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我國數字音樂版稅收入強勢增長

2018年11月16日09:03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我國數字音樂版稅收入強勢增長

11月8日,國際作者和作曲者協會聯合會(CISAC)在上海舉行的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上發布了2018《全球版稅報告》和《中國專題報告》,報告顯示,2017年音樂、視聽、視覺藝術、戲劇和文學創作者的全球版稅收入達96億歐元,較上年增長6.2%。在全球版稅收入中,佔比最大的來自音樂領域,達到了83.4億歐元,較上一年度增長6%,而數字音樂的版稅首次超過了10億歐元大關,躍升至12.48億歐元。這其中,中國版稅收入持續保持強勢增長,2017年達2700萬歐元,同比上漲18.4%,而中國音樂著作權協會(下稱音著協)的數字版權收入自2013年以來增長了5倍多,是創作者最主要的收入來源,佔音著協收入的38.1%,幾近全球數字收入份額(13%)的3倍。這主要得益於音著協與中國主要數字平台騰訊達成了許可協議,中國有潛力在未來幾年進入世界十大版稅收入市場之列。不過,報告也指出,盡管數字音樂許可領域的開拓令人鼓舞,但未經許可的使用仍是中國市場的一個隱憂。

近年來,我國不斷推進音樂正版化,通過“劍網行動”等對各種數字音樂侵權盜版行為進行監管,推動作品轉授權,行業協會也在探索授權模式,已取得顯著成效。

市場發展助推版稅增長

CISAC成立於1926年,是一家非政府、非營利組織,總部位於法國巴黎,並在非洲、拉丁美洲、亞太和歐洲設有分部,是全球最大的創作者協會聯合組織。包括中國音集協在內,CISAC共匯聚了121個國家和地區的239家創作者協會,這些協會管理著創意作品的廣播權、表演權及數字權利,並負責收取版稅。CISAC發布的《中國專題報告》指出,從2013年至2017年,音集協的版稅收入翻倍,達到2.06億元人民幣(不含來自海外的收入),同期數字領域收入增長超過433%。

隨著中國音樂版權保護環境的持續改善,數字音樂市場發展成為主流。CISAC報告顯示,據英國的研究分析公司Futuresource估算,2017年中國在線音樂服務的訂閱用戶總數已達3000萬,自2014年以來增長了近10倍。寬帶和智能手機普及率的提高,以及基於訂閱的流媒體服務的蓬勃發展,都推助了這一增長。Futuresource預測,中國音樂流媒體訂閱用戶將在未來2年至3年內翻一番。數字音樂市場快速發展的同時,數字音樂版權許可收益也大幅增長。以音著協為例,音著協2017年新媒體許可收益達到6854萬元人民幣。

值得關注的是,音著協許可收益之前一直佔比最大的表演權和廣播權以及復制權收入都出現了下滑。音著協副總干事劉平在接受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採訪時分析,唱片光盤等傳統的復制權業務不斷萎縮是多年的趨勢,而近年來由於數字網絡應用的替代因素,讓廣播電台、電視台、現場表演和商家賣場等經營性場所廣播權和表演權業務也出現萎縮。隨著音樂產業的發展形態和使用方式發生改變,數字音樂成為音樂產業的主流,新媒體許可收益快速增長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新媒體許可收益增長很快,但與數字音樂整體規模相比,目前的版權許可收益規模還難以讓權利人獲得應有的回報,與西方國家相比仍存在一定的差距。”劉平認為,新媒體許可收益將是目前以及今后協會重點推進的工作。

多方合力解決盜版隱憂

我國數字音樂版權許可市場快速發展,提振了從業者的信心,但盜版仍掣肘行業發展。中國傳媒大學音樂與錄音藝術學院副教授張豐艷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表示,長期以來,國內音樂行業是受網絡盜版沖擊最大的行業,內容公司缺乏投資源動力和文化創新力,詞曲作者難以獲得回報,網絡平台因難以保本而紛紛轉行或倒閉,用戶已形成享受“免費午餐”的思維與消費習慣,導致整個音樂產業陷入窘境。

對此,國家相關部門積極推進音樂正版化。2015年7月,國家版權局發布《關於責令網絡音樂服務商停止未經授權傳播音樂作品的通知》,並通過“劍網行動”等專項整治措施,對數字音樂等盜版多發領域進行重點監管。各數字音樂平台通過購買版權、轉授權,建立起各自的版權庫,進而帶動了數字音樂的全面正版化。以騰訊音樂為例,早在2015年,騰訊音樂就率先與網易雲音樂達成了轉授權合作,涉及包含環球、華納、索尼全球在內40余個廠牌。后續雙方也在版權合作上不斷深入。近年來,騰訊音樂已經陸續與阿裡音樂、百度音樂、唱吧、快手、Apple Music等十余家平台達成了音樂版權轉授權合作,涉及國內外音樂平台、K歌平台、直播平台等。今年,在國家版權局的推動下,騰訊音樂與網易雲音樂達成了深度轉授權合作,騰訊音樂向網易雲音樂轉授權的歌曲數量比例由96%上升到99%,促進了音樂作品的廣泛傳播,對形成開放的版權生態具有積極意義。

協會也在創新模式解決用戶海量使用作品授權難的問題。在數字環境下海量使用音樂作品,傳統的“先授權后使用”模式受到空前挑戰。為此,著作權集體管理組織開創了“一攬子授權主渠道合作”的方式,通過海量使用者與集體管理組織達成“一攬子授權主渠道合作”,來解決海量使用授權難的問題。劉平介紹,在數字音樂版權許可中,音著協“一攬子授權主渠道合作”與各大數字音樂平台一對一的授權方式相互補充,目前,音著協“一攬子授權主渠道合作”已經成為數字音樂詞曲版權最主要的付費及授權方式,已與騰訊音樂、酷狗音樂、網易雲音樂、阿裡音樂等主流數字音樂平台達成了合作,共同推進音樂正版化。(侯 偉)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