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力打擊網絡文學盜版行為(人民時評)
近年來,網絡文學在我國蓬勃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盜版行為的侵害。據有關統計,2018年我國網絡文學因盜版造成的損失高達58.3億元。打擊各種盜版平台花樣百出的侵權行為,成為網絡文學發展壯大的重要前提。
與已經在正版化道路上取得很大進展的網絡視頻和網絡音樂相比,網絡文學的盜版難題顯得格外突出。這既與文字作品本身的特性有關,也與新技術發展帶來的挑戰有關。相比視頻和音樂作品,文字作品的存儲空間特別小,即使是長達數百萬字的作品,也隻有幾百個千字節(KB)。文字作品對服務器和帶寬的要求也極低,盜版者隻需租用一台小型服務器就能下載成千上萬部作品。尤其是隨著移動閱讀的興起,盜版網絡文學聚合類APP應用的監管難度顯著增大。門檻低、獲利大、打擊難,網文盜版現象因此比較嚴重。
這幾年,在政府主管部門的持續打擊和業內不斷發起反盜版訴訟之下,盜版現象得到了初步遏制,盜版損失正在快速縮小,網絡文學的版權保護環境有了很大改善。實際上,2018年網絡文學因盜版造成的損失與2017年相比,已經下降了21.6%。盡管如此,對廣大權利人特別是對辛苦創作的網文作家而言,因盜版造成的損失仍然難以承受,營造網絡文學版權保護健康生態的任務依然任重道遠。
從治理網絡視頻和網絡音樂盜版問題的實踐來看,行政、司法和社會多管齊下、形成合力,是打擊侵權盜版的有效途徑,其中司法保護尤為重要。實踐中,許多權利人即使贏得了訴訟,所獲賠償也難以填平損失。按照現行有關法規,在權利人的實際損失難以確定的情況下,侵犯著作權的最高賠償金額為50萬元。和權利人的損失相比,與不法分子的違法所得相比,這一賠償標准明顯不夠。以2018年安徽破獲的一起網絡文學侵權盜版案件為例,主犯架設了13個盜版網站,上傳盜版文字作品500余萬部,點擊量18.9億次,日均非法獲利近6萬元。截至案發,非法獲利1000余萬元。巨額誘惑面前,不法分子難免鋌而走險,一犯再犯。
打擊侵權盜版,需要完善版權保護制度體系。當前,網絡文學已成為諸多文化創意產業的源頭,創造的價值越來越大,侵權盜版所造成的損失也水漲船高。如果不從立法層面加大處罰力度,考慮引入懲罰性賠償措施,將不足以對不法分子構成威懾。盜版分子沒有傷筋動骨,改換名頭、換個“馬甲”,還可能卷土重來。除此之外,也應從制度上鼓勵創新、激發原創動力,推動優秀作品創作生產﹔創新版權治理模式,建立協同治理聯動機制﹔推動版權信息共享,促進交易平台透明化等等。
未來一段時間內,網絡版權保護是版權保護工作的重點和難點。在當前行政執法力度不斷加大、社會公眾的版權意識不斷提高的情況下,有必要進一步加大對網絡侵權盜版行為的查處力度,有效治理各種亂象,從而充分調動創作者的積極性,推動相關產業發展行穩致遠。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