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要論: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王承哲

2019年06月18日09:01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內容提要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不僅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而且有利於吸引外資、提升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當前,我國已經具備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堅實基礎。未來,應聚焦審批服務、創新創業、投資貿易、企業經營、市場公平、法治保障、社會服務、政商關系等領域,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開放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寬鬆有序的經營環境。

  

  習近平同志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開幕式上的主旨演講中強調要“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並提出要加快出台外商投資法規,尊重國際營商慣例,保護外資企業合法權益。十三屆全國人大二次會議表決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外商投資法》,為加快形成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提供了法治保障,有利於進一步鼓勵外國投資者長期經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當前,我們要從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推動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高度,採取有效舉措,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具有重大意義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順應經濟全球化新趨勢、國際形勢新變化、國內改革發展新要求,不僅有利於穩定市場預期、激發市場主體活力,而且有利於吸引外資、提升我國經濟國際競爭力。因此,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既是依法維護企業權益、服務實體經濟的重要舉措,也是提高對外開放水平的重要保障。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有效舉措。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正處在轉變發展方式、優化經濟結構、轉換增長動力的攻關期。經濟高質量發展要靠創新驅動、靠公平競爭、靠轉型升級,這些都離不開優化營商環境。隻有優化營商環境,進一步完善鼓勵創新的體制機制、破除束縛創新的桎梏,讓企業和人民群眾的聰明才智得到充分發揮,才能提高全要素生產率,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不斷增強我國經濟競爭力。隻有優化營商環境,加強監管,促進公平競爭、優勝劣汰,才能防止劣幣驅逐良幣,讓無效低效產能特別是“僵尸企業”退出,使資源得到高效配置和利用,不斷為經濟發展注入新動力、增添新活力、拓展新空間。

  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基礎。習近平同志指出:“改革開放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動力。不斷擴大對外開放、提高對外開放水平,以開放促改革、促發展,是我國發展不斷取得新成就的重要法寶。”隨著經濟全球化深入發展、各國經濟加速融合,隻有打開國門搞建設,堅定不移實施對外開放的基本國策,實行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才能獲得更多推動發展所必需的資金、技術、資源、市場、人才乃至機遇。營商環境是企業生存發展的土壤,是一個國家的重要競爭力。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的營商環境,有利於我國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促進我國經濟與世界經濟深度融合、共同發展。

  創造競爭新優勢的有力保障。當前,世界經濟深刻調整,保護主義、單邊主義抬頭,多邊主義和自由貿易體制受到沖擊,經濟全球化出現波折,世界面臨的不穩定性不確定性日益突出。同時,國際競爭日趨激烈。國際競爭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營商環境的競爭,營商環境是市場主體選擇投資與貿易合作地的重要參考指標。人才往哪走、資金往哪流、項目在哪建,說到底取決於哪裡的機會多、障礙少、效率高、服務好。我國經濟已深度融入世界經濟,要在國際競爭中贏得優勢、掌握主動,必須在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上取得更大進展,更大程度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釋放內需潛力,進一步解放和發展社會生產力,創造競爭新優勢。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具有堅實基礎

  近年來,我國在擴大開放、簡政放權、保護知識產權等方面開展了一系列工作,大力優化營商環境。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營商環境報告》顯示,中國營商環境在全球190個經濟體中從上一年度的第七十八位躍升至第四十六位。這表明,近年來我國改革成效顯著,營商環境得到大幅改善,為進一步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奠定了堅實基礎。

  擴大對外開放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創造良好條件。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對外開放水平不斷提升,正在實現從引進來到引進來和走出去並重的重大轉變,形成統籌用好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的新局面。我國經濟持續健康發展,已成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商品消費第二大國、外資流入第二大國,外匯儲備連續多年位居世界第一。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經濟對外開放的力度更大,取得了新的重大成就,並為推動經濟全球化朝著更加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方向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這充分彰顯了我國順應經濟全球化潮流、堅持對外開放的決心,也為我國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創造了良好條件。

