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系科研 材料報國
——訪中國科學院院士葛昌純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位於五道口大學城的北京科技大學的主樓,是其材料科學與工程學院的所在地,也是85歲的中國科學院院士葛昌純工作了30多年的地方。葛昌純長期在科研一線從事核材料、粉末冶金與先進陶瓷研究,他是國家發明獎一等獎獲獎項目“乙種分離膜的制造技術”的第一發明人,是制造原子彈、氫彈關鍵材料——濃縮鈾-235用復合分離膜的主要奠基人,為我國“兩彈一星”事業做出了重大貢獻。
攻堅克難 專研創新
1934年,葛昌純出生於書香門第。勤奮好學的他15歲時便被原唐山交通大學錄取,學習治金工程和材料學。1952年,他被分配到鋼鐵工業試驗所(今鋼鐵研究總院)冶金研究室工作,也就是從那一天起,他與“兩彈一星”緊密相連,為我國國防工業建設鞠躬盡瘁。
鈾-235是制造原子彈、氫彈、核反應需要的材料,但鈾-235在天然鈾中的含量隻有0.7%,要使鈾-235濃縮,必須採用當時唯一已工業化的氣體擴散法,而此法的技術核心就是分離膜。制造分離膜是一項技術難度極大、涉及多學科的尖端技術。1960年,中央下達“乙種分離膜研制和生產”的緊急任務,26歲的葛昌純臨危受命,成為這項任務的專題負責人。“當時基本沒有什麼資料和設備,國家的物質技術基礎也很薄弱。”葛昌純在回憶起當年的艱難處境仍記憶猶新,在調查研究階段,為了看懂一些國家的專利文獻,葛昌純刻苦鑽研,自學德文、日文、法文,常常一手拿字典、一手看資料,不分晝夜地戰斗在研究一線。在他的帶領下,一支平均年齡不到25歲的科研隊伍不畏艱難,刻苦奮戰,先后攻克下一系列技術難關,終於在1964年成功研發出“乙種分離膜的制造技術”,打破技術壟斷,滿足了國家核工業發展的需要。1985年,“乙種分離膜的制造技術”項目獲國家發明獎一等獎,該技術為后續研制成功的丁種、戊種和己種分離膜奠定了理論和技術基礎。
“一定要自主創新。”葛昌純堅定地說道,“核心技術是買不來的,隻能走自主研發的道路,才能提升國家的核心競爭力。”
烈士暮年 壯心不已
“知識產權保護對材料產業的創新發展起到了至關重要的作用。”當記者與葛昌純談及未來我國材料產業的發展前景時,擁有多件發明專利的葛昌純堅定地說。與此同時,為解決高校創新成果轉化難題,他總結多年來的科研工作,結合我國高校的實際情況指出,這不僅需要國家加大政策和資金支持力度,還需要將高校、研究院所、企業、新產品用戶和金融機構、風險投資機構有效整合起來,實行“政產學研用金”六結合,才能解決問題。
葛昌純對於高校創新情況的了解,來自於從教30多年來的工作經驗。他作為北京科技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致力於教學工作,用“一世苦辛,化育桃李遍天下。”
“葛老師經常跟我們提到‘奉獻’和‘愛國’這兩個詞,他時刻提醒我們,我國的材料水平和發達國家相比還有一定的差距,我們要以隻爭朝夕的精神努力趕上,這是我們實現現代化、實現民族復興的基礎。”北京科技大學2015級博士研究生田甜說,葛昌純老師經常教導學生,作為科研人員,要把國家的需要放在第一位。“對於我們新一代青年知識分子而言,追隨著葛老師,做出最好的材料報效祖國,已經成為激勵我們做好科研工作的最大動力。”
走進葛昌純的實驗室,“材料報國,追求第一”八個大字十分醒目。“這八個字是葛老師一生不懈追求的縮影,也是對我們的教導。”如今,在北科大的實驗室裡,仍時常看到葛昌純忙碌指導學生做實驗的身影,聽到他對學生的諄諄教導。用他自己的話說,國家正在迅猛發展的時代,為了實現強國夢,還有很多事情正等待他做。(李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