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抖音”訴百度“伙拍”開庭 短視頻侵權怎麼破?

2018年10月30日16:31 | 來源:人民網-知識產權頻道
小字號
原標題:“抖音”訴百度“伙拍”開庭 短視頻侵權怎麼破?

人民網北京10月30日電(王珩)10月30日,抖音短視頻以侵權為由起訴百度旗下伙拍短視頻一案在北京互聯網法院開庭審理。庭審中,短視頻是否應該受到著作權法保護成為交鋒觀點之一。專家表示,目前雖然短視頻產業發展迅速,但國內外對短視頻行業的法律保護均處於探索期。尤其是對短視頻的法律規定方面,並未有明確的界定。

短視頻被擅自播放獲千元賠償

據悉,該案並非孤例。10月15日,據北京市海澱區人民法院官方網站,因認為“補刀小視頻”App未經許可擅自播放其平台中的“PPAP”(時長36秒)和“這智商沒誰了”(時長18秒)兩條短視頻,北京快手科技有限公司將廣州華多網絡科技有限公司訴至法院。日前,海澱法院審結了這兩案。法院認定華多公司侵害了快手公司依法享有的信息網絡傳播權,分別判決華多公司賠償快手公司經濟損失各1萬元等。

短視頻深受網民喜愛很重要的原因是這種碎片化的影音傳播形式適應了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但是,伴隨著短視頻的野蠻生長,未經許可隨意轉載、修改等侵權現象時有發生,不僅有損原創者的個人利益,更是重創了整個內容平台。

多方協作 短視頻版權保護在路上

針對短視頻的版權保護,有專家認為短視頻的版權保護不可能靠一己之力完成,需要平台方、原創者和政府互相配合,形成統一的保護機制。平台方的相關條款要明確權責,原創者要積極保護自己的原創作品,政府部門要出台相關的內容保護手段。隻有這樣,才能掃光短視頻版權保護這條道路上的絆腳石。

今年7月,國家版權局、國家互聯網信息辦公室、工業和信息化部、公安部聯合開展打擊網絡侵權盜版“劍網2018”專項行動,將短視頻版權專項整治作為專項行動的重點任務,並將短視頻平台企業列為專項行動重點監管對象,著力強化對短視頻企業的版權監管。

9月14日,針對重點短視頻平台企業在專項整治中的自查自糾情況和存在的突出版權問題,國家版權局在京約談了抖音短視頻、快手、西瓜視頻、火山小視頻、美拍、秒拍、微視、梨視頻、小影、56視頻、火螢、快視頻、嗶哩嗶哩、土豆、好看視頻等15家重點短視頻平台企業,要求相關短視頻平台企業要進一步提高版權保護意識,切實加強版權制度建設,全面履行企業主體責任。相關負責人表示,下一階段,國家版權局將重點打擊短視頻領域侵權盜版行為,引導短視頻平台企業規范版權授權和傳播規則。

除了國家版權局以外,國家廣播電視總局今年也已經三度表態整頓網絡視聽節目。今年3月16日,廣電總局發文明確提出“不得截取若干節目片段拼接成新節目播出,不得傳播編輯后篡改原意產生歧義的作品節目片段”。3月22日,廣電總局再次下發文件,“堅決禁止非法抓取、剪拼改編視聽節目的行為”。8月14日,廣電總局發布《國家廣電總局持續鞏固上半年對視聽網站整治效果》,對今日頭條系和快手做出行政處罰。

在平台層面,短視頻平台運營方應進一步完善內容審核保護機制與侵權申訴渠道,並在淨化市場環境上形成合力。據悉,在原創內容保護上,一些短視頻平台已經擁有自己的審核保護及侵權投訴機制。

對於原創者,怎樣才能保護自己創作的短視頻版權呢?簡單來說,首先要確權,確定短視頻的所有權是屬於誰。為了解決這個問題,中國版權保護中心提出了DCI體系。

DCI是DigitalCopyright Identifier的縮寫,意思是數字版權唯一標識符,也可以說是用於唯一標識數字作品版權的一組字符。

在DCI體系內,創作者可以對數字作品進行版權登記,登記成功之后會給予創作者對應的版權登記証書。証書內容包括包括作品名稱、作品類別、作者姓名、著作權人姓名或名稱、作品創作完成時間等信息。

去年2月,界面新聞旗下的箭廠視頻拿到了中國第一份短視頻的國家版權登記証書。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