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寨”食品入鄉村亟須監管補位
2019年02月20日09:09 | 來源:人民法院報
小字號
原標題:“山寨”食品入鄉村亟須監管補位
近期,央視《消費主張》欄目記者對一些農村集市進行了走訪,發現“粵力粵”、“澳利粵”、“溜遛梅”、“興旺小人酥”等傍名牌的“山寨”貨隨處可見。
農村市場充斥“粵力粵”等“山寨”食品這種現象由來已久,並且,這些年來各地媒體都有高頻率曝光。但讓人尷尬的是,“山寨”貨卻像“打不死的小強”,依然在農村頻刷存在感。
盡管我國出台了食品安全法及食品安全法實施條例等法律法規,但有法不依、違法不究問題仍較為突出,農村地區成為監管空白地帶。對那些不法生產商來說,資本的逐利性,決定了他們敢鋌而走險生產假冒偽劣產品。對農村消費者來說,很多“山寨”貨在包裝上與品牌貨的包裝比較相似,稍不注意就很難分清兩者的區別。此外,維權成本高、維權收益小甚至負收益,也在一定程度上助長了“山寨”食品在農村的泛濫。
捍衛舌尖上的安全,農村不能成為盲區。我們除了要從源頭上倡導生產商、銷售商慎獨自律、擇善而從,自覺遵守法律法規外,還必須依靠強有力的監管,出重拳加強打假懲劣的力度,讓造假、售假者付出沉重代價,同時還需進一步激活農村消費維權體系,為群眾食品安全維權開通綠色通道,簡化維權程序,為群眾維權提供法律支持。唯其如此,才能避免劣幣驅逐良幣,保障農村消費者合法權益。(祝建波)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