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新驅動 引領高質量發展
——全國政協創新驅動發展專題協商會發言摘編
切莫忽視基礎研究
全國政協常委 袁亞湘
近年來,我國科學技術的重大研究成果大多都集中在技術方面而不是科學方面,即使是在科學方面的重大成就也往往和大科學裝置有關。在基礎科學領域純自由探索、不依賴大設備、大裝置的原創性創新研究方面,我國與科技強國之間仍有較大差距。其原因有很多,但最重要的一點是我國對技術的重視遠遠大於對科學的重視。即使是關於科學,國家以及相關部委真正關心的往往是應用基礎研究而不是純基礎研究。
目前,我國在科技政策、管理、評價等方面基本套用的是搞工程的方式。常常制定一個統一的表格,要求不同學科都來填寫,然后據此打分、排名。這表面上看來公平合理,但實際上卻沒有尊重某些學科的自然發展規律。在國家重點實驗室、重點學科等涉及跨學科的評估排名中,所設計的評價指標也通常不利於純基礎的學科。對於人才計劃、項目設置、獎勵數目等指標分配的問題,簡單按照“分母大小決定分子”的做法已導致我國學科發展出現不平衡,也使得一些相對基礎的學科處於非常不利的地位。
我國對基礎研究的投入嚴重不足。在發達國家中,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比例約15%。我國的這一比例則嚴重偏低。
作為一個發展中國家,我國強調科學技術為國民經濟建設服務是完全正確的,也是理所應當的。但是,我國要想成為真正的科技強國,必須在科學方面有一大批國際領先的突出成果。在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時,千萬不要忽視基礎研究。建議:
進一步改善科研環境。在人才評價、學科評估、項目評審中不宜把同樣的指標、統一的標准用於不同的學科,而是應當充分考慮各基礎科學的各自特點、採用各學科國際通行的做法。比如在數學領域,不看重論文署名順序、論文數量、引用率、期刊影響因子等目前很多其他學科非常看重的因素,而是看重研究工作在本領域的學術影響和國際同行專家的公開意見。
對不適合組建國家實驗室的基礎學科領域,建議科技部根據其學科特點也布局相應的經費支持形式。在數學方面,建議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進一步增加“天元數學基金”的投入。
提高基礎研究經費佔全社會研究與開發經費投入的比例。選擇少量高水平的從事基礎科學研究的科研院所給予長期、充足的經費支持以及給予充分學術自主權,將其建設成為國際著名的科研機構。
補齊關鍵核心技術短板
全國政協委員 陳左寧
2019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指出: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關鍵核心技術短板問題凸顯”。在全球科技創新加速的趨勢下,我國需要超前謀劃部署,發揮制度優勢,整合國家創新資源,通過自主創新之路補齊短板,實現網絡信息等重要領域核心技術的自主可控。
要把“堅持自主創新”作為“補短板”的根本指導思想。涉及國家安全和發展戰略的核心技術,不可能依靠簡單的買他人現成技術或與他人合作一蹴而就,要堅持走自主創新可持續發展的道路。自主創新不等於關門自搞一套,要以掌握核心關鍵技術為前提,盡可能共享世界創新資源和先進技術發展成果。建議關注源頭創新,保持戰略耐心,久久為功﹔同時要關注技術生態、研發環境生態和產品產業生態的構建,形成自主創新技術成果和產業發展之間的良性循環。
要把“確保自主可控”作為“補短板”的根本目標。“自主可控”包含兩方面內涵:一是產品在設計、生產制造、銷售使用全生命鏈各環節安全可控,不存在被人為植入安全“陷阱”或者供應鏈被卡脖子的風險。二是產業發展安全可控,能自主修復產品缺陷和進行產品升級換代,不存在受制於人的技術命門,產業發展權掌握在自己手中。我們在評價技術成果指標上,有時忽視自主可控,片面強調市場效益和技術先進性﹔有的對開源資源奉行“拿來主義”,把“共享”演變為“依賴”﹔有的用“國產化”“自主知識產權”“知識產權授權”來表征產品的自主可控,但這些產品仍可能包含受制於人的技術“命門”。建議以自主可控內涵為依據,形成衡量自主可控水平的准確“尺子”,加強考核引導,修訂原有成果評價指標體系,確保自主可控這一根本目標。
