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短視頻發展迅猛 多措施破解侵權

2019年07月30日09:23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短視頻發展迅猛 多措施破解侵權

  如果要列舉幾種時下最火的互聯網應用,那麼,短視頻必在其中。短視頻市場的用戶流量與廣告價值近年來持續爆發,短視頻產業發展空前繁榮。隨著5G時代的到來,短視頻又將迎來新的發展機遇。然而,其中的有些問題也不容忽視。

  紅火之下有隱憂

  睡前刷一刷短視頻,休閑時刻拍一拍短視頻,如今,短視頻已經深度融入網民的生活中。“我喜歡看短視頻中的風景,令人心馳神往。旅游之前,我會在短視頻中找找目的地。”“短視頻APP(應用程序)中不僅有搞笑的段子,也有一些輕知識,比如,我常關注一個天文號,從中可以了解很多平時疑惑的小知識點。”

  盡管每個人接觸短視頻的緣由可能不一致,但毫無疑問的是,短視頻近年來發展迅猛。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第43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顯示,截至2018年12月,中國短視頻用戶規模達6.48億,這一數字是全中國手機網民的近80%。值得注意的是,短視頻用戶的使用率為78.2%,這一頻率僅次於即時通信、搜索引擎和網絡新聞,位居各類互聯網應用使用率的前列。

  在如此龐大的市場和活躍的用戶群體影響之下,眾多互聯網企業紛紛開始布局短視頻,市場成熟度逐漸提高,內容生產的專業度與垂直度不斷加深,優質內容成為各短視頻平台的核心競爭力。

  然而,短視頻在飛速發展的同時也逐漸暴露出一些問題。其中,侵權問題成為阻礙短視頻進一步發展的障礙之一。在自媒體工具發達的當下,人人都可以發聲,但由於時間精力、技巧等因素的影響,並非所有人都具備制作優質短視頻內容的條件。因此,有的人便動起了抄襲的念頭。視頻再短,也屬於受《中華人民共和國著作權法》保護的作品。這種短視頻領域中的“拿來主義”,著實給短視頻行業帶來了不好的影響。

  平台扮演多重角色

  在短視頻侵權過程中,有兩個主體與之息息相關。傳播侵權短視頻的用戶本身負有責任,但是,目前討論更為熱烈的是,作為短視頻呈現載體的平台是否也應承擔相應的侵權責任。在回答這樣一個討論之前,首先要明確的是,短視頻平台究竟在短視頻發展中扮演著什麼樣的角色?

  顯然,從目前市面上的主要短視頻平台來看,這個角色並非是單一的。如果只是從表面上看,平台是用戶上傳視頻的載體,但如果細細觀察和思考,平台的作用遠不止於此。記者發現,在一些短視頻的界面會有“危險動作請勿模仿”等提示,這種說明雖然跟短視頻侵權並非直接相關。但是,其背后說明了一點,平台在短視頻推送階段也有審核機制。

  此外,很多短視頻平台也都有投訴、舉報等單元設置,事后對相關違規的視頻進行處理和追責。除了審核和管控,平台很多時候也會自行上傳視頻或者推出相應的話題,主動引領用戶拍攝相應的短視頻,從這個角度上看,平台又是短視頻制作的策劃者。因此,有觀點認為,面對侵權亂象,短視頻平台不能袖手旁觀,更不能簡單地“甩鍋”。

  努力破解侵權問題

  與文字、圖片相比,短視頻的侵權更不容易被發現,但這並不意味著,在短視頻侵權面前,人們隻能“坐以待斃”。破解短視頻侵權問題,短視頻平台的努力不可替代。短視頻平台應當對多次上傳侵權內容的用戶採取警告、暫停服務甚至永久封號的措施。記者發現,目前已經有某短視頻平台成立了自律委員會,發動網友的力量提升內容質量。除此之外,在必要時,各大短視頻平台之間也應該有共同打擊短視頻侵權的合作聯盟。

  當然,最有力的手段當屬法律手段。今年1月9日,中國網絡視聽節目服務協會發布《網絡短視頻平台管理規范》和《網絡短視頻內容審核標准細則》,針對短視頻平台長期存在的一些問題和缺陷,對短視頻內容管理做了規范。

  同濟大學上海國際知識產權學院教授劉曉海指出,明確短視頻應用平台的責任,規范其行為,是制止短視頻侵權行為的關鍵,“建議盡快修改《著作權法》,完善短視頻平台的責任義務,要求其採取與之實力相匹配的防侵權措施,最大限度地維護網絡市場秩序,減少侵權現象的發生。”劉曉海說。

  有業內人士建議,目前短視頻版權侵權問題頻發,執法難度大,應建立各相關部門之間的協同體系。同時,短視頻平台還要盡快建立全國統一快速授權系統、原創視頻維權系統等,方便提供更加精准的權屬証明等投訴材料。如今,微信公眾平台、今日頭條等平台通過與其他平台的合作,很大程度上遏制了文字侵權現象。隨著技術水平的不斷進步,短視頻侵權維權的問題也會擁有新的解決方案。(澤成)

(責編:林露、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