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蘋果手機大降價 國產手機卻紛紛漲價 底氣何在?

2019年03月07日08:02 | 來源:瀟湘晨報
小字號
原標題:國產手機紛紛漲價底氣何在

華為Mate20Pro。

多款國產手機售價在五千元左右,業內人士分析這與產品和服務升級密不可分

近年來,國產手機在不斷革新技術,OPPO手機更是憑借技術升級后,一句“充電5分鐘,通話2小時”廣告語紅遍大江南北。

這意味著,國產手機已逐漸從追隨者向引領者轉身。

現在提起換新手機,更多的人會考慮華為、OPPO等國產手機。也有不少消費者發現國產手機在悄然漲價,不少款式都已突破5000元大關,那麼國產手機為何紛紛漲價呢?

2019年伊始,不少打算買新手機的人把目光投向國產手機。有不少消費者在選購手機時發現,國產手機悄然漲價了。

“我之前用的手機是華為旗艦款,隻花了2000多元。而現在想買一台華為、OPPO等品牌高端旗艦款,都差不多要四五千了。”3月5日,長沙市民王女士在挑選手機時表示。

那麼,國產手機銷售情況如何?售價多少?瀟湘晨報記者對此展開調查。

多款國產手機加入5000元俱樂部

3月5日,記者來到了五一廣場蘇寧門店。觀察發現,華為、小米等國產品牌櫃台人氣火爆,有不少消費者在詢價購買。

“我的蘋果手機已用了兩年,打算換個新的。看到身邊很多人都在用華為,所以今天過來看一看,發現華為Mate20Pro系列的價格也達到了5000多元。”市民蘇女士表示。

“以前2000多元可以買到一款不錯的國產手機,現在基本上主流國產手機都是4000多元了。”市民鄭先生說。

據了解,華為mate20Pro系列的起步價為5399元,早已突破5000元大關。而OPPOFindX系列以4999元起步,vivoNex雙屏版系列以4998元起步,這意味著華為、OPPO、vivo等幾大國產品牌都邁入了5000元俱樂部。

蘋果手機大降價試圖推動銷量

與國產手機集體漲價不同的是,蘋果手機卻在大幅降價。

據了解,蘋果在中國進行了降價活動,包括京東、天貓、蘇寧等電商平台均對iPhone採取了大降價促銷模式。

數據顯示,去年第四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的營收下滑了26.7%。3月5日,記者在電商平台看到,蘋果已經大幅調低iPhone售價。例如京東平台的iPhone8/8Plus價格下調至3999元和4799元。這一報價,與蘋果官網的5099元和5999相比,分別差出1100元和1200元。

此輪降價中,蘇寧在官方微博上也宣布“大幅下調iPhone價格”,其中iPhoneXR128GB版本到手價僅5799元,比其他電商平台低700元,相較於蘋果官網6999元的價格,便宜了1200元。雖然蘋果的降價舉措對銷量起到了推動作用,但有分析師認為,蘋果在中國市場對iPhone手機進行降價銷售只是權宜之計,對銷量的推動作用也是短暫的。

國產手機開始掌握話語權

小米集團在2019年度旗艦發布會,公布小米9的6GB+128GB版本售價為2999元。小米創始人、董事長兼CEO雷軍表示:“有可能這是最后一次小米的旗艦機在3000元以內了。”

其實,早在小米9推出前,小米內部對於是否漲價就爭論了很長時間。小米有將近1萬名工程師,據雷軍公布的數據,2018年1月至9月,小米研發投入超過了40億人民幣。

對於國產手機為何漲價,有業內人士分析,從2018年起國產手機都不再限於跟隨蘋果,技術上也在不斷突破。華為將攝像作為主打,開創了后置三攝新時代﹔OPPO和vivo獨辟蹊徑,推出了水滴屏和升降技術,將全面屏手機的屏佔比,推向一個新高度。

更重要的是,在銷量上,國產手機已經佔領了絕大多數的市場。數據顯示,2018年第四季度,華為、OPPO、vivo以及小米在國內出貨量就佔到了77%,蘋果僅佔8.4%。可以說,國內市場已經是國產手機的天下。

分析

國產手機漲價原因是什麼

記者觀察到,在長沙的蘇寧、國美、通程等幾大賣場,顧客更願意在華為等國產手機櫃台停留選購,且對高端手機興趣度更高。

華為專櫃一工作人員告訴記者,目前該專櫃最暢銷的就是華為Mate系列。

蘇寧易購相關負責人分析,國產手機漲價的原因主要有三點:一是手機部分元器件價格上漲。國產手機的屏幕、芯片、內存等元器件大多依賴進口,受到匯率的影響,推高了手機生產商的成本。二是國產的手機質量越來越好。目前,國產手機在配件、系統上都不輸進口手機,以往人們總認為國產手機用一年就會卡頓,如今系統優化越做越好,使用壽命也越來越長。三是在消費升級的當下,人們的生活水平逐漸提高,有能力享受高科技帶來的體驗和高水平的消費。

業內人士表示,事實上從2017年開始,國產手機就已經掀起過一波漲價。這一波漲價,舒緩了國內的手機市場慘烈價格戰,給國產手機帶來更為良性的發展思路,為做好產品、服務,擴充技術積累,走向全球做了扎實的鋪墊。2018年,國產手機完成了從追隨者到引領者的轉身。目前,國產手機佔據銷售的大半江山,掌握了一定的話語權。但值得注意的是,對於消費者而言,最終還是會選擇高性價比的產品和服務。丁蓉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