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識產權,粵港澳大灣區經濟增長新引擎
2018年10月24日,融入400多件專利打造的港珠澳大橋正式通車運營,大橋創下6項世界之最,被譽為橋梁界的“珠穆朗瑪峰”﹔一個月前,廣深港高鐵正式運營,粵港澳大灣區1小時生活圈變為現實。2月18日,《粵港澳大灣區發展規劃綱要》(下稱《綱要》)印發實施,在優化區域創新環境方面,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和運用成為關鍵詞,也成為引領大灣區創新發展的新的導向。
正在發展中的大灣區,其創新能力已步入新階段。近日,廣州日報數據和數字化研究院(GDI智庫)發布的《粵港澳大灣區協同創新發展報告(2018)》顯示,2013年至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總量由7.1037萬件增加到25.8009萬件,近5年年均增幅達33.10%,其中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發明專利增量達到近五年來最高值,增加6.43萬件,在發明專利總量上也開始逐漸與舊金山灣區、紐約灣區、東京灣區三灣區拉開距離,領跑全球四大灣區。
“經過40年改革開放,粵港澳大灣區經濟發展水平、市場化程度和對外開放水平,均居全國前列。粵港澳大灣區建設不僅為珠江三角洲地區的發展注入了新活力,也為香港特別行政區和澳門特別行政區尋找發展新動力、開拓發展新空間、融入國家發展大局提供了新機遇。在經濟發展新常態下,知識產權的作用變得更加重要,是創新驅動的‘顯示器’。此外,粵港澳大灣區的一些企業創新實力不斷增強,也為大灣區今后的創新發展奠定了更加堅實的基礎。”中國社會科學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李順德表示。
鵬城深圳地處粵港交界,在這裡,許多企業依托自主知識產權“鵬程萬裡”。通過《專利合作條約》(PCT)途徑提交的國際專利申請量連年保持兩位數增長的深圳市大疆創新科技有限公司(下稱大疆),是全球領先的無人飛行器控制系統及無人機解決方案的研發和生產商,其客戶遍布全球100多個國家。早在2014年,大疆就提交了170多件PCT國際專利申請,榮登我國年度PCT國際專利申請量前十榜單。很難想象,這是一家當時僅僅成立8年的中小企業交出的成績單。
“在大疆,知識產權管理與公司整體運營緊密聯結在一起,貫穿始終。知識產權部門負責人直接參與到公司整體運營中,對公司的整體運營規劃等核心商業信息都有知情權,並直接向公司最高管理者負責。”大疆知識產權部門有關負責人表示,通過這樣的方式,知識產權工作就能融入到公司整體運營當中,為大疆未來發展形成有力的支撐。
近年來,隨著一項項政策的落地開花,粵港澳地區科技創新能力顯著提升,專利產出持續增長。以廣東為例,數據顯示,去年1月至8月,該省專利授權量為31.43萬件,同比增長54.5%。其中,發明專利授權量達到3.58萬件,同比增長25.3%。
作為創新的重要主體,廣東高新技術企業培育發展呈現一派生機盎然。2018年前三季度,全省第一批高新技術企業申報數達到8288家,第二批8910家﹔高技術制造業實現增加值增長9.2%,增加值佔全省規模以上工業的比重為30.9%。
粵澳交界的小城珠海,僅有160余萬人口,GDP卻高達2966億元。這裡藏龍臥虎,一大批手握高價值知識產權的企業在政策激勵下,不斷迸發創新能量。
佔據國內空調市場“半壁江山”、蜚聲國際市場的珠海格力,正是珠海的一顆“明珠”。最新數據顯示,格力已累計獲得授權專利2.4914萬件,其中發明專利4891件,平均每天有超過30件專利誕生。2018年12月25日,在第二十屆中國專利獎評選中,格力電器榮獲2項金獎、2項銀獎和8項優秀獎。格力電器總裁董明珠認為:“自主創新能讓一個企業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保持優勢,而知識產權保護則考驗著企業守護創新成果的能力。”鍛造自主創新的實力,完善知識產權的管理,“兩條腿”同時發力,助推格力在自主創新之路上行穩致遠,也為中國制造培育創新環境、實現創新驅動發展提供了重要借鑒。
大橋跨越天塹,高鐵連通三地。可以預見,大灣區內的創新要素聯動融合會更頻繁,將成為推動打造大灣區經濟增長的強勁引擎。(柳 鵬)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