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守護地標真品 留住家鄉味道

王 宇
2019年07月26日10:13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行走在寶雞街頭,不經意間,你就會和悠久的歷史文化相遇。

盛行於漢唐的泥塑工藝,起源自西周的傳統美食,傳承三千年的釀酒技術……它們是寶雞人頗為自豪的“家鄉名片”。一方水土養一方人。這些帶有鮮明地域特色的產品,其實還有一個共同的身份:我國地理標志制度的保護對象。 作為知識產權領域的一個重要門類,地理標志對於維護當地生產經營者合法權益有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因其蘊含的巨大經濟價值,地理標志又往往成為發展區域特色經濟的重要抓手。 在寶雞這座歷史名城,地理標志的獨特價值是怎麼體現出來的?能否有效保護本地區相關從業者的利益?如何在驅動產業發展中發揮最大作用?帶著這一系列問題,2019陝西地理標志三秦行首站採訪活動開啟。

惠民生 促產業

地標經濟熱火朝天

未至酒城,先聞酒香。從周武王“秦酒”犒賞三軍到秦穆公為野人賜酒,從唐吏部侍郎裴行儉“蜂醉蝶不舞”到巴拿馬太平洋萬國博覽會上獲金獎,西鳳酒深厚的歷史底蘊和文化內涵,源自於其產地--鳳翔縣柳林鎮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

“離開柳林鎮所特有的水質、土質、氣候,就產不了西鳳酒。”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洪濤告訴記者。

與自然稟賦相結合的,是西鳳酒三千年一脈相承的生產工藝和獨特的“酒海”儲存方式。歷經重重工序蒸餾得酒后,西鳳酒還需經過3年以上的“酒海”儲存,方能勾兌出廠。

名曰“酒海”,實際上是用荊條編織的大酒簍。那麼多的儲酒方式,為何偏偏選擇了這樣一款器具?

原來,西鳳“酒海”最神奇之處在於“會呼吸”。每個“酒海”需要半年至兩年的精工細作,融合精湛的制荊、編荊、裱糊和封蠟技巧,才能打造出“遇酒則香、遇水則漏”的極致,孕育出西鳳酒的獨特香型。 獨門技藝更需專門保護。2003年,原質檢總局批准對西鳳酒實施地理標志產品保護,大大提升了西鳳酒的品牌知名度和影響力。在競爭激烈的陝西市場,西鳳酒做得風生水起。2018年,西鳳公司銷售額突破50億元。 都說鳳翔有三絕,“東湖柳、西鳳酒、姑娘手”。這一“手”,說的就是鳳翔民間工藝。在鳳翔六營村,家家戶戶都能來露一手。 從制模、入泥、脫胎、挂粉,到勾線、彩繪和涂漆,鳳翔泥塑是一項有著數十道工序的純手工技藝,在當地又稱“耍貨”,具有濃郁的鄉土氣息。作為一種吉祥辟邪之物,鳳翔泥塑承載了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向往。 幾千年來,鳳翔泥塑都被當作打發時間和哄小孩的玩意兒,直到上世紀80年代,在六營村藝人的努力下,鳳翔泥塑才成為蜚聲國際的工藝美術精品。 六營村530戶人家,從事泥塑產業的就有300多戶,最有名氣的手藝人當屬胡深。老人年近九旬,他創作的泥塑馬、泥塑羊連續兩年被選為生肖郵票圖案,成為“國家名片”。如今,不僅他的女兒、兒子在做泥塑,全村也被帶動起來,把祖上這份手藝傳承下來,發揚光大。 2014年,“鳳翔泥塑及圖”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獲批注冊。如今,鳳翔泥塑已遠銷美國、德國、法國、日本等國家,每年來參觀“泥塑絕活”、購買泥塑制品的游客超過十萬人次。 “薄筋光,煎稀汪,酸辣香”,這九個字能否做到,是評價西府農家媳婦手藝高低的標准。符合面條、湯料、味道三個維度的指標,才是真正的岐山臊子面。2011年,著名小吃“岐山臊子面”獲批注冊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從此有了正式的“身份証”。 “一百年隻為做好一鍋臊子一碗面。”1903年創立的岐山美陽館,是岐山臊子面技藝傳承者的典型代表。在美陽館,“吃面是個隆重的事情”。老板娘俞紅20多年來潛心研究岐山臊子面的制作和規模化經營。“先說面,看來簡單,但很有講究。必須是有嚼勁的,不易爛,這樣口感才好。辣椒必須是秦椒,醋是岐山醋,臊子肉取材上好五花肉,這才是正宗的岐山臊子面。” “保護一個產品、做強一個產業、富裕一方百姓、推動一方發展。”隨著地理標志的培育,以岐山臊子面為主打的系列產品越來越豐富,一批龍頭企業有力推動了岐山臊子面品牌化、市場化發展。數據顯示,陝西擁有地理標志保護產品86個,地理標志証明商標125件。地理標志產業熱潮,正在三秦大地涌動。 苦維權 斗“李鬼”

