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藍精靈”們從哪裡來(環球走筆)

方瑩馨
2018年12月11日08:3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藍精靈”們從哪裡來(環球走筆)

不久前,比利時經典漫畫形象“藍精靈”迎來了60歲生日。全球各地的粉絲紛紛舉辦活動,紀念這些隻有3個蘋果高、8根手指頭、住在蘑菇房裡的小家伙們為自己童年時光涂上的一抹藍。

漫畫幾乎伴隨著幾代比利時人的成長。比利時曾被稱作“漫畫王國”,目前有700多位漫畫家。在過去100多年裡,這裡出現了埃爾熱、安德列·弗朗坎、貝約等一大批世界聞名的漫畫大師,藍精靈、丁丁等經典藝術形象從他們筆下走向世界。現在,走在比利時首都布魯塞爾的大街小巷,你會發現無論是漫畫書店,還是牆壁、雕塑、博物館、咖啡廳……整個城市似乎都是任由漫畫家天馬行空的畫布。

比利時漫畫的繁榮始於創新。比利時漫畫產業始於上世紀20年代,最初深受法國漫畫影響,但因為一部《丁丁歷險記》發展出了獨特的比利時風格。作者埃爾熱將對話氣泡、清線畫法等帶入了比利時漫畫,而崇尚現實主義、出版頻率每周一次、報刊首發后再出書等做法更是創新之舉。《丁丁歷險記》一經推出便在歐洲引起轟動,也激發了比利時人看漫畫、畫漫畫的強烈興趣,繼而形成了龐大的漫畫市場。直到上世紀70年代,歐洲80%的漫畫產出都來自比利時,成就了長達幾十年的比利時漫畫黃金時代。

然而比利時的漫畫產業卻並非一直風光無限。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比利時漫畫日漸式微,在創作和技巧上也停滯不前。這一方面是因為技術變革浪潮下,漫畫出版業受到沖擊﹔另一方面是美國、日本、法國漫畫開始稀釋比利時漫畫在歐洲市場的份額。也是在這個時候,“藍精靈”選擇開啟海外旅程,先是在美國取得巨大成功,進而風靡世界。據統計,動畫片《藍精靈》被譯成25種文字,在60多個國家的100多個電視台播放。

“藍精靈”的成功給比利時漫畫復興帶來了靈感。上世紀90年代,比利時政府開始探索漫畫產業復興之路:一方面加強經典漫畫形象和作品的海外推廣,另一方面則是迎頭趕上數字化時代,開發周邊產品。

2007年,比利時政府在文化部下開設了“漫畫委員會”,重點支持漫畫的網絡數字化傳播。在與互聯網和新科技的融合之路上,“藍精靈”推出了官網,開發了各種小游戲,布魯塞爾開設的藍精靈博物館能夠讓參觀者在全息投影下親臨如夢如幻的神秘森林、通過四維電影“飛到”蘑菇村。比利時政府還參與籌建了比利時漫畫藝術中心和其他大大小小的漫畫主題博物館,一些城市推出了精心策劃的旅游路線,比如,布魯塞爾全長6公裡的“漫畫之路”,沿線有40多幅漫畫牆隱藏在大街小巷,將丁丁、斯皮魯、幸運盧克等比利時經典漫畫人物永久定格在城市上空,供人們“翻閱”。布魯塞爾市政府管理漫畫牆的負責人說,“這裡有一個強大的傳統,就是讓城市的漫畫文化保持活力”,為藝術經典提供了一個永遠的家。

比利時漫畫產業的復興,堪稱以開放包容姿態抓住全球化和互聯網時代機遇的佳例。漫畫需要創意,產業更離不開與時俱進的創新。如今,布魯塞爾漫畫節每年能吸引游客超過10萬人次,大大小小的漫畫學校裡滿是新生力量,更多元化、國際化、年輕化的比利時漫畫產業在世人眼中越發耀眼。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