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個中國—羅馬尼亞農業科技園在布加勒斯特落成,當地專家表示——

“中國農業技術讓我們受益良多”

本報赴羅馬尼亞特派記者  於  洋

2019年06月11日10:32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中羅農業科技園內剛剛建好的輕簡化節能日光溫室,比西歐的玻璃溫室更適應羅馬尼亞的氣候環境和經濟發展條件。
  本報記者 於 洋攝

  核心閱讀

  首個中國—羅馬尼亞農業科技園日前在羅馬尼亞首都布加勒斯特落成。中羅農業科技園是中國科技部支持項目,是落實“一帶一路”科技創新行動計劃、中國—中東歐國家科技創新伙伴計劃的重要舉措。

  對羅馬尼亞來說,同中國在科技領域的合作具有戰略意義。科技園有望通過技術合作與技術示范,推動中國成熟農業技術在中東歐國家的轉移轉化,提升中東歐國家在設施農業等方面的創新能力與產業化水平,實現雙方合作共贏。

  

  在羅馬尼亞布加勒斯特農業科學與獸醫學大學的試驗田上,一座嶄新的溫室大棚格外引人矚目,這就是日前剛剛落成的首個中國—羅馬尼亞農業科技園所在地。該農業科技園由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和布加勒斯特農業科學與獸醫學大學合作共建。本報記者近日前往探訪了這一農業科技園。

  “農業科技園落成意義重大”

  農業科技園包括智能LED植物工廠和輕簡化節能日光溫室,佔地500平方米,園內所有設備和技術都由中方提供。

  據介紹,現代化的輕簡化節能日光溫室裡面配備著先進的主動蓄放熱調溫系統和水肥一體化灌溉設備,採用內嵌式無土栽培等技術,可年產番茄等果菜8000公斤以上。

  智能LED植物工廠是中國近年來高科技創新成果,可以模擬自然環境在任何地點、任何時間生產出潔淨安全的果蔬產品,解決城市蔬菜的供給難題。羅馬尼亞夏季炎熱、冬季寒冷,智能LED植物工廠可以克服氣候、地理等條件制約,在城市就近生產蔬菜和功能性植物。

  中羅農業科技園花卉實驗部的負責人索林娜·派特拉向記者介紹說,工廠雖然隻有50平方米,栽培面積卻達到150平方米。該植物工廠利用LED節能光源、淺液流營養液立體栽培等技術,可年產葉菜4000公斤。此外,中國的系統研發人員還為所有的操作系統研發了中英雙語界面,並手把手地指導羅馬尼亞科研人員操作和管理。

  “羅馬尼亞的果蔬種植面積並不大,很多農產品都需要從歐盟其他國家進口,羅馬尼亞的果蔬價格尤其是在冬天會偏高。如果中國的技術和品種能夠在羅馬尼亞順利落地普及,可以大大緩解這種供需矛盾。因此,農業科技園落成意義重大,將對羅馬尼亞民眾生活產生積極影響。”索林娜·派特拉說。

  2014年以來,中羅雙方的農業科技人員在“人工光植物工廠節能關鍵技術合作研究”領域開展深入的合作,成果顯著。雙方在核桃、櫻桃、棗、甜柿等果樹種質資源方面也展開了交流互換工作。來自中國的技術和品種開始在羅馬尼亞推廣,越來越多的中國農產品出現在當地人的餐桌上。

  “農業合作見証兩國友誼”

  羅馬尼亞是歐洲傳統農業國家,農業種植在土壤、氣候和品種多樣性上都有得天獨厚的優勢,也一度曾是歐洲的“糧倉”。但上世紀末以來,羅馬尼亞的農業生產陷入低效率和品種單一的困境,農業生產增長緩慢,每年還要耗費大量外匯儲備從其他國家進口大量的花卉、水果和蔬菜。

