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越秀區:深化改革打造知識產權強縣示范區

中科院IAB100價值創新產業園、老廣交IP硅谷、廣東綜合能源產業園正在加快建設,中國知識產權學院、廣東省戰略知識產權研究院、廣東省知識產權投融資促進會等服務單位相繼挂牌……近年來,廣州市越秀區知識產權局堅持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以及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為抓手,以建設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和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為重點,在科技創新引領和黃花崗科技園擴容體制的基礎上,形成知識產權深化改革越秀模式,推動知識產權事業持續健康發展。
優化政策環境提高創新質量
2017年底,越秀區作為首批廣東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成功通過驗收獲批成為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今年1月,越秀區人民政府印發《廣州市越秀區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建設方案》,積極落實《2018年廣州市各區知識產權工作指導意見》中的各項任務指標,推動知識產權發展環境顯著優化。
今年以來,越秀區知識產權局加快研究修訂越秀區“鑽石29條”政策,制定《廣州市越秀區關於加快科技創新的若干措施》,知識產權政策環境不斷優化,激勵了區內企業的創新創造熱情。通過政策的鼓勵,推進越秀區知識產權提質增量。據數據統計,2018年1月至8月全區專利申請量1.2951萬件,其中發明專利申請4106件,全市排名第三,同比增長27.8%。區內專利代理機構及分支機構有20家,佔全市總量的43.5%。
越秀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一直以來,越秀區通過發展以科技企業為中心、以服務聯盟為紐帶、以產業基地為平台的知識產權創新模式,大力提升區內企業的創新意識和創造能力,推動著越秀區核心競爭力持續增長。目前黃花崗科技園新增合作園區5個,合作園區共計45個。今年1月至9月,科技園實現營業收入590億元,同比增長20.08%﹔新入園企業共123家,新引進注冊資本1000萬元以上的文化創意產業企業51家,健康醫療產業企業25家,新引進注冊資本1億元以上企業4家﹔該園區迄今在廣州股權交易中心挂牌企業419家。
加快基地建設提升產業效能
“越秀區是廣州市的文化強區,要以建設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為抓手,以推進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試驗區為重點,大力推進國家版權貿易基地(越秀)和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建設。”越秀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
越秀區整合各方資源大力打造國家版權貿易基地登記、交易、保護三大平台,構建“一站式”版權服務體系,積極打造廣州“文化IP庫”項目。據了解,目前廣州“文化IP庫”已收集3.188萬件版權作品,推動達成交易10萬元。此外,越秀區積極打造集行政執法、司法保護、調解仲裁三位一體化的維權保障體系,組建由中國行業行為規范會、廣東省版權保護聯合會、廣州市版權協會、廣州市版權保護中心、廣州市南方公証處及多家律師事務所的代表組成的基地維權專家委員會,匯聚超過5000名律師(其中包括500名知識產權專業律師)為版權企業提供法律服務,並引進了“時間戳”“原倉數字備案”等科學維權技術,區域知識產權事業保障力度不斷強化。
在做好版權基地建設的同時,越秀區以商標審查協作廣州中心落戶為契機,積極推進國家商標品牌創新創業(廣州)基地(下稱廣州基地)建設,打造全區重點品牌支撐項目,中心自2017年底正式運營以來,已取得多方面成效。
越秀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介紹,圍繞IAB(新一代信息技術、人工智能、生物制藥)及NEM(新能源、新材料)等科技創新產業,越秀區正謀劃建設十大價值園區,廣州基地作為2018年廣州市、區重點建設項目和越秀區十大價值園區之一,將按照“品牌+效益”定位開展精准招商,活化展館低端物業,提升片區產業效能。
目前,廣州基地引進了相關知識產權服務平台——八戒知識產權和中細軟網絡科技、知識產權法律服務機構——三環知識產權、品牌建設公益社會組織——廣東省企業品牌建設促進會等多家知名品牌服務企業(機構),同時中國知識產權學院、廣東省戰略知識產權研究院等知識產權運營和人才培育平台也項目入駐,初步形成了商標品牌全產業鏈閉合的生態圈。
越秀區知識產權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接下來,越秀區知識產權局將扎實推進國家知識產權強縣工程示范區建設,以廣東省知識產權服務業集聚發展示范區為抓手,提升版權基地和商標基地的影響力,全面推進知識產權產業融合發展。(江秀珍)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