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星片酬從單劇1.5億元降到5000萬元
天價片酬亂象得到初步遏制
“採購的版權成本從最高超過1500萬元一集的電視劇,現在回落到800萬元以下,自制劇成本主要在演員片酬方面降低,現在頂級演員最高一部劇的限價是5000萬元人民幣,而以前曾經超過1.5億元人民幣。”近日,愛奇藝創始人、董事兼首席執行官龔宇表示,2018年8月以后,內容制作成本和採購成本都明顯下降。這意味著,被詬病許久的明星片酬過高的問題已得到初步遏制。
早在2017年9月,內地影視行業協會就曾聯合發布《關於電視劇網絡劇制作成本配置比例的意見》,其中提到如果出現全部演員總片酬超過制作總成本40%的情況,制作機構需向所屬協會及中廣聯演員委員會進行備案並說明情況。不過,明星片酬真正得到遏制,來自國家相關部門的重拳出擊。去年6月,中央宣傳部、文化和旅游部、國家稅務總局、國家廣播電視總局、國家電影局等聯合印發《通知》,其中制定出台影視節目片酬執行標准,明確演員和節目嘉賓最高片酬限額,每部電影、電視劇、網絡視聽節目全部演員、嘉賓的總片酬不得超過制作總成本的40%,主要演員片酬不得超過總片酬的70%。
隨后,去年8月,愛奇藝、優酷、騰訊視頻三家視頻網站攜手正午陽光、華策影視、檸萌影業、慈文傳媒、耀客傳媒、新麗傳媒六家國內制作公司,共同發布“關於抑制不合理片酬,抵制行業不正之風的聯合聲明”。上述企業所採購或制作的所有影視劇,單個演員的單集片酬(含稅)不得超過100萬元,其總片酬(含稅)最高不得超過5000萬元。
龔宇所說的情況,得到了影視制作人謝曉虎的証實。他透露,從去年8月到現在,整個行業的熱錢已經消退,開機請高價演員會面臨很大的風險,“大部分影視公司趨於冷靜,因此演員片酬被控制在5000萬元人民幣以內。”他直言,隨著資本趨冷,市場回歸理性,演員回歸初心,電視劇將會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劇本、制作、表演等藝術創作上,“現在電視劇從業人員拍手稱快,認為回到了電視劇創作的春天。”
事實上,在限制明星天價片酬,影視內容生產、採購成本得到有效遏制所引發的連鎖反應中,平台雖然是受益匪淺的一方,但絕不是唯一的獲利者。對於明星本身而言,平台的內容成本控制迫使天價演員走下神壇,未成名演員脫穎而出,新人效應逐漸明顯。
有業內人士指出,作為內容最終的消費者,用戶正在變得愈發“挑剔”,他們是否願意在平台產生消費行為,極大程度上取決於平台優質內容的儲備情況。視頻網站從原來的急劇擴張、天價買劇,到現在趨於理性。對此,謝曉虎解釋:“因為流量演員並沒有帶來預期的回報,視頻平台不再追捧天價演員主演的電視劇,越來越傾向於制作費在1.5億元以內的劇,更青睞能充分控制成本的自制劇。”( 本報記者 徐顥哲)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