  毗鄰中羅農業科技園的是荷蘭在當地建設的溫室實驗室,這種在西歐普遍推廣的玻璃溫室在羅馬尼亞推廣時遇到了困難,高昂的運營維護費和冬季取暖的費用就讓以小農場經營為主的羅馬尼亞農民“望而卻步”。這次中羅農業科技園引進的中國設計的輕簡化節能日光溫室,不僅建造和運營成本大大縮減,而且全部採用太陽能調節的蓄能調溫設備,在冬季也不需要燃燒化石燃料取暖,更加適合羅馬尼亞的國情。

  “中國的設施農業近年來發展迅速,也非常符合羅馬尼亞的國情。我們希望通過科技園的建立,探索適合羅馬尼亞本土化設施農業發展的道路,改善羅馬尼亞蔬菜花卉等農產品種植結構。”布加勒斯特農業科學與獸醫學大學副校長弗洛林·斯坦尼卡對記者說。

  中羅兩國的農業合作源遠流長。在布加勒斯特農業科學與獸醫學大學中羅棗聯合重點實驗室的實驗園裡,有一棵來自中國陝西的棗樹。從1996年在這裡扎根以來,羅馬尼亞的農業專家們在這棵棗樹上嫁接培植出了十幾個新品種。

  “中國農業技術讓我們受益良多。”當年把這棵棗樹帶到羅馬尼亞的斯坦尼卡表示,“農業合作見証兩國友誼,更是‘一帶一路’倡議下兩國合作的重點。近年來,兩國在設施園藝、果樹種質資源互換以及高效栽培技術等方面的合作成果顯著。農業科技園就是兩國務實合作的最新成果之一。”

  “堅定與中國合作的信心”

  “最近幾十年來,我親眼見証了中國現代農業技術的發展進步。這讓我們更堅定與中國合作的信心。”斯坦尼卡說。

  多年來,作為河北省“外專百人計劃”成員之一的斯坦尼卡教授曾26次前往中國,幾乎走遍了中國北方的所有省市。在他的帶動下,羅馬尼亞的農業科研機構與中國的同行們建立了廣泛的合作,一大批往來於中羅兩國間進行農業科學研究的專家學者搭建起了兩國合作的橋梁。

  布加勒斯特農業科學與獸醫學大學國際關系部主任艾卡特琳娜·史黛芬介紹說,目前該大學已經與中國的10多所高校和科研機構展開了領域廣泛的合作,兩國的年輕學者也會定期互訪學習,極大拓寬了羅馬尼亞學者的視野,也實實在在推動了羅馬尼亞農業科學和技術的進步。

  “中國農業養活了十幾億人,中國的農業發展水平令人欽佩。”布加勒斯特農業科學與獸醫學大學研究員安娜·布特卡魯提起自己到河北和上海考察學習的經歷依然記憶猶新,“中國的農業技術發展帶給我們很多啟示,羅馬尼亞的農業需要更多適合本國國情的技術和設備。”

  “‘一帶一路’為羅中合作提供更多機遇,對於加強許多國家和地區的聯系有重要意義。”斯坦尼卡說,“希望未來有更多中國企業參與羅馬尼亞灌溉系統重建工程的建設,也希望羅馬尼亞能為中國市場提供更多高質量的農產品。羅中農業合作有著廣闊的發展前景。”

  (本報布加勒斯特電)

  《 人民日報 》( 2019年06月11日 17 版)

(責編:林露、呂騫)

視頻新聞

  1. 2020奔跑瞬間盤點,哪個觸動了你?
  2. 8848.86米!致敬攀登高峰的中國人
  3. 旅客心臟不適 乘務員跪地40分鐘守護

熱點排行

  1. 澳大利亞第一季度經濟恢復至疫情前水平
  2. 中國作家協會2021年會員發展公示
  3. 讓綠水青山造福人民澤被子孫
  4. 習近平的扶貧相冊丨脫貧路上,一個民族都…
  5. 陳國猛任海南省監察委員會代理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