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發布的進展報告顯示——
知識產權保護強化 營商環境持續優化
本報北京5月15日電 (記者林麗鸝)國務院新聞辦15日舉行新聞發布會,發布《中國知識產權保護與營商環境新進展報告(2018)》。該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和營商環境建設取得顯著成效。全國打擊侵權假冒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副局長甘霖介紹,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8全球創新指數報告》顯示,中國排名第十七位,較上年提升5位,首次躋身全球創新指數20強。
在保護知識產權方面,我國不斷完善知識產權法律制度,強化行政執法和司法保護,推動部門區域協作,深化國際合作。法律制度更加完善,制修訂了《電子商務法》《專利代理條例》等一系列法律法規。行政執法更加嚴格,2018年全國行政執法部門查處侵權假冒案件21.5萬件,其中,查處專利侵權假冒案件7.7萬件、商標違法案件3.1萬件、侵權盜版案件2500余件,海關查扣進出境侵權貨物4.72萬批、2480萬件。司法保護更加有力,公安機關破獲侵權假冒案件近1.9萬件,檢察機關批捕涉及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3306件5627人,全國法院審結各類知識產權案件近32萬件,同比上升41.6%。侵權假冒商品依法銷毀,全國無害化銷毀侵權假冒商品約3500噸。國際合作更加密切,通過了《關於進一步推進“一帶一路”國家知識產權務實合作的聯合聲明》,簽署了《中歐海關知識產權合作行動計劃(2018—2020)》等。
在優化營商環境方面,我國多措並舉,大力提升營商環境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平。推進海關、邊檢、海事一次性聯合檢查,進出口整體通關時間分別比上一年壓縮56.4%和61.2%。大幅壓縮企業開辦時間,由原來平均20天減至8.5天內﹔“証照分離”改革在全國推開,破解“准入不准營”的問題,推進“雙隨機、一公開”監管。發布2018年外商投資准入負面清單,進一步放寬准入限制,負面清單之外的領域,按照內外資一致原則實施准入前國民待遇,目前以審批方式設立的外商投資企業佔比不到1%。世界銀行發布的《2019年營商環境報告》顯示,2018年中國營商環境改善幅度居全球第三,東亞太平洋地區之首。
同時,為標本兼治保護知識產權,懲罰性賠償制度正在加快健全。《商標法》率先規定懲罰性賠償,將惡意侵犯商標專用權行為最高賠償額提高到了五倍。去年12月,《專利法》修正案草案通過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一次審議,草案明確對惡意侵權行為可處以最高五倍的懲罰性賠償,大幅提高侵權違法成本。《著作權法》第三次修改也將對懲罰性賠償予以規定。
下一步,為營造國際一流營商環境,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介紹,將進一步提高知識產權審查質量和審查效率,壓縮專利、商標審查周期,提高授權的及時性和權利的穩定性。商標審查周期在去年壓減到6個月以內的基礎上,今年將進一步壓減到5個月以內,同時還要大幅壓縮高價值專利審查周期,更好地滿足社會需求。此外,還將啟動面向2035年的國家知識產權強國戰略綱要的制定工作,對強化知識產權保護作出整體部署,進一步營造更加良好的營商環境,更好地滿足高質量發展需求。目前,相關的工作都在穩步推進中。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