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地理標志給力 龍頭企業發力 貴州農民脫貧增收有力

2019年07月30日08:36 | 來源:人民網-知識產權頻道
小字號

人民網北京7月30日電 (記者林露)近日,記者跟隨國家知識產權局地理標志精准扶貧西部宣講團一行陸續走進貴州的威寧、湄潭和修文三縣。目前,貴州擁有地理標志商標93件,作為與“三農”聯系最為密切的知識產權,地理標志在精准扶貧中正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地理標志產品產業化 助力全縣農民增收

“地理標志”,是指標示某商品來源於某地區,該商品的特定質量、信譽或其他特征,主要由該地區的自然因素或人文因素所決定的標志。這些特色商品的特殊品質與其產地的水、土、氣候等地理環境有緊密聯系。在提升地方特色產品形象和增加農副產品附加值方面,地理標志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地理標志,不僅能給地方經濟注入活力,也可以直接促進農民增收,貴州各地涌現出不少成功利用地理標志發展農業特色經濟的范例。

2009年,“威寧洋芋”地理標志商標獲得核准注冊,威寧馬鈴薯走上產業化發展之路,威寧成為“中國南方馬鈴薯之鄉”。按照“種植規模化、布局區域化、生產標准化、品種專用化、加工精細化、營銷品牌化”的思路,威寧把馬鈴薯作為全縣的一項大產業來抓。數據顯示,目前威寧馬鈴薯種植面積達190多萬畝,農民從馬鈴薯產業中實現人均純收入超過1600元,佔全縣農民人均純收入22%以上。馬鈴薯產業已成為威寧農民脫貧致富的支柱產業。

中墾薯業有限責任公司負責人介紹脫毒種薯培育技術。(記者林露 攝)

“把小土豆做成大產業,讓大產業助推大扶貧。”在威寧,宣講團成員來到了中墾薯業有限責任公司的馬鈴薯組培中心。據公司相關負責人介紹,優質脫毒種薯種植將大大提高當地農民的收入水平。目前脫毒種薯種植已覆蓋全縣,帶動3萬余戶貧困人口脫貧致富。早在十年前,馬永軍就帶頭創辦了威寧南方馬鈴薯專業合作社,帶領當地農民將馬鈴薯運往廣東、廣西等省外大中城市等地銷售,有效帶動群眾致富。2016年他又注冊了貴州南方薯業科技有限公司,在使用威寧洋芋地理標志商標的同時,公司的南方薯寶商標知名度也在不斷提升。

萬畝茶海遵義紅基地(記者林露 攝)

在“中國名茶之鄉”遵義市湄潭縣,記者走進湄潭縣國家現代農業產業園優質茶葉基地及茶旅一體示范園——翠芽27°景區茶海客廳和萬畝茶海遵義紅基地。在驕陽之下,茶園裡一片忙碌的景象,茶農們正帶著遮陽帽採摘嫩綠的新鮮茶葉。

據了解,湄潭有生態茶園60萬畝,是貴州第一茶縣,“湄潭翠芽”和“遵義紅”這兩件地理標志商標,均已注冊10年。經過多年精心的運用、宣傳、保護,茶葉成為當地茶農脫貧致富的“金葉子”。湄潭曾經是武陵山片區區域發展與扶貧攻堅重點縣,全縣建檔貧困戶12961戶43689人,已脫貧9913戶35777人,經國務院第三方評估機構進行專項評估檢查,已於2018年9月成功退出貧困縣。

結束湄潭之行后,記者隨團駛入貴陽市修文縣,這裡因明代著名哲學家王陽明在此悟道而聞名海內外。在大山深處的獼猴桃核心園區,一簇簇獼猴桃正挂滿枝頭,它們十一期間即將上市。修文種植獼猴桃已有30多年歷史,但早些年由於沒有品牌、品質管控不到位價格一直上不去。

“以前我們背著獼猴桃走一公裡,再坐客車到縣裡賣,一斤也就賣一兩元,使用地理標志商標后能賣到六元以上。”說話的是李雪梅,平灘村村民,六七年前在貴陽打工的她選擇回到家中。從父親那一輩起,李雪梅家就開始種獼猴桃,如今已有27個年頭。一家五口人擁有8畝果園,一年收入可達30多萬元。

2009年,修文獼猴桃地理標志商標成功注冊。據修文縣獼猴桃地理標志協會會長路陽春介紹,協會建章立制、強化管理,獼猴桃品質不斷提升,“牌子越來越響,銷路越來越好”。目前,協會會員獲批使用地理標志商標的個人、企業和合作社有64個,協會還聯合縣農業農村局採取“龍頭企業+合作社+農戶”的模式,共享修文獼猴桃地理標志商標帶來的紅利。大數據管理也為修文獼猴桃供不應求立下汗馬功勞。在修文農業科技體驗館,在大數據、物聯網、可追溯系統指揮中心的全程監控下,果園實現了實時監控。生長地點、園主、施肥除草狀況、採摘出庫時間……一顆顆金色的獼猴桃都經過了科學的管控。

