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應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防洗稿機制

2019年05月10日08:30 | 來源:法制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應運用人工智能技術建立防洗稿機制

● 嚴厲打擊未經授權轉載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的侵權行為,嚴肅查處自媒體通過標題黨、洗稿方式剽 竊、篡改、刪減主流媒體新聞作品行為。

● 洗稿本質上是將他人作品改頭換面據為己有,不勞而獲卻可以帶來巨大經濟利益。利益驅動下, 就會形成專業化的洗稿團隊,通過專業化運作,帶來更大的廣告收益,繼而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 為何洗稿會屢禁不絕。

● 自媒體平台應當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建立防“洗稿”機制,採取“機器+ 人工+外部投訴”等多種舉措進行監管。

4月26日,是世界知識產權日。這一天,主流新聞媒體迎來重大利好消息。

“嚴厲打擊未經授權轉載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的侵權行為,嚴肅查處自媒體通過標題黨、洗稿方式剽竊、篡改、刪減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的行為。”當天,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四部門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9”專項行動,行動將加大對媒體融合發展版權的專題保護。

《法制日報》記者注意到,不同於“劍網2018”專項行動劍指自媒體通過“洗稿”抄襲剽竊、篡改原創作品的侵權行為,“劍網2019”行動將嚴肅查處自媒體通過標題黨、洗稿方式剽竊、篡改、刪減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的行為。將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版權如此精准地納入專項行動,這是自2005年開展“劍網”專項行動以來的首次。

業內專家認為,維護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版權,與國家利益高度契合,有利於擴大主流價值影響力版圖,讓黨的聲音傳得更開、傳得更廣、傳得更深入,做大做強主流輿論。無論是“劍網2018”還是“劍網2019”,都旨在打擊自媒體侵犯網絡版權的行為及洗稿行為。可以說,“劍網2019”是“劍網2018”的延續和深化。

洗稿實屬剽竊

4月29日,自媒體“刺猬公社”公開發長文怒斥“酷玩實驗室”洗稿,並從標題、正文、材料拼接等多方面列舉其《“洗腦神曲”流水線:一首歌幾小時制作上線,年收入上千萬》一文被后者“洗稿”。

頗具諷刺意味的是,這篇文章內容批判的正是樂壇出現的“洗歌”現象。

而這種因洗稿引發的沖突非首次,去年正月初六神磊磊指責周沖洗稿一事,就鬧得沸沸揚揚。2018年1月,自媒體人六神磊磊在公眾號發出一篇名為“今兒就從頭徹底扒一下周沖,看是什麼成色”的文章,直指另一位自媒體人周沖洗稿,揭開了自媒體洗稿黑幕。

這幾年,洗稿一詞,已路人皆知。在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法律系副主任鄭寧看來,“洗稿”一詞並非法律術語,其一般而言可分為兩種情形:一是以近似或者不同標題替代原始標題,而內容基本不變,這種情形顯然構成侵權﹔二是以近似或者不同標題替代原始標題,但內容表達有不同程度變化,此種情形則需要區分思想和表達。

為何要作如此區分,鄭寧引入了“著作權法基本原則之一,思想與表達二分原則”概念,即法律隻保護作品的表達,而不保護作品表達所體現的思想。鄭寧告訴記者,要判斷是否存在洗稿,需要先剔除不受保護的思想部分內容,然后判斷涉嫌洗稿方是否接觸了原創作品,且表達構成實質性相似。此外,還要看被告是否有法定抗辯事由,如合理使用等。

在如何認定存在洗稿的問題上,中國傳媒大學政法學院副院長、網絡法與知識產權研究中心主任王四新教授的觀點則更為直接。他認為,知識產權法律保護的是創作者的智力投入,即原創作者通過腦力勞動后創作的作品。而洗稿行為,則是剽竊或是在他人作品的基礎上投機取巧,並未實質的智力勞動。

具體來看,王四新認為,可以從以下角度進行把握:創意上,文章所表達的思想與剽竊作品的思想內核是否相一致﹔形式上,文字的表述方式是否十分相似。此外,時間發生先后順序也可作為一項衡量標准。

經濟利益驅動

近年來,自媒體洗稿行為不時見諸報端,各種對洗稿行為的聲討此起彼伏,不絕於耳。

對此,國家加大打擊網絡侵權盜版行為。同時,平台方如微信公眾平台2018年12月中旬推出“洗稿投訴合議小組”,目前低級的抄襲已很難過關,但移花接木式的洗稿行為仍未禁絕。

