煙台蘋果:地標果兒格外“紅”

連續10年穩居中國果品區域公用品牌價值榜首,是全國唯一一個品牌價值過百億的果品區域公用品牌……2018年,煙台蘋果品牌價值再創新高,達到137.39億元。
“蘋果,是煙台農業經濟的重要支柱,是農村收入的主要來源,承載著300余萬農民增收致富的夢想和希望。”山東省煙台市蘋果協會會長姜中武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表示,煙台蘋果曾一枝獨秀,“紅”遍祖國大江南北,是眾多國人兒時的記憶和生活中的最愛。
催育品牌保護
“春遲、夏涼、秋爽、冬不寒……煙台是農業農村部確定的渤海灣蘋果優勢產區的重要產區,具有得天獨厚的氣候優勢。”姜中武介紹,1871年美國傳教士倪維思將西洋蘋果帶入煙台,由此開啟了中國栽培蘋果的新紀元。140多年來,煙台蘋果歷經幾代的品種更迭,但變更的是品種,不變的是品質。目前,煙台全市的蘋果種植面積達270余萬畝,產量約566萬噸,從業人員超300萬人。
“2002年,煙台市蘋果協會正式成立,並將申請注冊“煙台蘋果”地理標志証明商標、加強品牌保護確立為協會的首要任務。”姜中武說,隨著“煙台蘋果”品牌影響力的逐年增大,市場上冒用、盜用、濫用“煙台蘋果”品牌的現象越來越多,損害了煙台蘋果的聲譽,誤導了消費者。
“隻有申請注冊‘煙台蘋果’地理標志証明商標,打造區域公用品牌,才能有效保護‘煙台蘋果’這一金字招牌,保障消費者的權益。”煙台市蘋果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在煙台市農業、工商等有關部門的支持和幫助下,他們開始了“煙台蘋果”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的注冊申請之路,2008年3月,“煙台蘋果”正式被核准注冊地理標志証明商標。
“從此,煙台蘋果有了屬於自己的合法‘身份証’。”姜中武表示,為了推動煙台蘋果產業快速發展,近年來,煙台市蘋果協會還與煙台市農業局一起參與制定了《煙台蘋果品牌戰略規劃》《煙台市蘋果產業發展規劃》和《煙台蘋果提質升級實施意見》等文件,明確了“煙台蘋果”品牌建設的目標。
引領產業升級
為推動區域品牌的影響力,煙台市蘋果協會提出了以“煙台蘋果”地理標志証明商標為母品牌、企業商標為子品牌的“母子”品牌協同發展模式,母品牌通過子品牌落地,子品牌則通過汲取母品牌的公信力和知名度,拓展銷路、提高身價,二者相互借力,共同發展。
“棲霞德豐食品有限公司仿照荷蘭阿姆斯特丹鮮花拍賣的模式,投資建設了我國第一個蘋果現場拍賣中心,改變了現有的蘋果定價機制,實現了煙台果品在全球范圍內的自由交易﹔煙台市果品總公司投資建設了煙台蘋果網,打造了我國果品行業第一個垂直電商平台……”姜中武舉例介紹,煙台市蘋果協會積極鼓勵和幫助會員企業探索新的經營模式,以擴大煙台蘋果子品牌影響力。
從2014年開始,煙台市蘋果協會還每2年開展一次“煙台蘋果十大品牌”“煙台蘋果十大經銷商”評選活動。煙台市蘋果協會有關負責人表示,獲勝的企業將作為“煙台蘋果”的子品牌,與煙台蘋果母品牌一起構建品牌保護的“航母”。
近年來,煙台市蘋果協會還委托浙江大學品牌研究中心重新凝練了“煙台蘋果”的廣告語與品牌標識,充分挖掘了煙台蘋果的品牌歷史文化內涵。“圍繞蘋果品牌文化建設,協會組織開展了蘋果義賣助學和捐贈、舉辦‘果香煙台’攝影大賽等一系列活動,發展獨具特色的‘蘋果剪紙文化’,凝聚煙台蘋果的地域特色和城市特點。”姜中武表示。2014年7月,中國第一枚《蘋果》特種郵票在煙台首發,煙台蘋果以紀念封、郵票形式走向世界。2015年10月22日,煙台市蘋果協會還與京東、1號店等業內有實力的銷售平台代表簽訂戰略合作框架,締結了煙台蘋果品牌營銷推廣戰略伙伴關系,形成煙台蘋果品牌營銷推廣聯盟。
“以往,煙台蘋果多以鮮果銷售,附加值高的精深加工產品所佔比重少,市場銷售壓力較大。”姜中武說,煙台市蘋果協會積極引導果品加工企業調整經營思路,圍繞蘋果肉、皮、籽、花等,開發了蘋果脆片、果膠、籽油等系列深加工產品,以產品的多樣化、系列化來更好滿足消費需求,打破以鮮果為主的單一產品經營模式,拓展了市場空間、贏得競爭主動權。
“以品種為前提,以品質為基礎,以品牌為保障。”姜中武以上述3句話道出了煙台蘋果品牌建設的未來。他表示,煙台市蘋果協會將繼續深入開展品牌建設和宣傳工作,推動煙台蘋果提質升級,為鄉村振興增添新動能。(本報實習記者 韓 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