價值貶損誰來買單

享譽全國的地理標志,猶如播撒在西秦大地上的一個個火種,照亮了產業騰飛的希望。然而,能否有效保護這些火種,著實考驗著人們的智慧。 常言說樹大招風,地理標志產業因具有較高經濟價值,往往成為侵權假冒的對象。西鳳酒的打假維權之路,就是從與“李鬼”們的較量開始的。 西鳳酒營銷股份有限公司打假辦公室主任齊紅軍經常被那些“傍名牌”的仿冒酒企弄得哭笑不得。有的故意在酒瓶設計和包裝設計上圍繞“鳳”字做文章,“陝西鳳酒”“酉鳳酒”“西鳳凰”一字排開,“沒有一瓶是真的”﹔有的採用小作坊式生產,執法人員來查封時因為案值所限隻能罰款處理,沒多久又死灰復燃﹔有的進入法律訴訟程序后審理標准不一、判決執行困難,不僅耗時長、成本高,還有可能“贏了官司,輸了市場”。

齊紅軍透露,西鳳公司每年用於打假維權的支出高達2000萬元,“這大約相當於一個規模以上酒企一年的銷售額。”

“假酒一天不滅,我們就要斗爭到底。”齊紅軍告訴記者,陝西省市場監管局近期已經出台了《關於酒類市場專項整治行動方案》,西鳳酒正在配合做好維權工作。“城鄉結合部是制假售假的‘重災區’,建議各地市場監管部門嚴查嚴打小作坊、黑窩點,重拳出擊,全力淨化市場。” 岐山臊子面的維權之路同樣充滿坎坷。為推動岐山臊子面品牌化產業化市場化發展,岐山縣設立“三化”推進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設在岐山縣市場監管局。該局局長吳衛忠向記者展示了這樣一組數字:岐山縣內臊子面行業年銷售額約為1.2億元,全國范圍的估計值是10億元。這其中有多少是冒充和粗劣模仿的產品? “仿冒產品獲利巨大,同時還壓縮了正宗產品應有的市場,貶損了岐山臊子面的品牌價值。”吳衛忠說,如果都使用正宗原材料,預計岐山臊子面的年銷售額會達到100億元。

本屬於岐山食品加工行業的市場,為什麼要拱手相讓?從岐山食醋和秦椒這兩種必備原材料的遭遇可見一斑。

秦椒產銷大戶呂懷禮的苦惱是,本來秦椒主打中高端市場,但近年來種植規模連年下降,外地辣椒以次充好擾亂市場,“收購價15元以下,問都不用問一定是假的。” 醋企也在叫屈。為保証臊子面的酸爽口感,岐山食醋都是釀造醋,然而外地醋企看到有利可圖,用成本極低的配制醋冒充岐山食醋,敗壞了市場名聲。吳衛忠去檢查岐山醋企,聽到的全是抱怨聲。“外地的還照樣賣,憑什麼岐山的勾兌醋就要關停?” 雖然是民族手工藝品,鳳翔泥塑也曾遭遇過假冒偽劣的“洗禮”。20世紀90年代,隨著鳳翔泥塑在市場上走俏,很多人加入了制作泥塑的隊伍,打著“鳳翔泥塑”牌子的作品充斥市場,質量參差不齊,市場受到沖擊,鳳翔泥塑很快跌入低谷。 所幸有一批堅守初心的老藝人,不為浮躁的市場所動,他們潛心鑽研制作工藝,相互守望,推陳出新,使鳳翔泥塑逐漸走出低谷,走向全國和世界各地。 “我寧願三天做一個,也不願一天做三個,真東西才有品牌,才有價值。”胡深時常語重心長地教育子女,做活時一定要守住鳳翔泥塑的“土味”,而他自己也是以身作則,並未像同村一些年輕藝人那樣四處兜售已經失去鳳翔泥塑特色的產品。

