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改革開放40年:中國人買賣遍全球

李 婕 呂 倩
2018年09月25日08:52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海外版
小字號
原標題:中國人買賣遍全球(開放的大門越開越大⑥)

圖為河北省阜城縣生產的工藝玻璃制品,產品遠銷德國、法國等16個國家和地區。

新華社記者 李曉果攝

圖為江西明致智能科技有限公司生產的科技電子產品,產品全部出口。

劉麗強攝(人民視覺)

圖為2018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食品展商客商供需對接會在上海舉行。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圖為第四屆中國(寧波)—中東歐國家投資貿易博覽會上各國特色進口商品展銷。

章勇濤攝(人民視覺)

改革開放40年,如果要用國人的切身感受來度量,恐怕沒有比買賣更直接的了。

改革開放初期,憑票供應尚未完全退出歷史舞台,自由買賣才剛開始為人們所熟悉,買進口貨更是讓普通人遙不可及﹔彼時的中國制造,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留下太多足跡。2018年的今天,買和賣幾乎已經沒有時空界限,不僅是工業制品,生鮮時蔬也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從全球抵達中國,飛入尋常百姓家﹔來自中國的“制造”和“智造”則飛向世界,服務著遍布五大洲的異國家庭。

40年間,中國人實現了輕鬆地“買賣全球”,中國則一步步晉升為“世界工廠”,又逐漸轉變為“世界市場”,在全球買賣中佔據舉足輕重的地位。

開放初期的“稀罕”

——“那會兒中國的進出口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太多聲音和足跡”

改革開放之初的買賣情形,如今已要借由年齡稍長者的記憶才能還原。

在當時的國內市場,到供銷社排隊憑票採購的情景還未遠去,自由流通的商品市場剛剛起步,進口貨是了不得的新鮮物。多數人對進口貨的記憶還停留在“古巴糖”和“伊拉克棗”上。年過七旬的北京市民李老記得,“雖然口感真的談不上有多好,但畢竟是進口貨,而且物質匱乏年代,能吃到國外的東西很不容易了。我們家都用來款待客人,或者給孕婦補身體”。

改革開放猶如一股春風,不僅經濟水平提升,人民物質生活漸漸豐盈,也吹來了更多舶來品。1979年1月,中國進口第一批可口可樂,這在當時算得上是奢侈品。此后,惠普、通用、東芝、夏普等品牌陸續進入中國。

“當時家裡買的第一件進口商品就是夏普的電視,還是找單位跟商店做擔保每月扣工資才買到的。”北京市民崔建國回憶說,“這些進口商品在那時候太稀罕了,家裡買了彩電后,街坊鄰居都來看,來觀摩電視的比看電視節目的人還多。”

那時想買進口貨遠沒有現在這麼便利,不僅要到指定商店,還要通過僑匯券等票券購買。天津、深圳等地還出現了專門買賣進口貨的洋貨市場,例如深圳沙頭角就有一條中英街買賣進口商品。“去一次很不容易,還要辦邊防禁區特許通行証,所以我們每次都帶很多東西回來。”深圳本土居民李女士介紹說,如果有親戚在海外或是當海員的,也會托他們帶進口商品回來。

在不少城市設立的友誼商店則是風光無兩的“時尚地標”,電冰箱、電視機等進口商品也可以在這裡買到。上海市民王暉還記得,80年代末親戚回來探親要先去中行把美元兌換成外匯券,借著親戚回來的機會,他們普通市民也能去友誼商店體驗一把購物。“記得那時候用500元的外匯券,買了一台市面上極難見到的原裝日立彩色電視機。”這台彩電的市場價1800多元,差不多相當於他一年的工資收入。

從早期的糖果點心、汽水到彩電、冰箱、電話等家用小電器,再到后來的手機、相機等數碼產品,進口商品在相當長一段時間裡都是稀缺的代名詞。而中國的出口,在改革開放初期也以初級產品為主。1978年,我國進出口總額隻有355億元,不足今天的千分之二。“那會兒中國進出口在國際市場上還沒有太多聲音和足跡。”市民崔建國說。

“世界工廠”的成績

——“不管華人還是當地朋友,日常生活都離不開中國產品”

伴隨著改革開放的腳步,進出口日益繁榮,中國產品走向了世界舞台。

“展覽館內從機械、紡織、五金礦產到輕工、糧油和土產畜產,充滿濃厚的貿易氣氛。整個布局,都是為出口服務的。”《人民日報》對1979年春季中國出口商品交易會的報道中這樣寫道。

增加出口,搞好外貿,這是改革開放之后許多行業的目標。然而資料顯示,當時出口額佔我國國民生產總值僅3%,出口的產品大部分是農、副、輕工產品、工礦原料和初級加工品,數量大、技術低、收匯少。

經過幾十年發展,情況已經發生巨變。

總量躍升。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78年到2017年,我國出口總額從168億元提高到15.3萬億元,增長914倍,年均增速為19.1%。

結構變遷。1978年初級產品出口佔53.5%,工業制成品出口佔46.5%﹔到2017年,初級產品和工業制成品佔出口比重分別為5.2%和94.8%。在20世紀80年代實現向工業制成品為主的轉變之后,90年代實現了由輕紡產品為主向機電產品為主的轉變,進入21世紀以來,以電子和信息技術為代表的高新技術產品出口佔比不斷提高,出口商品結構不斷優化升級。