要把“必須集中力量”作為“補短板”的根本途徑。近年來我們在核心技術研發上投的錢不少,但效果還不是很明顯,主要問題是好鋼沒有用在刀刃上。其中力量分散是一個重要因素。例如,幾乎每一款通用主流CPU架構在我國都有單位投入研發﹔基礎軟件大多基於國外開源社區,企業和產品同質化嚴重﹔網絡信息領域的各類實驗室多達30多個。其結果必然導致同水平重復,影響投入的效率。建議以國家實驗室、重大項目、政府基金等為抓手,把以國家主導的科研創新體系與企業主導以市場競爭為主的科研創新體系相結合,形成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環境下的集中力量辦大事的局面。
加長科技創新研究鏈條
全國政協委員 吳一戎
根據今年兩會公布的數據,2018年我國全年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支出與國內生產總值之比達到2.18%,雖然離2020年達到2.5%的目標還有很大的壓力,但已超過歐盟15國的2.1%,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也接近了60%。應該說這是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的重大成果,我們已有許多指標進入國際前列。我國的科技創新正一步步走向深水區,解決問題的難度也越來越大。
當今的技術主要是基於科學規律和科學現象發明的,尤其是新發現的科學現象和科學規律能帶來顛覆性技術,從而再造或升級相關產業。比如在科學上發現了某些液體具有晶體的性質,就發明了液晶顯示技術,顛覆了CRT顯示技術,創造了每年千億美金的產業。從中可以看到當今的科技創新必須有一個完整的長鏈條,串起各個科技創新要素,才能完成高效的創新,高價值的創新。
而當前我國的科技創新研究鏈條不完整、相互分離,鏈條不長,已成為我國科技工作最為突出的問題。例如許多基礎研究止於論文,中國的論文數量已居於全球第二,國際科技論文被引用量居世界第二,發明專利申請量和授權量居世界第一,有效發明專利保有量居世界第一,而國家創新能力排名卻只是第十七位,科技創新研究鏈條短。再如,2007年起實施的16個重大科技專項,大多是工程目標,雖然取得的成績是巨大的,但也存在這些工程建筑在他人的理論、方法、材料和器件之上的問題,創新鏈條不完整,有些技術仍受制於人,當前不斷出現的卡脖子問題正是產生於此。
在科技創新中加長創新鏈條,融合各個創新要素,既需要市場經濟,又需要國家政府行為。建議在國家戰略科技領域加快建設國家實驗室,加長科技創新研究鏈條。建設國家實驗室就是要加長科技創新的鏈條,把在某一國家戰略科技方向上做數學的、做科學的、做技術科學的和做核心關鍵技術的科技人員組織起來,為了統一的戰略目標開展研究。
此外,在新一輪國家科技重大專項實施中,一定要加長研究鏈條布局。完整的研究鏈條是解決自主研究發展的必由之路。這並不是說我們在研究的每一個環節都做到最優,最終的目標才能達到最優,而是我們必須自主地解決其中涉及的數學問題、科學問題、基礎材料和器件問題、核心關鍵技術、工程技術等各個研究鏈條中的問題,以達到最終目標的最優解決,這樣才能解決我們卡脖子的問題。另外,在基礎研究中,應該更加明確、更聚焦於自然科學和顛覆性技術的研究,這是一切技術創新源頭,是取得高價值創新的必要條件,是技術創新的制高點。
培育一流創新型企業
全國政協委員 盧春房
當前,很多企業樹立為國擔當意識,加大科研投入,培養使用人才,組織科技攻關,實現對國外先進企業的趕超。然而,不論國企還是民企,還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創新能力不強,鮮有創新成果。除人才、地域、行業方面等因素外,主要有3個原因。
創新動力不足。有些企業,特別是有的國有企業認為創新是國家的事,本企業能把別人的成果用好,把產品質量管好就行,懶得去費那麼大勁﹔有的認為創新是長遠任務,花了錢也收不到成效,才不給別人做嫁衣裳﹔有的認為創不創新都能活。總之是不想創新,不願擔當。這既有企業領導的思想認識問題,也有政府部門引導不力、政策層面向企業傳遞壓力不夠有關,使得一些企業沒有創新壓力和動力。
創新投入不夠。華為公司2017年投入研發資金佔銷售收入的15%,這是一個很多所謂大型企業目前難以企及的數字。從短期看,雖然研發投入與產出不一定成正比,但長期看,絕對不會成反比。華為公司2017年PCT專利申請量4024件,全球第一,就是例証。
方向目標不准。創新方向目標具有引領性,目前很多企業把目標定為世界一流或世界領先。過高的目標容易造成失望,挫傷創新積極性。為壯大企業創新主體,建議如下:
