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科技成果接軌實際應用 傳統紡織廠人均產值比肩高新技術企業

2019年07月18日08:44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科技成果接軌實際應用 傳統紡織廠人均產值比肩高新技術企業

“我一直有一個夢想,就是要讓科研成果走出實驗室,通過科技成果轉移轉化,引領和帶動行業與企業發展。”近期,在由廣州市總工會主辦的百場勞模巡回宣講活動上,全國五一勞動獎章獲得者於廣平由衷地說。

於廣平長期致力於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發、應用和產業化。通過智能化改造,他讓傳統印染企業變身“智能工廠”,且企業人均產值過百萬,相當於一家高新技術企業。

從沈陽到廣州,為了成果走出實驗室

2009年,於廣平從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博士畢業,他選擇留所工作,繼續從事紡織印染等行業的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技術的研究工作。

其時,通過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等項目的支持,他已研發形成了一些科技成果。“不過,這些成果大都體現為論文、專利和樣機的形式,停留在小試或中試階段。”於廣平告訴記者,他一直希望能讓這些科研成果成功轉移轉化,引領和帶動行業與企業發展。

我國科研成果轉化難、轉化率低是不爭的事實。據統計,90%的科研成果還沒走向市場,就被埋沒在從基礎研究到產業化的過程中。“科技成果轉移轉化被稱為科技創新過程中的‘死亡之谷’。跨越不了這個‘死亡之谷’,創新對國民經濟的直接貢獻率就等於零。”於廣平感慨道。

為加快科技成果在區域行業的落地應用,2011年,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與廣州市政府聯合成立了廣州中國科學院沈陽自動化研究所分所。聽到此消息,於廣平欣喜不已,認為這是讓科研成果在我國制造業最發達的珠三角地區落地生根的絕好機會。他毅然申請參加廣州分所的建設,告別家庭隻身從沈陽來到廣州。

盡管建所之初條件的艱苦遠超想象,但他抱著創業者的心態,每天都忙得不亦樂乎。於廣平的科研成果之前主要應用於市政污水處理,到了廣州后,他經常深入一線調研,挖掘企業技術需求。

“廣東的印染、電子類企業居多,印染污水的排放量在工業污水中排名第二,整個行業的污水排放量巨大﹔電子類企業通常污水排放量不大,但由於含有重金屬,危害性大。”因此,他決定調轉為工業污水處理,並聚焦於印染企業的網絡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需求,從印染污水處理領域開始,逐步擴展到印染生產的全流程,從配方設計、生產管控到物料輸送,再到環保、安防、能源等均有涉獵,為印染企業提供智能制造和綠色制造技術的整體解決方案,為我國印染行業的轉型升級和高質量發展提供技術支撐。

從調查到研發,廠長經驗變專家知識

2012年,在地方政府的引薦下,於廣平到廣東省大型紡織印染企業——廣州互太(番禺)紡織印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互太紡織)調研。

他發現,企業污水廠高達40%的運營成本都用在加藥環節。加藥的主要作用是通過化學藥劑與水中污染物的化學反應,實現化學污泥(不可生化降解的污染物)的沉降。“由於缺乏有效的水質在線監測和加藥在線調節手段,為了避免出水超標,操作人員往往存在過量加藥的情況。不僅提高了廢水處理成本,過量投加的藥劑又變成新的污染物。”於廣平對不同藥劑、不同加藥量組合進行了長達兩個月的試驗,最終提出一個優化方案:將廢水處理投加的藥劑由液鹼換成生石灰,並根據水質變化的動態情況調整藥量。

“別小看這個改變,據估算,僅僅通過藥劑配方的優化,就為互太紡織每年節省污水處理成本近千萬元。”他說,“由於有了信息化手段,通過大數據分析,我們把廠長的經驗變成計算機可識別的專家知識,幫助企業分析污水出水波動的原因,給出診斷結論和應對建議。”

染色就是染料助劑在一定的工藝條件下與布料發生反應的過程,是印染生產的核心工藝環節。這個環節中隻有精准控制溫度、濕度等工藝條件,並實現染料助劑的精准輸送才能提高染色一次成功率。以前靠人工操作,完全憑經驗,從染布到出布長達6—8小時,最后發現不一樣,又得重新再染,效率低下。互太紡織採用於廣平提供的智能制造技術解決方案,工藝參數准確調控,染料助劑精准輸送,一次染成功率高達90%以上,遠高於行業水平。

“以前幾個工人圍著一個染缸轉,全部變成自動化操作后,一個工人看幾個染缸。大幅度提高產值的同時,工人的操作強度也降低了,生產環境得到了改善,一些之前工作環境惡劣的部門也吸引到了大學生就業,這在以前是絕無僅有的。”於廣平說。

更引人注目的是,去年互太紡織人均產值110多萬元,一個傳統加工制造業人均產值相當於一家高新技術企業。目前互太紡織的人數已從原來的7500多人減少到4000多人。

不過,在推廣此技術中,於廣平面臨著如何對實驗室裡的成果進行大量的驗証、迭代和修改,讓科研成果與實際應用接軌。“企業關心的並不是技術是否先進,而是是否適用。”他回憶道,有一次,為了驗証一個模型算法。他和同事決定採用人工取樣化驗的辦法,每2小時取樣一次,24小時不間斷。“連續鏖戰了一個月,每個人都熬成了熊貓眼,終於完成了任務。”

從成果到轉化,離不開產學研的合作

“產學研合作是科技成果轉化的‘最后一公裡’。這離不開所在單位順暢的體制機制,這樣才能更好激發科研人員積極性。”回顧這10年來走過的科技成果轉化之路,於廣平說,科研和工程的區別在於,科研隻要在一個環節上取得突破,那這個科研工作就是成功的﹔但對工程項目來講,即使隻有一個環節失敗,那也算失敗。“科研成果需要通過產學研合作,進行‘二次開發’,能在企業和實際項目中用得住、用得好,才能順利推進科研成果產業化。”

“最為關鍵的是,科研人員要放下身段,了解企業實實在在的需求,讓企業覺得我們不嬌氣。”在他看來,“三人行必我有師”,雖然科研人員有豐富的理論知識,可實踐經驗遠比不上一線的企業人員。

比如印染企業一個訂單需用到20多種染料,因每種染料的成分、粘度等不同,因此染料在管道中流動所需時間就不同。為互太紡織設計物料輸送調度算法時,於廣平團隊與工人打成一片,向他們請教每種染料特性,熟悉工藝。企業也十分支持他們,讓不同崗位的工人為他們“上課”。

經過多年的合作,互太紡織已經成為於廣平合作最為密切的企業。“現在他們還幫我們介紹新客戶。”他笑著說,“從2013年到現在,雙方已經開展了長達6年的合作,合作項目額度累計超過1億元。”

除了互太紡織,於廣平團隊的智能制造科研成果還在全國數十家企業獲得應用,並出口到越南等“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直接經濟效益超過2億元,帶動企業研發投入超過5億元、企業新增經濟效益超過10億元,推動了紡織等制造業的高質量發展﹔2016年他們以發明專利使用權為無形資產投資成立產業化公司,促進了成果的轉移轉化。

“在實現科技成果轉移轉化的同時,促進了紡織印染等制造業的轉型升級,以及產業與生態環境的和諧發展。我的夢想終於實現了!”於廣平堅定地說。

(責編:林露、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