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網紙貴”不利於“知識變現”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2月22日,中國知網更新網站的支付頁面,增加自定義充值,這並不是主動改變,而是敗訴后的調整結果。據了解,江蘇大學生小劉原本想在知網下載一篇7元的論文,卻被要求充值50元並交納退款手續費。為此,他將知網經營商告上法庭,最終法院認定這樣的限制無效。而知網昂貴的收費模式,究竟是實現版權合理價值,還是挾版權以令學術界的不當模式?也引發新一輪討論熱潮。
高付費下載量和知網本身支付的廉價版權使用費讓學術文章的天平向一邊傾倒。同方股份2018年半年度報告顯示,2018年上半年,同方知網主營業務收入超過5億元,毛利率達到58.83%,歸屬於母公司股東的淨利潤為6057萬余元。按照知網的下載付費標准,常規數字出版產品為0.5元/頁,獨家數字出版(新產品)為1元/頁,碩士和博士學位論文的收費則分別為15元和25元/本。在高校購買知網數據庫方面,一些高校因無法接受知網連年的高額價格漲幅而停止訂購,但最終也在這場數字平台與高校的博弈中敗下陣來,依然與知網合作。
知網為何能夠做到如此“霸氣”?在筆者看來,這與知網已經形成的版權資源優勢密不可分。據了解,知網的核心期刊獨家佔有率已經達到90%以上,囊括《中國博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中國優秀碩士學位論文全文數據庫》內容。在缺少同等競爭者的情況下,知網以學術資料查詢的“剛需”為籌碼,底氣自然十足。
在這樣的背景和營利模式下,版權作為知網的主要輸出,本應倍加得到重視與尊重。然而,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其支付給著作權人的對價可謂“廉價”。學位年度在2008年(含2008年)以后的稿酬支付標准為,博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面值400元人民幣的“CNKI網絡數據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10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碩士論文著作權人一次性獲得面值300元人民幣的“CNKI網絡數據庫通用檢索閱讀卡”和60元人民幣的現金稿酬,且在學位論文出版后,作者須自行聯系知網方面領取稿酬。這也造成了很多論文作者在自己論文出現在知網上后並未得到稿酬,甚至下載自己的論文仍需付費。
知網對於社會知識資源的傳播共享已成為行業巔峰,但對這些資源增值利用的收益卻大多進了自己的腰包,讓創作者難以“知識變現”,讓使用者苦於“知網紙貴”。從長遠看來,這對激發全社會創作活力、形成尊重版權價值的氛圍,顯然是不利的。筆者認為,亟需打破這種現狀,讓更多數字平台方便獲得論文、期刊等版權資源,使知網的主要盈利來源為平台服務而非版權資源。可參考我國音樂著作權作品付費模式,給作者下載費用分成,讓著作權人的創作得到應有的回報與尊重。就像知網官網所寫的一樣,真正實現全社會知識資源傳播共享與增值利用。( 木 葉)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