據了解,2018年,修文縣有16.7萬畝獼猴桃果園,全縣約佔90%的貧困勞動力參與獼猴桃產業,帶動就業人數5.2萬人,年人均增收8000元以上。通過科學管理、生態種植、訂單式售賣,修文獼猴桃已符合歐盟出口標准,遠銷俄羅斯、日本和東南亞等地。

一對一幫扶 專家為龍頭企業開“藥方”

在三地舉行的座談會的自由交流環節,威寧蘋果、威寧苦蕎和湄潭翠芽等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代表,紛紛就各自在地理商標注冊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向專家團成員拋出問題。

已經注冊的地理標志商標如湄潭翠芽,如何才能提高其品牌知名度、影響力?威寧蘋果如何加強宣傳擴大影響力,進一步促進威寧全縣的精准扶貧工作?威寧苦蕎作為原材料已經獲得地理標志商標核准注冊,是否可以使用在苦蕎加工的其他類別商品上……宣講團的專家先后走入三地的龍頭企業,把脈企業在運用地理標志過程中遭遇的實際問題,並為當地的經濟發展建言獻策。

位於湄潭縣的蘭馨茶業有限公司是國家級重點龍頭企業。參會代表坦言,參加茶博會時不被知曉的情況時有發生。“蘭馨等茶企的效益並不樂觀。”湄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羅洪榮開門見山。如何才能擴大品牌的知名度、影響力?這個問題被專家團的林立慈會長接了過來。

林立慈是宣講團的老專家,這位年過古稀的老者三句話不離茶葉,他是福建省福鼎市茶葉協會會長,也來自一個中國產茶重點縣。擔任協會會長十余年來,林立慈親歷了福鼎白茶從無人問津到行銷全國,銷售點已經達到近萬個。“福鼎白茶種植面積30萬畝,產值70億﹔湄潭茶葉種植面積比福鼎白茶翻一番,達到60萬畝,但是產值僅有45億,應該過百億才對嘛。”林立慈分析說,福鼎茶產業中隻有“福鼎白茶”一個地理標志,而湄潭手裡卻攥著兩個地理標志——一綠一紅,“湄潭翠芽”和“遵義紅”。

依據湄潭茶產業的發展現狀,他開出兩張“藥方”。一是加大地理標志授權許可的力度。他分析說,比較來看,福鼎和湄潭地標授權許可的企業數量差距較大。湄潭縣授權許可使用上述兩個地理標志的企業較少,而福鼎已授權240多家企業使用“福鼎白茶”地標,此外還有30多家企業正在排隊等待審核。與此同時,還有5家企業正在申請馳名商標。二是請進來,還要走出去。十年前默默無聞,十年后火遍大江南北,福鼎白茶知名度的提高靠的是請進來和走出去的發展思路。據他介紹,福鼎市政府2009年之前辦過兩屆茶博會,之后又連續辦了八年開茶節。在“一帶一路”背景下,中國茶文化從未停止“走出去”的步伐,這從國家層面為中國茶在世界上的推廣和貿易往來提供了中介。這些都為福鼎白茶的消費帶來契機。

“當務之急是品牌的宣傳推廣。”湄潭縣人民政府副縣長羅洪榮說。對此,江西省贛州市贛南臍橙協會會長廖明生表示贊同。他說,要種得好,更要銷得好,這樣才能調動農戶的生產積極性。2018年,在上海舉辦的2018年度中國品牌價值評價區域品牌(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百強產品價值評價發布會上,贛南臍橙以601億元的品牌價值,位列全國水果類同類產品第一。“江西贛州政府接力傳棒,贛南臍橙產業的發展思路堅持了40年才有了今天的成果。”

座談會結束后,宣講團成員福建省福鼎市茶葉協會會長林立慈和江西省贛州市贛南臍橙協會會長廖明生分別與威寧洋芋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威寧縣農業產業發展投資有限公司、威寧蘋果地理標志商標注冊人威寧縣果業發展中心、湄潭縣茶葉協會、修文縣獼猴桃協會簽訂了一對一幫扶協議。

國家知識產權局運用促進司巡視員王冬峰表示,此次宣講團走進貴州,旨在建立一個暢通有效的交流渠道,通過一對一結對子幫扶,讓已經取得成效的機構面對面分享自身發展的寶貴經驗。同時,通過地理標志的有效運用和講好貴州故事,促進當地產業健康發展,助力貴州貧困地區早日脫貧致富。

(責編:林露、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