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創新,熔鑄高質量發展不竭動力

2019年04月22日08:30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創新,熔鑄高質量發展不竭動力

壯麗70年 奮斗新時代

——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

在上海推動高質量發展調研行中,一組數字令記者印象深刻:

2018年,這座城市人均GDP超2萬美元,與上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比肩﹔她以不到全國千分之一的土地面積,貢獻全國近1/10的財政總收入﹔與此同時,單位GDP能耗從2010年的0.72噸標准煤/萬元下降至2018年的0.38噸標准煤/萬元。

是什麼讓上海以低增長甚至負增長的能源、土地等消耗,支撐推動經濟有質量、有效益、可持續增長?創新是其秘訣之一。

以新興產業凝聚創新

創新的第一個注腳寫在上海對新興產業的培育中。

“上海的經濟結構正不斷優化,產業結構加快升級,現代服務業為主體、戰略性新興產業為引領、先進制造業為支撐的現代產業體系初步形成。”上海市委副書記、市長應勇表示。

應勇介紹,上海第三產業佔GDP的比重目前穩定在70%左右,信息服務業、商務服務業、科研服務業、文化創意產業等現代服務業保持快速發展勢頭。2018年,上海工業戰略性新興產業比重提高至30.6%,增長3.8%,高於全市工業增速2.4個百分點。

亮眼的是,上海的新動能加快形成,包括新產業、新技術、新業態、新模式在內的新經濟增加值佔全市GDP比重超過31%。

人工智能是上海盯准的前沿產業之一。2017年11月,上海市發布《關於本市推動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的實施意見》,希望到2020年基本建成國家人工智能發展高地。

“我對上海人工智能產業的發展充滿信心。”上海張江(集團)有限公司董事長袁濤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上海有造船、航空航天、汽車等重要產業類別,又有眾多市場需求和應用場景,因此在發展人工智能方面具有先天優勢。

以超前布局帶動創新

創新的第二個注腳寫在上海對科技研發的布局中。

2018年,上海研發經費支出相當於全市生產總值的4%,每萬人口發明專利擁有量從2011年的13.3件提高到2018年的47.5件。目前,上海的頂尖科研成果、國家高水平科技獎、一類新藥研發創制數量均佔全國1/3。

張江國家科學中心是上海建設具有全球影響力科技創新中心的核心內容,其目標是在2020年基本形成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基礎框架。總面積約95平方公裡的張江科學城是上海科創中心建設的核心功能區。

記者在張江科學城調研採訪時了解到,一批重大科技基礎設施和項目正在這裡孕育。例如,硬X射線、超強超短激光、光源二期等光子科學設施建設進展順利,全球規模最大、種類最全、功能最強的光子大科學設施集聚地已初步成型。

還有一批重要原創科研成果正在這裡誕生,生物醫藥是熱門領域之一。

“這裡有6個已上市的重大新藥創制成果,60多個臨床二、三期在研藥物,其中近30個全國領先在研一類新藥。”張江科學城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

以開放姿態融入創新

創新的第三個注腳寫在上海擁抱開放的姿態中。

“習近平總書記要求上海在提高城市經濟密度、提高投入產出效率上下功夫,在提升配置全球資源能力上下功夫,在增強創新策源能力上下功夫。這是上海實現高質量發展和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根本所在。”上海市委書記李強說。

對照國際最高標准、最好水平,不斷探索與國際慣例相銜接的開放型經濟體制,2018年7月10日,“上海擴大開放100條”發布,提出將加快取消汽車制造行業外資股比限制。同日,作為全球新能源汽車的標杆企業,特斯拉與上海市政府簽署協議,在上海獨資設立第一座海外超級工廠。由此,特斯拉成為中國首家受益於新能源合資股比放開的外資車企。

《2018上海外商投資環境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6月底,上海累計引進9萬余個外資項目,集聚眾多企業總部、研發中心、投資性公司等功能性機構,各項成績位列全國前茅。

開放的上海正吸引更多創新要素落地生根。

微軟全球資深副總裁、微軟亞洲研究院院長洪小文透露,微軟全球最大的人工智能和物聯網實驗室已於2019年1月落戶上海,計劃今年5月正式開始運營。

“微軟公司與上海有著長期的創新合作淵源。我們會繼續推進在上海及長三角地區的業務與研發布局,加速本地區的創新技術研發、創新人才培養與創新成果落地。”洪小文說。(劉園園 王春 談琳)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