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坦誠溝通釋放了哪些信號
【特別關注】
當地時間1月31日,牽動全球目光的中美經貿高級別磋商在華盛頓結束。“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是中美雙方對此次磋商的一致定調,這意味著在兩國元首阿根廷會晤達成的重要共識指引下,中美本著相互尊重、合作共贏的態度,朝著達成協議的方向又前進了一步。這一積極信號,提升了世界對中美雙方通過平等磋商解決經貿摩擦問題的信心。
成果來之不易,也在意料之中。10多個月以來,中美經貿摩擦幾經起伏,在相互較量中,貿易戰沒有贏家,合作是雙方唯一正確的選擇——這種觀念越來越深入人心。去年12月,中美兩國元首就在阿根廷會晤中達成重要共識,停止加征新的關稅,並指示兩國經濟團隊加緊磋商,朝著取消所有加征關稅的方向,達成互利雙贏的具體協議。此次經貿磋商,雙方都有推動取得重要階段性進展的主觀願望和客觀需要。正如中國人民大學經濟學院教授王孝鬆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所表示的,對於此次磋商,中方表現出解決問題的極大誠意,美方也高度重視,此前中美元首在阿根廷會晤中達成的共識為雙邊談判奠定了友好的基調。
商務部國際貿易經濟研究院對外貿易研究所所長梁明認為,目前來看,美國有迫切希望解決問題的關切。受中美經貿摩擦影響,美國一些企業下調今年的利潤預期,再加上美國經濟已經開始出現下滑,股市動蕩,前不久政府“關門”對其經濟的影響也非常大。此外,特朗普總統也希望盡快解決與中國之間的經貿摩擦,以便為他的連任創造條件。
站在新時代的歷史新起點,中國發展的政策方向是確定的,那就是按照既定節奏推進更高水平對外開放、更大力度深化改革,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促進中國經濟的高質量發展。一方面,中方願意根據國內市場和人民的需要擴大進口,包括將有力度地擴大美農產品、能源產品、工業制成品、服務產品進口,將為在實際貿易和合作中減少雙方摩擦創造有利條件。另一方面,雙方牽頭人在此次磋商中重點就貿易平衡、技術轉讓、知識產權保護、實施機制等共同關心的議題進行了討論,表明中國在堅決維護核心利益的同時,以辯証思維把經貿磋商視作契機,化壓力為動力,以開放促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以來,中國從實際需求和市場原則出發,主動增加了全世界的進口,比如,進口我國不能生產的消費品可以提高人民生活質量,進口我國不能生產的中間產品可以促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梁明表示,對於涉及核心利益的問題,中國的原則是堅定不移地維護,守住底線,決不妥協,對於保護知識產權、擴大對外資企業開放等方向性一致的結構性問題,中國的改革措施已經在路上,實際上無論有沒有中美經貿摩擦,中國改革開放的步伐都會一以貫之地向前邁進。
“中國始終以深化改革、擴大開放來應對中美經貿摩擦。”對外經濟貿易大學國際經濟研究院院長桑百川認為,中國堅定維護核心利益,同時採取了務實和靈活的態度,把磋商作為深化改革開放的契機,實際上美國關注的一些結構性問題,與中國改革開放和發展的根本要求存在一致性。比如,在建立創新型國家、實現創新發展過程中,要加強和改進知識產權的保護,以促進技術升級和進步。在經貿磋商中尋求中美之間最大的利益公約數,有助於穩定兩國經濟增長預期,實現互利雙贏。
此次經貿磋商取得進展,有助於提振世界經濟。2019年年初以來,世界銀行、世貿組織等機構紛紛下調全球經濟的增長預期,都把經貿摩擦作為最大不確定性因素之一。在不久前舉行的達沃斯論壇年會上,中美經貿摩擦成為熱點話題,與會嘉賓普遍認為對於第四次工業革命時代下的全球化4.0而言,單邊主義沒有出路,合作共贏才有未來。“此次磋商為世界經濟的增長增添了確定性。”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全球治理研究室主任任琳表示,大國關系是全球治理秩序的重要基石,主要原因在於大國是全球公共產品的主要供應者,國際秩序的重要塑造者和維護者。中美兩國作為世界上舉足輕重的兩個大國,它們之間的關系直接決定了全球治理的整個過程與結果,關系到世界的治理與有序、安全與穩定、和平與發展。中美能盡快以磋商形式解決經貿問題,符合各方期待。
磋商也是有節奏的,此輪磋商剛剛結束,后續更關鍵的磋商即將展開。在中國社科院世界經濟與政治研究所國際政治經濟學研究室主任徐秀軍看來,中美兩國既是相互促進的競爭者,更是相互依存的合作者。在彼此關切的重大利益面前,以協商和合作手段解決彼此之間的分歧和矛盾才是負責任的大國選擇。當前,中美雙方應抓住關鍵窗口期,在兩國元首共識引領下,以彼此尊重的態度,言行一致的承諾,實現管控分歧、合作共贏的效果,助力推進以協調、合作、穩定為基調的中美關系,造福兩國,兼濟天下。
(本報北京2月1日電 本報記者 曹元龍 張斐曄)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