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信息化具有全域賦能作用

王世偉
2019年04月12日08:18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信息化具有全域賦能作用(大勢所趨)

黨的十九大報告提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上,分兩步走在本世紀中葉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這一宏偉奮斗目標,需要推動新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和農業現代化同步發展。當前,信息技術發展正引領社會生產新變革、創造人類生活新空間、拓展國家治理新領域,極大提高了人類認識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在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的征程中,我們要深入把握信息化在現代化建設中的重大意義,努力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

深刻認識信息化是現代化的驅動器。近年來,信息技術得到前所未有的快速發展,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移動互聯網、3D打印、人工智能等技術不斷取得新突破。新一代信息技術日新月異的發展,為四化同步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動能,推動各領域各行業業態重塑和格局調整,正在成為推動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的主導力量,成為現代化持續深入發展的強大驅動器。從實際情況看,在現代化進程中建設科技強國、質量強國、航天強國、交通強國、健康中國、美麗中國等,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區域協調發展戰略、鄉村振興戰略等,都離不開信息技術的支撐,都需要大力推進信息化。信息化不僅是當前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特征,也是建設創新型國家、佔據未來經濟社會發展制高點的關鍵。這從近年來大數據、人工智能發展所形成的巨大先導力、驅動力、輻射力中可見一斑。面向未來,我國要全面建成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必須把信息化擺在重要位置。

充分發揮信息化的全域賦能作用。信息化具有全域的滲透性、交織性和融合性特征,正在對社會生產生活的方方面面進行全域賦能。工業互聯網、全域旅游、無紙通關、移動支付、一網通辦、城市大腦、遠程醫療、智能養老、智慧法庭、公共文化雲……各領域各行業的創新發展充分反映了信息化的全域賦能作用。信息化的全域賦能體現在宏觀、中觀、微觀各個層面,涉及經濟、政治、文化、社會、生態文明各個領域。一個港口,可以依靠信息化大腦神經系統,為碼頭提供全自動化智能生產管理,成為無人碼頭﹔一個法院,可以依靠信息化實現網絡化、陽光化、智能化,成為智慧法院,不斷提升審判能力和審判效率﹔一個醫院,可以依靠信息化便捷地收集、存儲、處理患者信息,不但能夠為患者提供更加精准的醫療服務,還可以為患者提供遠程醫療服務。以信息化驅動現代化,就要把握信息化的全域賦能作用,依靠信息化推動各行各業提質增效,為各行各業發展插上智慧的翅膀。

積極應對信息化帶來的新挑戰。信息化在為現代化帶來千載難逢機遇的同時,也帶來了不少挑戰。根據中國互聯網絡信息中心發布的第四十三次《中國互聯網絡發展狀況統計報告》的數據,截至2018年12月,我國網民規模達8.29億,互聯網普及率達59.6%,手機網民規模達8.17億。如此巨量網民是社會信息化的堅實基礎,但對國家治理來說也是一個巨大挑戰。比如,網絡空間既充滿正能量,也有不少有害信息,對網絡治理提出了很大挑戰。又如,個人信息保護是信息社會的重要問題,近年來一些國家發生的大規模個人信息數據泄露事件警示我們,必須採取有效舉措加強個人信息保護。還要認識到,信息化發展使整個社會運轉都依賴信息網絡的支撐,一旦網絡遭到攻擊,就可能給人們的生產生活帶來嚴重影響。面對這些挑戰,我們需要在大力推進信息化的過程中做到未雨綢繆、關口前移,筑牢網絡安全的屏障,從技術、法律等方面入手積極主動加以防范。

(作者為中國社會科學情報學會副理事長)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