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地理標志

舒城油茶:山窩窩裡長出“搖錢樹”

2019年07月04日09:58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舒城油茶:山窩窩裡長出“搖錢樹”

  六安市舒城縣位於安徽省中部,地處大別山東麓、巢湖之濱、江淮之間,是一個集山區、丘陵、平原為一體的半山區縣城,農業資源極為豐富,因為孕育了“舒城油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而名揚全國。如今,油茶的經濟效益日益顯現,漫山的油茶樹已成為當地人的“搖錢樹”。

  政策支持 注入發展活力

  舒城油茶,又叫茶子樹,是我國特有的木本油料樹種,有2300多年歷史。舒城油茶資源十分豐富,分布於19個鄉鎮,油茶面積30.87萬畝,面積居全省前列。“舒城油茶的茶油,不飽和脂肪酸含量高達90%,遠遠高於菜油、花生油和豆油,被當地百姓稱為‘打不爛的天然油庫’。”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副局長謝正義介紹。  2018年2月,“舒城油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被核准注冊,舒城縣油茶產業協會有關負責人代表全縣油茶產業協會接受政府獎勵。舒城縣不斷加大科技創新力度。1999年4月成立的安徽德昌苗木有限公司,積極從事油茶苗木繁育和育苗技術研發、油茶良種選育等,並與安徽農業大學合作,2006年通過省林木品種審定委員會認定的“大別山1-4號”油茶新品種在安徽省大部分油茶產區推廣,種植面積達3萬多畝,其中“大別山1號”油茶良種植株長勢旺盛,生物學特性優,經濟性狀良好,抗病虫性強,盛果期畝產茶油60多公斤。  近年來,為促進油茶產業發展,舒城縣多方籌集資金,加大投入,如統籌市場監管、林業、扶貧、農業綜合開發和移民等涉農項目資金,實行捆綁使用,優先支持油茶產業發展。自2009年以來,舒城縣每年整合涉農資金不少於500萬元用於油茶造林。同時,舒城縣還積極爭取農業綜合開發優質油茶基地示范項目、現代農業生產發展資金油茶項目等,著力發展油茶產業。  為了推動舒城油茶產業做大做強,舒城縣充分發揮華銀、新源等油茶加工企業的引領帶動作用,加快構建現代油茶加工體系,形成油茶產業產加銷、貿工農一體化,鼓勵企業實施名牌發展戰略,提高產品的影響力和市場佔有率﹔同時,合理布局,整合加工資源,淘汰落后產能,引導企業進一步開展新產品、新工藝、新設備研發,延長產業鏈,以油茶深加工的突破帶動產業轉型升級。截至目前,全縣油茶面積達30.87萬畝,其中成林面積16萬畝,擁有油茶精加工企業5家,年加工能力5.6萬噸,2017年實際油茶籽產量1.9萬噸、茶油產量0.55萬噸、產值4.8億元。

  產業升級 擴大品牌效應

  “安徽油茶在舒城,舒城油茶在河棚。”河棚鎮被譽為安徽的“油茶之鄉”。然而,幾年前,河棚鎮相當貧窮,貧困發生率達到50%以上。謝正義告訴記者,油茶產業發展的重要目標之一,就是要帶領鄉親們脫貧致富,讓大家的“錢袋子”都鼓起來。  近年來,六安市市場監督管理局大力實施“地理標志富農工程”,深入推行“地理標志+龍頭企業+基地+農戶”的產業化經營模式,發揮好地理標志資源和品牌優勢,通過有效保護和規范使用,使地理標志產品保護與質量品牌升級和實施精准扶貧結合起來,探索出一條保護、提升、發展的新路徑。  2010年3月成立的安徽德昌油茶專業合作社,是舒城縣河棚鎮的油茶專業合作社,現有會員160多人。該合作社負責人詹文勇介紹說,通過“合作社+公司+基地+農戶”的生產模式,為油茶種植戶在生產技術、生產資料供應、產品銷售等信息方面統一提供服務,節約了生產成本、避免了無序競爭、增強了規避市場風險的能力,有力地推動了全縣油茶產業的快速發展。安徽德昌油茶專業合作社累計幫助210多戶貧困戶脫貧。2018年,該合作社經營收益584萬元,盈余225萬元,社員分紅82萬元。  據統計,從2007年開始,舒城縣共有15家企業投資參與油茶造林,共種植油茶5.8萬畝,為周邊提供近500多個就業崗位。此外,該縣按照“政府引導、企業參與、大戶帶動、政策推動、多措並舉”的發展思路,先后在17個鄉鎮新建“大別山1號”油茶林14.87萬畝,油茶資源面積位於全省前列。  2018年,“舒城油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獲准注冊后,油茶籽的價格從每斤8元漲到每斤12.3元,增幅50%以上。鮮果價格實現5倍增長,種植大戶東森公司實現年收入60萬元,舒城林勝糧貿公司實現年收入200萬元,收入實現翻番。舒城山茶油的價格從每斤35元增長到60元,增幅70%以上。當地群眾稱油茶為“摧不毀的鐵杆庄稼”。“‘舒城油茶’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是我們縣油茶產業一個響當當的市場品牌。”詹文勇說。  “每年的金秋時節,漫山遍野的油茶樹碩果累累,數不清的油茶花爭奇斗艷,採茶姑娘們收獲著沉甸甸的油茶籽……”謝正義說,依托豐富的資源優勢,舒城縣特色產業發展迅速,“舒城油茶”形成了地理標志品牌效應,有效帶動縣域經濟發展和地理標志特色品牌的壯大。(本報記者李 鐸

(責編:林露、呂騫)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