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創新發展 核心技術當自強(國是論衡)

葉曉楠 賈平凡 張 盼 劉 峣 邱海峰
2019年03月07日08:06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創新發展 核心技術當自強(國是論衡)

鵲橋中繼星

成功實施嫦娥四號任務是中國重大科技創新之一,贏得政府工作報告點贊。圖為嫦娥四號在月背探測並通過鵲橋中繼星與地面進行數據傳輸。

(示意圖)

李克強總理在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一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今年,加大基礎研究和應用基礎研究支持力度,強化原始創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

對此,代表委員們紛紛表示,核心技術當自強,創新是硬道理。應繼續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大力優化創新生態,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讓創新為發展提供澎湃動力。

攻關成果惠及人民群眾

“請大家放心,我們會保証嫦娥四號的安全!”

近日,全國政協委員、中國探月工程總設計師吳偉仁這樣向媒體表示。他說,嫦娥四號已再度喚醒,進入工作狀態,目前狀態良好。他還透露說,2019年底,將有望實現從月球採樣返回﹔2020年,將發射火星探測器,在火星著陸並巡視探測。

“政府工作報告提到了嫦娥四號等航天創新成果,前兩天,我國新研制的200噸推力固體火箭發動機試車成功,這是航天領域的又一碩果。”全國人大代表、中國航天科技集團公司第四研究院高級技師徐立平說,近年來,中國在航天領域形成了一大批自主知識產權。

過去一年,中國深化科技管理體制改革,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加強重大科技基礎設施、科技創新中心等建設,重大科技創新碩果累累,給民眾生產和生活帶來了深刻變化。

全國人大代表、深圳光啟高等理工研究院院長劉若鵬介紹說,近年來,數字廣東建設迅速推進,智能制造快速發展,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等向各行業加速滲透。“光啟參與這一進程並從中受益,生產、經營、管理效率顯著提升。比如,光啟技術在超材料的研制過程中就自主開發和應用了智能系統,極大提升了核心裝備的設計效率,現在一個人頂得上原來的20個人的效率。”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齊魯制藥集團總裁李燕深有感觸地說:“近年來,我們大力實施科技創新和國際化兩大戰略,加大研發投入力度,瞄准世界醫藥前沿,大膽布局重大疾病領域全球新藥物研發項目,以期盡快推出創新藥上市,滿足臨床用藥需求或為臨床提供更優質、更高效的藥物,同時,培育企業發展的新動能,實現高質量發展。”

科技創新發揮引領作用

代表委員認為,知識創新是技術創新的源頭,核心技術的突破始於原始創新。

“關鍵核心技術是要不來、買不來、討不來的。這要求我們必須提升自主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提高關鍵核心技術創新能力,把科技發展主動權牢牢掌握在自己手裡。正如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的,要全面加強知識產權保護、充分尊重和信任科研人員,要在推動科技體制改革舉措落地見效上下功夫,提升科技支撐能力。”全國人大代表、聯泓新材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鄭月明說。

政府工作報告明確指出,過去一年,深入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創新能力和效率進一步提升。大力優化創新生態,調動各類創新主體積極性。劉若鵬表示,政府鼓勵創新的政策落地生根,讓他和光啟技術團隊受益良多,也激勵他們勇於探索尖端,謀求核心技術突破。

劉若鵬說,經過8個多年頭拼搏,他領導光啟率先完成了超材料工業體系構建,開創了超材料的設計、超算、制造、生產、檢測等全產業鏈體系,並成功開發出新一代隱身技術和人工智能覆蓋網絡技術。

全國人大代表、海爾集團總裁周雲杰說,技術創新是基礎,沒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技術就沒有立足之地。在家電領域裡,海爾非常專注技術創新。截至2018年,海爾集團累計專利申請4.3萬余項,發明專利佔比大於60%,其中海外專利1萬余項。

“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這為企業的技術創新提供了指引。”全國人大代表、天能集團董事局主席張天任說,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培育新能源汽車、新材料等新興產業集群,這與他的企業發展息息相關。

繼續增強原始創新能力

未來,如何增強原始創新能力,加強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呢?

對此,全國人大代表、騰訊公司董事會主席兼首席執行官馬化騰認為,在加強關鍵核心技術與基礎科學研究方面,需充分發揮社會各界力量,大膽邁進科學研究的“無人區”與創新體制改革的“深水區”。

馬化騰建議,從國家層面推動基礎科學研究投入多元化。積極研究並加快出台具體政策措施,落實基礎科學研究多元化投入機制。通過加大稅收優惠力度等手段,鼓勵企業、社會團體、公益基金、個人等在內的多元化社會資本投入基礎科學研究領域,成為以政府來源為主的科研資金的靈活、有益補充。

同時,馬化騰還建議,加強關鍵核心技術和基礎科學領域成果轉化。構建“產學研”聯動創新平台,打通基礎科學研究和應用技術創新銜接的綠色通道,並建設科研創新資源開放共享機制。充分利用以互聯網為代表的數字化技術,構建適應大科學、大數據和跨領域協同合作需要的科研創新生態和共享服務平台。加快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設,構建基礎數據和網絡辦公平台,提高項目運行效率。

劉若鵬認為,政府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支持措施,必將大力推動大數據基礎設施的投資建設,刺激企業智能化變革,強化國防科技建設,牽引新興技術發展,加速我國經濟高質量發展。

在鄭月明看來,促進核心技術的成果轉化,應建立從“產學研”到“政產學研用”的協同創新體系,提高企業在技術創新決策、研發投入、科研組織和成果轉化等方面的主體地位與作用。通過創新鏈、產業鏈、資本鏈“三鏈聯動”的模式,加速核心技術的成果轉化,推動科技與經濟的深度融合。

作為航天發動機固體燃料領域的“大國工匠”,徐立平特別重視高精尖人才的支持和培養。“政府工作報告提到,我國有世界最大規模的科技人才隊伍。人才是非常寶貴的財富,也是科技創新的重要動能。如何讓科技人才發揮作用,事關科技支撐能力的發展。”徐立平建議,建立技術人才激勵機制,讓他們安心工作、積極創新。同時,要為人才創業創新打造平台,不能引進了事。

在全國人大代表、湖北銳科光纖激光技術股份有限公司總工程師閆大鵬看來,人才是創新發展最重要的環節,高質量的發展離不開高質量的人才。他說:“要重視本土高層次人才的培養,把他們放到和海外高層次人才同等重要的位置,保護、激發他們的創新活力。”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