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北京7月6日電 (記者江南、王玨)當地時間7月6日,在阿塞拜疆首都巴庫舉行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第四十三屆世界遺產委員會會議通過決議,將良渚古城遺址列入《世界遺產名錄》。 至此,我國世界遺產總數達到55處,居世界第一。
世界遺產委員會認為,良渚古城遺址為中國以及該地區在新石器晚期到青銅時代早期的文化認同、社會政治組織以及社會文化的發展提供了無可替代的証據,同時揭示了從小規模新石器時代社會向具有等級制度、禮儀制度和玉器制作工藝的大型綜合政治單元的過渡,代表了中國在5000多年前偉大史前稻作文明的成就,是杰出的早期城市文明代表。
良渚古城遺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地處中國東南沿海長江流域天目山東麓河網縱橫的平原地帶。世界遺產申報范圍包括14.3平方公裡的遺產區和99.8平方公裡的緩沖區,其中遺產區由瑤山片區、城址片區、谷口高壩片區和平原低壩—山前長堤片區四部分組成﹔遺產構成要素包括公元前3300年—公元前2300年的城址,功能復雜的外圍水利工程和分等級同時期的墓地(含祭壇)等,同時一系列以象征其信仰體系的玉器為代表的出土文物也為其內涵及價值提供了有力佐証。
作為積極探索文化遺產傳承利用的重要嘗試,良渚古城遺址公園即將有限開放。據杭州良渚遺址管理區管理委員會介紹,良渚古城遺址公園網上預約系統7月7日上午9時上線,訪客可以實名預約1天至7天內的參觀,每日限流3000人。
《 人民日報 》( 2019年07月07日 02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