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 專家建議未來積極對接港澳兩地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
完善的知識產權制度對於開放式創新至關重要。近期閉幕的中國發展高層論壇上,國家知識產權局副局長甘紹寧介紹,近年來,中國知識產權保護取得顯著成效,知識產權保護環境持續改善,國內外權利人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信心得到進一步增強。
專家表示,近些年來,我國知識產權保護整體趨勢向好,但仍有一些細節的配套文件需要不斷完善,比如司法判賠的上限、懲罰性賠償機制的建立等,把這些合理的制度建立起來,才能形成更加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國內外權利人對我國知識產權保護信心增強
最高人民檢察院檢察委員會委員、第四檢察廳廳長鄭新儉日前透露,2018年,全國檢察機關共批准逮捕侵犯知識產權犯罪案件5000余人,提起公訴8000余人,對10起重大侵犯商標權案件進行挂牌督辦,聯合中央有關部門對22起案件予以聯合挂牌督辦。
執法高壓下,彰顯的是我國知識產權環境的明顯改善。甘紹寧在論壇上表示,2018年知識產權保護社會滿意度,由2012年的63.69分提高到76.88分。世界知識產權組織發布的2018年全球創新指數的排行中,中國晉升到第17位。國內外權利人對中國知識產權保護信心得到進一步增強。
甘紹寧介紹,中國高度重視知識產權,中國知識產權制度的建立是開放的,“我們在建立之初借鑒了很多國家,尤其是發達國家在知識產權方面的經驗和做法。發展到今天,我們已經建立了完備的保護知識產權的制度。”
不過,甘紹寧接受採訪時也坦承,目前我國知識產權發展水平與我國經濟社會發展水平是基本適應的,但也存在一個不強的問題,這和我國科研技術發展等方面密切相關,未來也會逐步優化發展,實現中國知識產權由大到強。
對所有市場主體一視同仁同等保護
甘紹寧表示,世界經濟發展到今天,知識產權制度也處在變革當中,將面臨兩個方面的挑戰,一方面是制度性的挑戰,這包括發展中國家和發達國家之間的利益平衡、現行知識產權制度的包容性、公平性、代表性等問題。還有一方面是技術性的挑戰,現在人工智能、互聯網、大數據技術發展,對從前特定商業模式下產生、制定的規則,形成了很多巨大的挑戰。
“比如在有些國家已經出現用人工智能的方式來創造音樂,或者寫文學作品、寫小說,版權是歸使用軟件來創造音樂的人還是歸軟件的開發商?”甘紹寧舉例表示,類似這些問題都被陸續提出。
甘紹寧表示,解決這樣一些挑戰,世界各國知識產權領域應當進一步加強溝通,彌補各國之間的分歧。同時,也要堅持多邊主義,秉承共商、共建、共享的原則,來推動知識產權的變革,來滿足創新者的需要。
在論壇上,甘紹寧進一步表示,將積極構建知識產權“大保護”格局,優化頂層設計,推進知識產權保護體系建設﹔全面推動知識產權的嚴保護,加快推動專利法的修改,針對故意侵權,引入賠償機制,提高賠償上限。
■專家觀點
“要形成更加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近些年,我國知識產權領域無論是申請環節還是司法環節,整體的趨勢還是向好的,一些制度設計不斷提升。”談及近兩年我國知識產權保護現狀,中國政法大學知識產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李俊慧如是說。
李俊慧表示,我國已經建立了相對完備的知識產權保護機制,但有一些配套文件需要不斷去完善,比如司法判賠的上限,比如懲罰性賠償機制的建立等,都需要走完一些立法的流程,把這些合理的制度建立起來,才能形成更加有力的知識產權保護環境。
值得關注的是,2014年8月,第十二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十次會議通過了《關於在北京、上海、廣州設立知識產權法院的決定》。三家知識產權法院管轄有關專利、植物新品種、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技術秘密等專業技術性較強的第一審知識產權民事和行政案件。
對此,李俊慧表示,知識產權專門法院的建立,打破了傳統地域管轄的限制,實現了跨地域管轄的管理方式,有利於破除潛在的地域保護風險,保証同意裁判尺度和保護力度,這樣的審理也更客觀中立,確保合法權益得到充分有效的保護。
其中,廣東地區知識產權發展實力不凡。《2017年中國知識產權發展狀況評價報告》顯示,2017年地區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中,廣東以86.07的知識產權綜合發展指數位列全國第一。而隨著《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的出台,廣東經濟發展迎來新的機遇與挑戰,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成為熱點。
李俊慧表示,粵港澳大灣區貫通三地,廣東可以對接港澳兩地知識產權保護的制度,進而提升廣東地區整體的知識產權保護水平,這有利於促進整個區域形成保護創新的氛圍。
“在市場競爭中,針對知識產權糾紛,廣東將探索建立大灣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機制。”兩會期間,全國人大代表、廣東省市場監管局局長麥教猛建議,提升知識產權綜合執法能力,開展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互認試點,推進粵港澳大灣區知識產權保護協作。(趙曉娜)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