  發展更高層次的開放型經濟為營造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提供實踐經驗。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加快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發展更高層次的開發型經濟,推動形成全面開放新格局。我國以自貿試驗區建設為“實驗田”,加快推進建設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營商環境。自2013年設立上海自貿試驗區至今,我國已先后批准設立12個自貿試驗區。這些自貿試驗區堅持大膽試、大膽闖、自主改,在很多方面第一個“吃螃蟹”,在建立與國際通行規則相銜接的投資貿易制度體系、深化金融開放創新、加快政府職能轉變和構建開放型經濟新體制方面取得了重要成果。幾年來,我國利用外資規模穩居世界前列,不斷培育形成國際競爭新優勢。

  不斷破解突出問題為優化營商環境探索現實路徑。近年來,面對開放中出現的新情況新問題,我國不斷推進以“放管服”改革為代表的一系列改革,不斷深化對政府和市場關系的認識,聚焦市場反映強烈、企業和群眾關切的問題,突出重點領域,著力深化改革。我們創新監管方式,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不斷增強政策連續性,大力保護知識產權,促進營商環境持續優化。在破解突出問題中積累的寶貴經驗,為不斷優化營商環境探索出現實路徑。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的重點領域

  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當前需要聚焦審批服務、創新創業、投資貿易、企業經營、市場公平、法治保障、社會服務、政商關系等領域,統籌推進制度創新、資源整合、流程再造。

  營造便捷高效的政務環境。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進“最多跑一次”改革,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持續提升政務服務質量和效率。對標國際先進水平,進一步壓縮企業開辦時間,減並工商、稅務、社保等流程。推行“証照分離”改革,重點在“照后減証”上下功夫﹔對暫時不具備條件取消的,通過“多証合一”等方式優化服務。推行市場主體簡易注銷改革,深化商標注冊、專利申請等便利化改革。

  營造開放便利的投資貿易環境。全面落實准入前國民待遇加負面清單的外資管理制度,持續優化外商投資企業設立流程,進一步清理精簡審批、核准等事項,促進外商投資便利化。推行聯合審批、多圖聯審等方式,優化項目報建審批流程。及時動態修訂評估技術導則,合理簡化報告編制要求,縮短審批前評估耗時。推廣“區域評估”,由政府組織力量對一定區域內地質災害、水土保持等進行統一評估。加快投資項目承諾制改革,政府定標准、強監管,企業作承諾、守信用,最終實現“零審批”管理。提升跨境貿易便利化水平,進一步壓縮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

  營造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把公平公正貫徹到立法、執法、司法、守法等各環節,依法保護各類市場主體產權和合法權益。用法治厘清政府和市場的邊界,尊重市場經濟規律,通過市場化手段在法治框架內調整各類市場主體的利益關系。健全法規制度、標准體系,加強社會信用體系建設,加強普法工作。加大產權保護力度,嚴厲打擊各類侵害產權和欺行霸市、商業賄賂、制假售假等嚴重擾亂市場秩序的行為,建立定期專項檢查制度。堅決打破針對民間投資的“玻璃門”“彈簧門”“旋轉門”等隱性門檻,大力清理廢除妨礙統一市場和公平競爭的各種規定和做法,不斷縮減清單事項,推動“非禁即入”普遍落實。

  營造寬鬆有序的經營環境。全方位降低企業運營成本,切實降低企業稅費負擔。近年來,在經濟下行壓力較大、財政收入增速放緩的情況下,我國依然大幅減稅降費,特別是分步驟全面推開營改增,有效降低企業負擔,促進企業提質增效。未來應進一步深化稅制改革,繼續推進結構性減稅,建立稅種科學、結構優化、法律健全、規范公平、征管高效的稅收制度。堅決查處偷稅、逃稅、騙稅等違法行為,切實維護稅制權威和公平。

  (作者為河南省社會科學院副院長)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8日 09 版)

(責編:林露、呂騫)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