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莓十裡香,日子甜如蜜
“我們縣的‘懷寧藍莓’個頭兒大、顏色藍潤、晶瑩剔透、果膜透亮、味道甜美,已經成功注冊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啦!”炎炎夏日,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的獨秀谷,藍莓飄香,安慶藍莓農業技術有限公司總經理余承軍正帶著工人在公司的600畝藍莓園採摘藍莓。自5月份進入成熟期以來,這個藍莓園熱鬧非凡,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觀光採摘游客。“這得益於縣裡打造的‘懷寧藍莓’地理標志的知名度和美譽度。”
經過仔細了解,記者才知道,近年來,為了運營好“懷寧藍莓”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安慶市懷寧縣通過打造“公共品牌+企業子品牌”方式,帶領企業按照懷寧藍莓全產業鏈系列標准和綠色食品標准組織生產,嚴格做好藍莓及藍莓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創建了3.5萬畝藍莓生產標准化基地。余承軍告訴記者:“我們作為首批標准化示范基地的生產企業,必須依靠地理標志,把我們本地藍莓的產品品牌維護好、經營好,這樣才能提升品質,賣上好價錢,做出好口碑!”
戴著眼鏡、略顯斯文,年近50歲的余承軍,是土生土長的懷寧縣人,已經種植藍莓好多年,是十裡八鄉有名氣的藍莓種植專業戶,同時也是懷寧縣藍莓技術協會的會長。藍莓喜歡陽光,適合酸性土壤,土壤PH值要在4.0至5.5之間,土壤的濕度要在65%左右,獨秀谷的土壤條件特別適合藍莓的生長。“正是由於對生長條件要求苛刻,使得藍莓生產隻能進行標准化種植和產業化經營,進而也為提升藍莓果的品質和提高品牌知名度打下基礎。”余承軍說。
快到中午12點,余承軍和工人們顧不上吃午飯,抓緊在種植園採摘成熟的藍莓。火熱的太陽下,不到半個小時,他們已經是汗流浹背。“現在是藍莓成熟的季節,藍莓價格比較好,正是高價銷售的好時候。”余承軍說,這已經是今年入夏以來成熟的第三批藍莓了,採摘好的藍莓用冷鏈車送至合肥、杭州等大城市水果批發市場。多余的藍莓放入凍庫做成凍果出售給藍莓深加工企業,做成藍莓酒、藍莓果干、藍莓醋、藍莓飲料等藍莓產品。
經過多年的規劃,懷寧縣的藍莓全產業鏈已經逐漸完善。據懷寧縣藍莓產業發展辦公室副主任朱能益介紹,縣政府成立懷寧縣藍莓產業發展辦公室,專門推進藍莓產業發展工作。每年財政預算安排1000萬元藍莓產業發展專項資金,縣產業引導基金及其合伙基金將支持藍莓產業發展列入重點支持范圍,重點支持藍莓深加工及藍莓冷鏈物流企業,按市場化運作機制,以階段性股權投資等形式支持重點企業發展。
截至目前,在安慶市和懷寧縣有關政策的帶動下,已經培育了146家藍莓產業化企業、3家深加工企業,初步形成了以良種繁育、規模種植、游客採摘、預冷保鮮、食品加工等較為完整的藍莓產業鏈。據懷寧縣市場監管局副局長朱孝紓介紹,至2019年5月,懷寧縣可採摘的藍莓基地有8600畝,產量已達5600噸,已接待農業休閑採摘游客25萬人次,總產值達6億元。
說到地理標志企業扶貧,余承軍給記者算了一筆賬:根據縣裡出台的政策,他每年支付給農民每畝土地150元的流轉租金,同時,農民以土地資產入股,每年還有3000元的分紅。此外,藍莓種植園的除草、澆水、果樹管理等都要雇農民來打理,貧困戶一般每年可以收入6000至7000元。截至2019年,全縣通過積極的土地流轉、合作社幫扶、貧困戶貸款幫扶、訂單農業幫扶等政策,已解決了當地剩余勞動力7000多人的就業問題,700多戶貧困戶與企業合作種植了1500余畝藍莓。
如今,“懷寧藍莓”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已成為懷寧積澱下來的無形資產,藍莓產業已成為懷寧縣帶動貧困戶增收的扶貧主導產業。“我們農民就是靠土地吃飯,也是靠土地脫貧致富。國家現在更加重視地理標志了,有了國家的好政策,農民的腰包鼓了,農村富起來了,農業就有希望了,日子過的比蜂蜜還甜!” 余承軍樂滋滋地告訴記者。今年他的藍莓園,又是一個豐收年!
採訪感言
人文薈萃的安徽省安慶市懷寧縣,曾是徽劇和黃梅戲的發祥地。如今的懷寧縣,充分利用低山丘陵的地理優勢和氣候特點,著力打造“小藍莓,大品牌”的地理標志特色產業,更讓人文懷寧增添了一張新“名片”。(本報記者 李 鐸)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