鐵網、公路網、城際鐵路網、軌道交通網合理布局和有序發展﹔推進以5G、人工智能、工業互聯網、物聯網等為代表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大力培育經濟新動能,促進傳統產業向數字化轉型升級﹔進一步提升長江三角洲地區國家重點科學實驗室、大科學裝置、儀器設備、文獻數據的利用水平,構建開放共享的科技基礎設施網絡。
(作者為安徽省中國特色社會主義理論體系研究中心研究員、安徽工業大學商學院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9月16日 08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