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打破流量迷信方能遏制造假之風

2019年02月27日08:18 | 來源:北京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打破流量迷信方能遏制造假之風

評價機制亦是行動導向,“數據迷信”助長著數據造假之風。上級考核下級,甲方評判乙方,用戶審視產品,都拿“量”說事,那大家自然會在這上面多打幾番算盤。尊重實際而非熱炒虛假,理性向上而非盲目跟風,讓數據成為為我所用的利器,而非自我綁架的缰繩,這應當成為互聯網參與者乃至整個社會努力的方向。

今年是不少國家的“大選年”,於是年初便有外媒乘勢拋出一個有趣問題:哪些領導人的推特“假粉”最多?其記者通過分析后發現,許多總統候選人的粉絲數量看似龐大,但“僵尸粉”比例卻高得離譜,50%只是標准量,有的甚至高達80%。

無獨有偶,這兩天國內也曝光了這麼一檔事——微博用戶總共3.37億,某藝人一條微博的轉發量就輕鬆破億,巨大“影響力”著實令人咋舌。可令人驚異的數字,都是機器刷出來的,“耀眼光環”不過是“數字泡沫”。

粉絲數、轉發量,其實指向的都是當下的一個時髦詞——流量。不知從何時起,“流量即話語權”成了網絡空間的圭臬。藝人話題量高,沒演技也能混得風生水起﹔手機APP下載量夠驚人,拉幾輪投資就不是難事﹔自媒體有“10萬+”傍身,便可化身傳播力的代名詞……似乎隻要數據亮眼,其他都是雲煙。流量在不同場合以各種身份粉墨登場,扮演著互聯網時代評判內容好壞、平台大小、價值高低的“主角”。數字崇拜歪風勁吹,原本簡單、直觀的客觀標准,儼然成了衡量成效的唯一標尺。

評價機制亦是行動導向,“數據迷信”助長著數據造假之風。上級考核下級,甲方評判乙方,用戶審視產品,都拿“量”說事,那大家自然會在這上面多打幾番算盤。一定程度上講,追求數據沒什麼問題,但陷入“數據迷信”顯然會把市場行情與期待抬高,以至於明星沒個幾千萬粉絲,電視劇播放量不上億,都不好意思說出口。可是注意力資源是有限的,尤其是在分眾時代,動不動就要求“千萬”“過億”談何容易?

正道難行,硬杠杠又擺在面前,許多人不免動起歪心思。更何況在網絡空間,數據信手拈來,造假太過簡單易行。君不見,如今網絡空間像極了流量“大賣場”,微博熱搜花錢就能上,視頻播放量砸錢就能刷……如此種種,從“紫光閣地溝油”“全球人口不足一部劇點擊量”等啼笑皆非的案例中,就可見一斑。一旦評價標准成了一門簡單粗暴的生意,價值就必然扭曲。如若還沉迷其中,隻會形成惡性循環,深陷更虛幻的數字游戲之中。

有人說“21世紀的競爭是數據的競爭,誰掌握數據,誰就掌握未來”,可虛假浮夸的數據又能有何競爭力?在網絡空間,數據是基礎資源,更是思維方式。其能給我們帶來不一樣的視角,不一樣的判斷力與洞察力。如若線上數據造假盛行,其必然會影響線下的決策與行為,最終擾亂許多行業的發展生態。試想,當粉絲是買的,點贊是刷的,評論是水軍炮制的,數據還怎能反映真實的用戶心理、市場動態、資源分配?

互聯網數據造假丑聞頻出,提醒著我們“唯數據論”走到了必須反思的節點。需要看到,在很多情景下,各種數據指標並非沒有意義,但一定不是唯一的衡量標准,甚至可能不是主要的標准。一篇夸大其詞的文章閱讀量甚高,可其助長的審丑之風不容忽視﹔一位當紅小鮮肉或能拉高票房,但職業素養堪憂怎擔偶像?“當潮水退去時,才能知道到底誰在裸泳”,巴菲特的這句話在數據時代也同樣適用。脫去光鮮的“數字外衣”,明星、大V也好,產品、作品也罷,還能剩下什麼,才真正值得思考。

新媒體數據造假,跟過去我們熟悉的很多浮夸之風一樣,都是“粉飾造景”乃至政績工程。扭轉這一流弊,必須打破對數據的虛假想象和盲目迷信。與其幻想從數據狂歡的“魔術帽”不斷扯出彩帶,不如停下來冷靜思考,尊重實際而非熱炒虛假,理性向上而非盲目跟風,讓數據成為為我所用的利器,而非自我綁架的缰繩,這應當成為互聯網參與者乃至整個社會努力的方向。( 晁星)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