對此,鄭寧坦言,“洗稿源於巨大的利益驅動。”在自媒體平台日益增多,競爭日益激烈的大背景下,隻有那些原創、具有吸引力的好內容才能獲得用戶的高閱讀量,繼而實現豐厚的流量分成和廣告收益。“洗稿”者通過剽竊、抄襲、標題黨、偽造事實等方式“洗稿”,即可輕易獲得巨大利益。而在治理上,由於“洗稿”隱蔽性增強,手段種類繁多,有的將原創內容改得面目全非,一時間難以發現。而且,在司法實踐中,現有著作權保護中思想和表達的界分存在一定困難,容易被“洗稿”者以思想不受保護為由行抄襲之實。

鄭寧告訴記者,這也暴露出當前對洗稿行為的打擊力度不夠,而且自媒體公眾平台防止洗稿功能尚未真正發揮作用,受技術和人力等因素限制,除了比較明顯的抄襲,或者簡單對比即可發現是“洗稿”的內容外,那些專業化的、規避技術措施的“洗稿”行為則很難被發現。

對此,王四新比較認同,“洗稿本質上是將他人作品改頭換面后變成自己的,這種不勞而獲卻可以為其帶來巨大的經濟利益。”利益驅動下,就會形成專業化的洗稿團隊,通過專業化運作,帶來更大的廣告收益,繼而形成惡性循環,這也是為何會屢禁不絕。

建立防洗稿機制

2019年4月26日,四部門聯合啟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9”專項行動,針對媒體融合發展、院線電影、流媒體、圖片市場等重點領域開展版權專項整治,進一步明確嚴肅查處自媒體通過“標題黨”“洗稿”方式剽竊、篡改、刪減主流媒體新聞作品的行為。

如何防止主流媒體作品被洗稿?

鄭寧建議,行政機關在加大對違法洗稿行為打擊力度的同時,司法機關應進一步明確洗稿認定標准。

“自媒體平台應完善治理洗稿的制度。”鄭寧指出,自媒體平台應當運用區塊鏈、人工智能以及大數據等核心技術,建立防“洗稿”機制,採取“機器+人工+外部投訴”等多種舉措進行監管。

在作品上線之前進行技術和人工排查,對原創作品進行保護﹔同時,完善舉報投訴制度,對於用戶和原創作者舉報,制定嚴格的復查機制,並告知舉報人處理結果和理由。此外,建立健全信用記錄機制,將抄襲、洗稿等違規行為的列入不良信用記錄,予以懲處。

“絕不能讓洗稿行為形成氣候,要盡快斬斷洗稿的經濟來源。”王四新建議,原創者面對洗稿要及時拿起法律的武器,維護自身合法利益﹔對平台方而言,則要用好后台大數據,運用智能化手段,對於洗稿行為進行提前預判。發現苗頭時,及時採取如屏蔽文章,甚至關停賬戶等措施。

規范版權秩序

據媒體報道,2018年以來,很多主流媒體向國家版權局反映部分圖片公司和版權代理公司存在利用圖片版權濫用權利、不正當維權的情況。

記者注意到,“規范圖片市場版權”同樣屬首次進入劍網專項行動。

“劍網2019”專項行動明確將嚴厲查處圖片公司通過假冒授權、虛假授權等方式非法傳播他人作品的侵權行為,著力整治圖片公司在版權經營活動中存在的權屬不清、濫用權利、不正當維權等違法違規行為。

業內人士認為,“黑洞圖片”版權爭議讓圖片市場版權亂象進入公眾視野,國家版權局等四部門將該內容納入劍網行動,足見官方對圖片版權保護的重視,以及依法維護著作權人合法權益的決心。

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相關負責人指出,國家版權局在年初制定工作計劃時已將規范圖片市場版權秩序納入今年的重點任務之中,“黑洞”圖片事件是一個整治圖片市場版權秩序的良好契機。

中央宣傳部版權管理局相關負責人強調,在今年的專項行動中,版權局將採取以下三方面措施:一是保護合法。堅持“先授權后使用”基本原則,積極查處各新聞網站、應用程序及自媒體未經許可非法使用他人圖片行為﹔二是整治非法。版權局已部署北京市版權局、上海市版權局分別約談轄區內重點圖片公司,要求開展自查自糾,全面深入查找問題並及時作出整改﹔三是規范秩序。將研究制定規范圖片版權保護、使用、運營的辦法。同時,推動相關企業積極履行主體責任和法律義務,健全版權管理機制。(侯建斌)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