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商華:加快發展知識產權金融 促“知本”變“資本”
如何將“成果”變“產權”?如何將“知本”變“資本”?如何將“知產”變“紅利”?參加今年全國兩會前,全國政協委員、四川省知識產權服務促進中心主任謝商華對如何構建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提出了三連問。
今年全國兩會期間,謝商華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若要實現創新成果的知識產權化、產業化、商業化、資本化和証券化,實現以知識產權形式表現的創新成果的商業價值最大化,金融的杠杆力量不可或缺。”
知識產權金融是破解知識產權與經濟、產業、科技融合發展瓶頸的有效手段。在謝商華看來,我國知識產權金融處於起步階段,仍存在諸多問題。比如,頂層設計不充分,尚未納入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與我國知識產權大國、金融大國地位不匹配﹔市場經濟知識產權基礎不充分,與有形資產產權意識深入人心、體系健全相比,知識產權所有權制度及體系的建立健全仍存在進步空間﹔知識產權金融制度機制建設不充分,適應知識產權金融運行的法律制度等有待完善配套﹔客觀存在知識產權定價難、變現難、價值獨立性有限等問題,知識產權金融產品創新、交易程序等標准尚無成熟模式﹔知識產權與金融行業對人才的專業性、復合水平要求高,知識產權金融行業懂技術、懂管理、懂經濟、懂法律、懂市場的跨領域復合型專業人才極為稀缺。
“我國若要加快發展知識產權金融,應將知識產權金融融入到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建設中,從國家戰略層面確立知識產權金融的地位﹔同時要構建完整的知識產權金融生態體系,保証知識產權進入金融體系后還能夠以各種方式離開金融體系,知識產權金融的各方參與主體能夠實現互惠互利、共存共榮和可持續發展。”謝商華建議。
創新知識產權金融制度和產品,能夠為知識產權轉移轉化提供制度和資金支持。謝商華建議,我國應建立健全支持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的財政政策、稅收政策、人才政策等,建立起由政府引導、市場運作、企業和金融機構參與構成的較完整的知識產權金融風險分擔制度和政策框架﹔創新知識產權與金融融合發展模式,大力發展知識產權質押融資、保險、信托、股權投資基金、風險投資和知識產權証券化等金融模式,探索推進投貸聯動、投保聯動、投債聯動、財金互動等工作。
謝商華認為,目前,社會上真正急需的懂技術、懂經濟、懂法律、懂管理、懂市場的“五懂”型的復合型知識產權金融人才嚴重不足,能深度挖掘知識產權價值、為企業知識產權布局提供高端服務、對知識產權價值進行評估、對市場進行分析判斷的知識產權運營人才供給更為稀缺。因此,努力促進高校重視知識產權人才的培養,推動高校加強知識產權學科建設和多層次特別是高層次知識產權運營專業人才培養以及培訓,成為政府部門要做的事。
謝商華還建議,我國應創新知識產權金融服務,為知識產權的轉移轉化提供催化劑。政府既要加快構建知識產權公共服務體系,提供知識產權公共服務,又需要引導、培育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提供全方位、高端、復合型服務,如知識產權評估、交易、擔保、拍賣、代理及信息服務、分析評議、方案策劃等,形成多方參與、有多項選擇的服務池。(馮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