強保護 樹品牌

攜手共進創新發展

有人把地理標志比喻成一棵大樹,借由地理標志品質和聲譽的提升,“樹”下的行業主體也可以分享到更多利益。然而,總有人隻想著背靠大樹好乘涼,甚至為了追求自身利益不按照標准進行生產,最終導致地理標志的品牌危機。 “寶雞地理標志培育在取得豐碩成果的同時,也存在著不可忽視的問題。”寶雞市知識產權服務中心主任苟紅東表示,由於申報地理標志產品保護的最初目標偏重於申報數量,使產品質量水平在一段時間內難以跟上發展的步伐,重數量輕質量的短期申報行為已成為制約地理標志產品良性發展的瓶頸。 地理標志“申請熱、使用冷”,根源之一是保護不力,以致使用者信心不足。苟紅東建議,各相關執法部門要集中加大監管和打假維權力度,嚴厲打擊損害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的違法行為,保護所屬產地的合法權益,切實維護好地理標志這張“家鄉名片”。

執法部門加強監管,有助於維護行業秩序,營造健康發展的環境,但更多的功課還需要企業和經營者自身去完成。

名酒是老祖宗留下來的“金飯碗”,既需要傳承,更需要創新。西鳳酒股份有限公司品牌管理部部長王超介紹,西鳳酒將對現有的品牌做減法,“聚焦核心品牌,聚焦價值產品,把產品做精、品質做高,讓我們的產品走向更高端,走向全國甚至全球。” “泥塑藝術也要在傳承中不斷創新。”新生代傳承人胡新明介紹,年輕一代手藝人不僅繼承了老一代泥塑人的傳統,而且更富有創新精神。 泥塑易碎,是讓所有手藝人頭疼的問題。胡新明經過數百次的實驗,終於在1995年研制出泥塑摔不爛的制作工藝。從此,泥胎有了“金身”。 胡深之女胡小紅是鳳翔泥塑第五代傳承人,盡管她自稱和父親相比依然欠缺火候,但她一筆成型的功力顯然是經過長時間的錘煉和積累。 農歷己亥豬年,胡小紅設計推出了福壽豬、福孝豬、笑笑豬、傳統豬4種泥塑造型,在保留傳統的同時,泥塑豬的色彩更向現代、時尚靠攏。 岐山臊子面同樣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2017年,岐山臊子面文化產業園開園,確定秦憶濃食品有限公司為產業園龍頭企業,政企攜手擔起岐山臊子面“三化”重任。 如何從原生態的農家味道變成標准化產品,還保留住臊子面的原汁原味?大家一邊探索機械化、流水線生產,一邊堅守品質,保留傳統風味。“嘗嘗看,是不是跟現場做一模一樣?”秦憶濃公司總經理淨寧波向記者展示他和團隊歷時3年研發的盒裝臊子面。 “我們寶雞是陝菜之鄉。這些土特產和地方小吃,哪個沒有上千年歷史,他們的市場是不會消失的。今天的一家小吃店,用心經營也許就會成為百年老店。”寶雞市面皮行業協會會長張新懷表示,打造百年品牌的關鍵是打好地理標志這張牌,做精做優做出特色。 日出西岐,日落西府。地理標志以及它蘊涵的歷史文化,與寶雞人的日常生活交融,在秦嶺與渭河之間延續。高鐵站背起行囊出發的孩子們,總有一天會懷念起家鄉的味道。而留在這片土地上的人們,仍然不懈耕耘著祖先建設的家園。(本報記者王 宇通訊員寧 靜)

(責編:趙春曉、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