倡導擔當精神。目前有相當一部分企業,特別是大企業和科技型企業有不思進取、安逸享樂的表現。有關部門應大力倡導企業和企業家擔當精神,擔當起科技強國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責任﹔從考核層面,應加大科研投入、科研成果的佔比﹔從評價層面,制定統一的科技創新評價指標,定期發布評價,鼓勵先進,鞭策后進﹔從科研項目層面,設置系統性大項目,杜絕碎片化小項目,以此引導科研人員長期安心做科研。
鼓勵各顯神通。大小企業各自發揮優勢,各自走出自己特色的創新之路。在行業中具有重要地位的大企業應該瞄准世界一流,系統創新、協同創新,引領行業發展﹔小企業可在某些專業突破。
跟跑、並跑、領跑同時發力。為實現我國在核心技術上的趕超,比照航天工業探索一代,預研一代,研制一代,批產一代的做法,在跟跑、並跑、領跑上同時發力。可考慮支持大企業強力攻克難題,消除與世界先進水平的差距,實現由跟跑到並跑﹔支持部分先進企業持續研究試驗前沿技術和顛覆性技術,領跑本領域世界科技發展。
科技政策應加強頂層設計
全國政協委員 潘建偉
改革開放40年來,我國經濟飛速發展主要依賴勞動密集型產業,科技含量高的創新性產業不多,且主要以模式創新為主。黨中央提出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就是為了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形成持續時間長、競爭力強的新優勢。
當前我國面臨的一個突出問題是掌握在自己手裡的核心關鍵技術有限,在諸多領域面臨著“卡脖子”問題。某些產品被“卡脖子”只是直接表現,更深層次的根源是,我們在創新的環境和機制上被卡住了脖子,影響了創新能力。
科技金融體系尚需完善。科技金融體系的不完善,使得我國企業對短期內無法獲利,或是存在較大不確定因素的前沿研究和未來可能的顛覆性技術,普遍投入熱情不足。另一方面,也存在科技政策與具體實施不配套的問題。今年《政府工作報告》再次強調要提高基礎研究項目間接經費佔比,開展項目經費使用“包干制”改革試點,加大科研團隊的自主權。然而在具體實施過程中,科研人員受到工資總額的限制,導致政策雖好,落地卻難。這一問題的直接后果就是科研機構和高校日趨嚴重的人才流失。
對關鍵領域的長遠規劃和頂層設計不足。比如芯片這一領域,世界發達國家的芯片產業,依賴於從相關的基礎研究、應用研究再到產業化的全鏈條順暢發展、長期積累而形成的優勢。就我國而言,由於聚焦長遠的系統性布局有所缺乏,基礎研究總體上得到的支持偏少,而研究本身又往往停留在論文上﹔對於若干技術突破,即使在指標上已滿足應用的需求,但在工程化方面受限於整體工業水平,往往難以轉化為現實生產力﹔而到了產業化階段,企業長期抱有“能買就買”的心態,片面追求盡快獲利,研發的動力和能力都不足。上中下游都存在缺陷,關鍵領域的創新能力就會受到影響。
從根本上解決上述問題,首先需要建立起促進創新的科技金融體系。建議從政策層面鼓勵企業直接投入前沿基礎研究和關鍵技術研發,利用企業較靈活的資助方式,激發創新活力。同時為了保証企業的積極性,制定相關各方在成果轉讓、股權分配等多種形式下的利益共享和分配機制,充分利用技術市場和資本市場,加快科技成果轉化。
關於科研布局,當代的科技創新,一方面應聚焦於關鍵核心技術受制於人的傳統科技領域,解決此類問題﹔另一方面應聚焦於量子信息這樣事關國家長遠發展、具有顛覆性的技術領域,掌握未來發展的主動權。特別是后者,我國與發達國家往往處於同一起跑線上,有更大的機會成為開拓者和領跑者,當然也更需要有長遠的、前瞻性的戰略布局。
科技創新助力脫貧攻堅
全國政協常委 萬建民
打贏脫貧攻堅戰,必須加快發展科技創新驅動的產業扶貧,促進農業轉型升級,提升產業發展質量,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
加快突破一批基礎前沿與關鍵核心技術問題。面向世界科學前沿、國家農業重大需求和未來科技發展趨勢,針對事關國計民生和農業產業核心競爭力的重大戰略任務,在基因組學、合成生物學、智慧農業、農業物聯網、農業廢棄物資源化利用等前沿領域突破一批重大基礎理論問題﹔在作物改良、病虫害防控、生態循環農業、農產品質量安全、農機農藝融合和農業大數據等關鍵領域攻克一批關鍵核心技術與裝備,搶佔農業科技發展制高點,提升我國農業科技原始創新能力,強化我國農業科技創新源頭供給,打造發展新優勢。