這40年中的每一步,都能找到不同企業奮進的身影。

紅豆集團是一家服裝企業。從上世紀80年代開始,紅豆就推行“兩條腿走路”,內銷外貿互補。在當時,不少發達國家針對發展中國家出口的紡織品行業配額制度仍然存在,對中國企業來說,這是必須跨越的一道門檻。通過對外貿易,既要提高銷量,也要在過程中提升產品水平和技術含量。從無到有,從弱到強,紅豆集團常務副總裁戴敏君向本報記者介紹,目前紅豆集團已建立起美國紐約、新加坡、西班牙等境外分支機構。在紅豆的外貿客戶中,八成是老客戶,其中與紅豆合作長達一二十年的不在少數,忠誠度極高。

起初是突破障礙走出國門,在競爭中求生存與發展,后來則是找准市場空白,憑本事更勝一籌。

浙江華達新型材料股份有限公司是一家制造業民營企業。從2010年起,企業建立“國際業務部”,通過業務人員走訪調查,企業發現不少國家缺乏建筑、裝飾、家電等用途的鍍鋅板、彩涂板。從2010年開始,公司通過國家商務部主辦的會展,首先與埃及簽訂了出口產品協議,第一年銷售彩鍍鋼帶3.5萬噸。從2014年開始,公司布局“一帶一路”相關國家出口,目前累計出口近50個國家。

從服裝、家電、玩具到數碼產品、機電、高科技產品,中國出口真正“賣全球”﹔從格力、海爾到小米、聯想、華為,越來越多的中國品牌贏得世界知名度。電商平台數據顯示,2017年中國“雙11”購物節吸引了225個國家和地區的消費者,第1分鐘就有超過200個國家和地區的買家涌入,手機、服飾、平板電視、筆記本電腦等產品受到海外消費者的熱捧。

“無論是華人還是當地朋友,日常生活中都離不開中國產品。”在美國留學的劉敏說,“比如海爾,在外國人眼裡就是質量和優價的象征,我身邊用聯想筆記本的人和用蘋果的數量不相上下。”

“世界市場”的潛力

——“現在各種電商平台很方便,還有海外直郵,不用出國啥都能買到”

一邊是中國企業“賣全球”,另一邊則是企業和消費者“買全球”。

據國家統計局數據,1978年到2017年,我國進口總額從187億元提高到12.5萬億元,增長664倍,年均增速為18.1%。如今,除了傳統的進口家電、服裝產品外,母嬰、護膚、保健、家居個戶等個性化產品越來越多進入中國,進口蔬菜、水果、海鮮等生鮮類產品也常見於中國老百姓的生活中。

在一般貿易之外,跨境電商的發展更是將中國消費者“買全球”推向前所未有的高度。在外企工作的“海淘達人”孫萌就常常從網上購買各式物品,“現在各種電商平台很方便,還有海外直郵,不用出國啥都能買到。”

網易考拉是國內跨境電商平台,2015年初成立,據第三方調研機構數據,該平台多次位居跨境進口零售電商市場份額之首。網易考拉CEO張蕾告訴本報記者,網易考拉項目始於2014年下半年,一方面,網易關注到伴隨著消費升級以及中國消費者海外游的快速增長,國內消費市場誕生了旺盛的進口商品需求﹔另一方面,國家對跨境電商給予政策支持。在經過一段時間的市場調研和保稅區走訪后,網易決定發力跨境電商市場。

得益於產品引進周期、價格等方面的優勢,“買買買”也隨著跨境電商的發展不斷深入。網易考拉發現,從最初的奶粉、紙尿褲等剛需商品,到美妝商品,再到家居個護商品,跨境電商的主力消費商品已經有過數次變化。類目深度也在不斷變化。以母嬰商品為例,跨境電商早期母嬰商品以奶粉紙尿褲為主,但現在已經發展為包括輔食、童裝、早教以及營養品在內的均衡結構。“消費者對於商品的理解和需求專業度都在不斷提升。”企業有關負責人說。

在“買全球”的同時,中國消費者還形成了一張獨特的世界資源利用地圖。舉例來說,在自然資源方面,優勢更明顯的美國及澳洲在保健品、食品等方面得到消費者的青睞﹔在科技方面,日本、美國及歐洲表現明顯,因此在化妝品、數碼科技品等市場有著明顯的領先優勢﹔在文化方面,日韓憑借文化相近性在美妝及家居個護等方面有優勢……

不僅中國消費者買進口更便利,國外廠商也開始為中國市場定制產品。例如,澳大利亞一家蜂膠產品企業表示,通過與網易考拉合作,將蜂膠制成漱口水、肥皂等個護產品,成功打造了中國消費者喜愛的爆款。意大利一家皮包工廠則表示,為中國消費者做有別於歐洲市場的設計,為他們贏得了更多顧客。

繁榮的市場背后是龐大的需求。據中國海關數據,2017年跨境電商進口增速高達116.4%。一個擁有4億人左右而且快速增長的中等收入群體的中國市場,還將為世界消費注入動力。

“很難想象如果沒有改革開放,會是怎樣的情形。能夠輕鬆‘買賣’全球,這是我們這代人的幸運。”“90后”孫萌說。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