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問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日前,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在北京正式揭牌成立。這是我國首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標志著北京在大力發展人工智能產業上又邁出了新步伐。
北京將如何建設這個試驗區?試驗區將有哪些體制機制創新?試驗區的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有哪些?記者為此採訪了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院長、北京大學計算機科學技術系主任黃鐵軍教授。
記者: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未來的發展目標是什麼?
黃鐵軍:2017年7月,國務院印發的《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指出,在人工智能基礎較好、發展潛力較大的地區,組織開展國家人工智能創新試驗,探索體制機制、政策法規、人才培育等方面的重大改革,推動人工智能成果轉化、重大產品集成創新和示范應用,形成可復制、可推廣的經驗,引領帶動智能經濟和智能社會發展。按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總體部署,科技部將在“十三五”期間,分批建設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
試驗區是按照地區進行建設的,北京率先建立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發展目標是到2023年,北京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創新發展試驗區將建成一批能夠有效推動人工智能技術研發和產業化的開源開放創新服務平台,在人工智能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取得一批具有重要國際影響的原創性成果,在部分關鍵技術環節達到國際領先水平,引領人工智能學科前沿和技術創新方向﹔在智能醫療、智能政務、智能交通、智能金融等領域形成一批高水平的人工智能應用解決方案,促進人工智能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培育10家以上產品技術處於國際領先地位的領軍企業,初步形成具有國際競爭力和技術主導權的人工智能產業集群。推動北京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學術思想、基礎理論、頂尖人才、企業創新和發展政策的源頭。
記者:試驗區的“體制機制創新”主要體現在哪些方面?
黃鐵軍:主要體現在以下方面,一是發布北京智源行動計劃,建立北京人工智能領域的新型研發機構——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
智源研究院的願景目標是按照國家新一代人工智能發展規劃總體部署,支持科學家勇闖人工智能科技前沿“無人區”,推動人工智能理論、方法、工具、系統等方面取得變革性、顛覆性突破,引領人工智能學科前沿和技術創新方向,推動北京成為全球人工智能學術思想、基礎理論、頂尖人才、企業創新和發展政策的源頭,支撐人工智能產業發展,促進人工智能深度應用,改變人類社會生活。
依托北京智源人工智能研究院,在科研管理機制、聯合實驗室共建機制、知識產權共享與轉化機制、固定資產管理機制等方面實現重大突破。比如,建立新型科研項目管理機制,充分激發科研人員創新活力。在科研管理上,建立以智源首席研究員(PI)加項目經理為核心、聚焦於技術突破與顛覆性創新的新型科研項目管理機制,把科研決策權讓位於科學家,由科學家自主確定研究課題和科研團隊,自主安排科研經費﹔解決青年科學家的后顧之憂,支持青年科學家開展不定題目的開放性、探索性研究,為青年科學家潛心做科研提供有力支撐﹔建立同行評議為核心的人才和成果評估評價機制,同時簡化科研經費申報及使用方式,簡化科研項目過程管理,充分調動科研人員的創造性、積極性和主動性,激發科學家創新活力。
還有,建立共建聯合實驗室機制,開展跨學科、大協同的基礎理論研究和重大應用技術研究。高效整合人工智能科研資源,由智源研究院牽頭遴選優勢單位,共建北京智源聯合實驗室。聯合實驗室主要圍繞人工智能重大核心基礎理論問題,布局研究團隊和項目,開展跨學科、大協同的創新攻關工作,服務國家人工智能發展戰略。聯合實驗室分為兩類,與高校和科研院所共建的聯合實驗室主要開展人工智能基礎理論研究,與優勢企業共建的聯合實驗室主要開展人工智能重大應用共性關鍵技術研究,由共建企業提供行業數據和應用場景,並提出具體的行業共性關鍵技術問題和需求,面向全球招募研究人員,智源研究院以科研項目的形式給予經費支持。目前智源研究院已制定聯合實驗室共建制度,即將啟動首批企業聯合實驗室的申報工作。
另外,將建立知識產權、科研資源共享等機制,推動科技成果轉化。在知識產權共享與轉化上,由智源研究院與“雙聘”研究人員、聯合實驗室共建單位就科研項目(課題)可能產生的成果及其形成的知識產權進行書面約定,原則上歸“雙聘”研究人員、聯合實驗室共建單位及項目(課題)團隊所有。智源研究院享有科技成果的署名權﹔對符合首都城市戰略定位的科技成果,優先在京轉化﹔如設立成果轉化的公司,同等條件下,具有優先投資權。
科研資源共享上,規定市財政資金支持形成的科研設備(科研平台)按照國家和北京市有關規定向社會開放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
記者:試驗區的重點任務和具體舉措有哪些?
黃鐵軍:實施智源行動計劃,制定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匯聚人工智能頂尖人才和思想,打造人工智能人才與學術高地﹔加強布局基礎前沿研究,建立有利於人工智能領域原始創新的體制機制,建設人工智能國家實驗室“預備隊”,推動產學研協同發展﹔建立人工智能協同體系,建設人工智能開放創新平台,推動數據開放和算法開源,構建人工智能創新生態環境﹔構建一批人工智能應用場景,開展人工智能應用驗証,形成一批完整行業解決方案和成功案例﹔優化北京的人工智能產業布局,建設結合特定行業的人工智能應用與示范基地,推動京津冀協同創新,支撐全國科技創新中心建設﹔完善和建立有利於人工智能健康發展的政策法規和安全倫理規范,開展先行先試,推動人工智能標准制定,夯實人工智能發展的社會基礎。(袁於飛)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