加快促進我國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與高質量發展。現代生物技術、信息技術等與農業產業的深度融合,將顯著帶動生物種業、食品產業、農業藥物、資源利用、能源開發、裝備制造等現代農業產業革命與高質量發展。生物技術與信息技術、智能技術的有機結合,也將極大地解放生產力,促進農業機械化、農業智能化升級發展,大幅度提高農業生產效率。加快傳統農業產業轉型升級,要大力推動與互聯網產業的深度融合,核心是實現傳統產業的數字化。要緊跟國內外產業技術發展動態和變革趨勢,始終堅持以創新驅動產業轉型升級,通過抓龍頭、鑄鏈條、建集群,促進農業產業邁向中高端,構建創新驅動、深度融合的現代農業產業體系。
加快創制與推廣一批適合貧困地區的農業新產品。圍繞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重大需求,加快選育一批優質高效多抗的農作物新品種與功能產品,提高農產品的優質化率和國產率﹔研發一批環保高效的肥料、農藥、飼料及添加劑、疫苗及診斷制劑、獸藥和地膜等新型產品,突破農業生產中資源環境和質量安全等方面的瓶頸問題﹔創制一批節能智能的栽培、養殖、植保、收獲、加工等機械裝備,提升農業生產信息化、機械化、智能化水平,從源頭上為貧困地區優質農產品有效供給、生態綠色農業發展和農村人居環境改善提供科技支撐。
加快建設一批扶貧攻堅與鄉村振興的科技引領示范村(鎮)。面向我國貧困地區及特色農產品優勢區等,聚焦區域優勢農產品和農業多功能性,以產學研協同、一體化攻關的科技創新聯合體為單元,圍繞主導品種、主推技術和種養機具等的系統集成和生態環境養護修復、休閑農業、生態觀光農業技術集成與示范,推廣應用節本降耗、提質增效、綠色生產和循環利用等技術模式,打造一批與當地農業資源稟賦和發展主流方向深度融合的創新驅動增長點,推動形成一批綜合競爭力顯著、質量效益同步提升、生態環境優美、產業功能多元、文化內涵豐富、農民收入明顯增加、科技支撐保障有力的科技引領示范村(鎮),使之成為促進區域經濟發展與培育鄉村振興新動能的助推器。
西部創新亟須兩翼突破
全國政協常委 王光謙
以創新環境、創新投入和創新產出三個維度對我國的區域創新發展做出總體評價:我國正在形成“東部領先、中部跟隨、東北和西部緊追”的格局。由此可見,西部正在實現跨越發展,但與中東部相比,仍然面臨諸如創新投入強度仍有差距、創新資源爭奪明顯加劇、創新成果質量仍需提升、創新政策激勵鏈條偏長和創新改革試點亟待統籌的難點問題。
如何破解西部創新落后局面,實現區域創新的協同發展,我認為應該從以下兩點尋求“兩翼突破”。
第一翼就是從“區域所長、國家所需”出發,把國家戰略與西部地區所長相結合,尋求破解西部地區創新發展的突破口。與中東部相比,西部其實有很多隱形優勢,這些自然、地理位置、氣候等后發優勢在目前我國轉型發展以及綠色發展的大背景下,其重要性日益凸顯。無論西南、西北都有自己所長的東西,例如“天眼”利用了西南“淨空”環境﹔貴陽大數據存儲中心利用了當地的“冷涼”氣候﹔因為有青海鹽湖資源,青海省才能走“鎂鋰鉀”循環經濟的創新發展之路﹔新疆、內蒙古的煤氣及新能源戰略資源就是孕育出“煤制油”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沃土。
目前,西部的所長亟待與國家的戰略目標鏈接。我在青海工作這幾年,深感這一方面工作的緊迫性,比如在探索減少碳排放方面,青海就可以發揮自己的生態優勢。北歐的瑞典和丹麥率先提出建設零碳國家的目標,即到2050年,依靠零碳能源建設零碳國家。我們為什麼不可以提出建設青海零碳示范省?青海省人口上與北歐國家相當,具有豐富的太陽能、風能、水電能源,已經在龍羊峽建成我國最大規模的風光水互補清潔能源基地。要實現這一目標,青海省需要開展系統性的創新攻關,攻克大規模儲電、智慧電網等關鍵技術問題。隨著一步步向著零碳省的目標逼近,一定能夠引發一場“新能源革命”。這樣,以技術創新帶動,資金、人才勢必會集聚青海,從而實現創新后進地區向先進地區的跨越。
第二翼,就是國家在整體布局上,把更多科技創新的項目“嵌入”西部,形成扎根西部創新的態勢。目前西部與中東部的差距是阻礙人才融入西部以及東北創新創業的現實問題,東部的創新環境好、經費多、吸引人才容易,在國家層面科技條件配置上都向東部傾斜,更是加大了東西部創新能力上的差距。
東北和西部的區域發展,需要一大批有識之士埋頭苦干,扎根后發地區。除了宣傳與引導,更需要在機制上配套,切實形成立足西部創新創業的良好態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