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術期刊應為學術創新提供支撐
學術期刊是學術傳播的重要載體,對學術的繁榮發展具有重要意義。推動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發展,應充分發揮學術期刊在促進學術創新、遏制學術不端方面的重要作用。
在當前的學術傳播格局中,學術期刊是學術傳播鏈條中極為重要的環節。學術期刊一頭連接著學術界,掌握著學術界的研究動態和動向,是學術成果發表的把關人和評價者之一,能夠對論文等學術成果的學術價值作出重要判斷,及時傳播優秀學術成果。學術期刊另一頭連接著受眾,能及時掌握學術成果發表后的傳播效果和現實效應,並將其反饋給學術界,從而影響學術界的學術創新。學術期刊的這種功能決定其可以通過發揮自身作用來促進學術創新,而助推原創性成果產生、扶持創新型人才成長則是其推動學術創新的兩大著力點。
助推原創性成果產生。沒有原創性成果,總是跟在別人后面亦步亦趨,我們就不可能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學科體系、學術體系、話語體系。當代中國的偉大社會變革,為我國學術界推出更多原創性成果提供了堅實的實踐基礎,我們沒有理由生搬硬套西方理論去解釋中國實踐。學術期刊應在辦刊理念上鼓勵原創性,特別是多刊登用中國話語解讀中國實踐的原創性成果。學術期刊助推原創性成果產生,就要與學術界融合發展。首先,要熟悉學術界的研究狀況,能夠將最前沿、最具原創性的學術成果挑選出來加以傳播。這對學術期刊編輯的學術眼光、學術功底等都提出了很高要求。其次,要與學術界積極互動,將學術成果的傳播效果及時向學術界反饋,使自身成為學者與受眾之間的“橋梁”,幫助學者更好審視自己的研究方向與研究思路,更好推進學術創新。學術期刊堅持傳播原創性成果,就能大大壓縮那些東拼西湊、粗制濫造甚至抄襲剽竊的所謂“學術成果”的生存空間,遏制學術不端行為,淨化學術生態。
扶持創新型人才成長。原創性成果不是憑空產生的,具有創新精神和創新能力的創新型人才是原創性成果的直接創造者。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需要各種類型的人才特別是銳意創新、開拓進取的創新型人才。扶持創新型人才需要各個方面共同努力,學術期刊也應發揮自己的作用。首先,學術期刊要有辨別創新型人才的能力。在哲學社會科學領域,評判什麼樣的人才是創新型人才並非一件簡單的事,需要學術期刊與學術界保持密切聯系,熟悉各個方面的學者,充分了解同行評價,在此基礎上作出判斷。其次,學術期刊要破除門第觀念。不以作者單位、職稱、學歷、榮譽稱號等設置門檻,真正做到以學術為本,給所有學者展現創新能力、發表原創性成果的平等機會。學術期刊既要做好學術成果發表的把關人和評價者,又要做好學術創新的服務者,為創新型人才成長提供幫助。
無論是助推原創性成果產生,還是扶持創新型人才成長,學術期刊都要不斷提升自身的學術傳播能力。如果學術期刊自身缺乏學術傳播能力,其他一切都無從談起。當前,新媒體的迅猛發展帶來了媒介大變革。學術期刊若能抓住媒介變革機遇,不斷提升自己的學術傳播能力,就能為原創性成果的產生、創新型人才的成長提供更好平台。因此,打造具有全球影響力、競爭力的學術傳播平台是學術期刊面向未來的努力目標,也是學術期刊為構建中國特色哲學社會科學作出自身貢獻的必然要求。
(作者單位:吉林大學文學院)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