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促進科學成果普惠共享

喻思南
2018年09月20日09:54 | 來源:人民網-人民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促進科學成果普惠共享

首屆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大會19日在北京閉幕,大會通過並發表《世界公眾科學素質促進北京宣言》,來自國際科技組織的代表和科技、教育等領域的專家分享了他們的思考。

讓年輕人愛上科學,一個好的啟蒙老師很重要

在會上,英國皇家學會會士、諾丁漢大學教授馬丁·波利亞科夫介紹了英國皇家學會從事科學傳播的經驗。他說,英國皇家學會定期面向社會組織演講和展覽,同時還會出版一些書或者小冊子,向公眾講解科學問題。

“要讓年輕人愛上科學,一個好的啟蒙老師很重要。”馬丁·波利亞科夫說,正是50年前化學老師的啟發,點燃了自己對科學的熱情。

教師在科學教育上的價值得到2016年諾貝爾物理學獎獲得者、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教授鄧肯·霍爾丹的認同。他認為,鼓勵、激勵未來的科學家,中學時代老師很關鍵。“現在線上能獲取很多知識,但要了解科學、熱愛科學還要靠師生之間的交流。”

2016年諾貝爾化學獎獲得者、美國西北大學化學教授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認為,科學素養的培育是一個終身的過程,應該從幼兒園抓起。

與會專家認為,科學家應該積極參與科普工作。中國科學院院士周忠和認為,科學教育是科學共同體應當承擔的重要的社會職能之一。“培育公眾科學興趣,傳播、普及科學知識是科學共同體不可或缺的社會責任。”

馬丁·波利亞科夫介紹了英國一項針對科學家從事科普的心理學調查。他說,研究顯示,影響科學家做科普的主要因素,並不是時間付出、資金投入以及職業晉升等方面的考慮,而是是否曾有做科普的經驗。“這就如同游泳,一旦掌握了方法就會非常喜歡。因此,我們要告訴科學家做科普是非常重要的工作,也要鼓勵他們相信自己有能力去做好。”

與會專家還談論了媒體在提升公眾科學素質上的價值。在“科學素質促進與媒體的責任”專題論壇上,美國物理聯合會媒體總監杰森·索克茨·巴蒂秦說,提高科學素質媒體的作用很重要。首先,媒體記者能充當科學家和公眾之間的橋梁,幫助科學家與公眾溝通。其次,媒體還能向公眾揭示科學探索的有趣情節,在介紹成果的同時,傳播科學理念和方法。

更多科普工作借助互聯網平台開展

信息化時代,互聯網成為公眾獲取知識的重要渠道,很多借助互聯網平台開展的科普工作收到很好的效果。

2008年,馬丁·波利亞科夫和團隊嘗試給每一個化學元素做科普短片,網民隻要點擊其中一個元素,就能看到趣味短片。他們一共制作了600多個視頻,在視頻網站上收獲了1億8500萬的點擊量。

“我們一開始沒想到有這麼多人關注,現在我覺得這項工作很有價值,這是互聯網的神奇之處。”馬丁·波利亞科夫說。

在會上,中國科協黨組書記、常務副主席、書記處第一書記懷進鵬介紹了中國借助信息化手段,提升公民科學素質的做法。他說,中國有8億多網民,7億通過手機上網。中國科協通過信息化、數字化的手段,打通了科普傳播的“最后一公裡”,打造的“科普中國”平台累計傳播量超過了200億人次,取得了很好的傳播效果。

如何讓更多人共享科學發展成果,縮小知識鴻溝,也是與會專家討論的焦點。詹姆斯·弗雷澤·斯托達特分享了美國化學學會“種子計劃”的做法。“種子計劃”旨在幫助一些對科學感興趣的學生到高校院所、實驗室親身體驗科研工作。他認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應該是普惠的,尤其應該注重幫助更多青少年有機會接觸科學。

推動公眾共享科普成果,我國有什麼經驗?懷進鵬說,中國立足國情、大膽探索,吸收國際經驗,走出了一條“黨全面領導、政府大力推動、以人民為中心、社會廣泛參與”的中國特色公眾科學素質建設之路。

懷進鵬說,我國出台了《全民科學素質行動計劃綱要》,定期開展全國科普統計和公民科學素質調查。考慮到邊遠山區的少年兒童很少有機會到科技館參觀,我國就通過科普大篷車的方式,搭建起了流動科技館體系,基本上覆蓋了尚未建設實體科技館的縣市,讓每個人都能接觸科學、享受科學。

據介紹,為推動科普惠農興村,全國8萬多個農村專業技術協會,在農村開展科技知識的推廣和普及工作,幫助農民提升科學素質。

“2018年中國公民具備科學素質的比例達到了8.47%,比2005年的1.6%提高4倍多,這一成績離不開基層科普工作者的努力。”懷進鵬說。

學習借鑒世界各國提升公眾科學素質的有益經驗

“人類從農業時代、工業時代、信息時代正在走向數字時代,科學素質對於人的全面發展和社會文明的重要性日益凸顯,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實現人的可持續發展,是全人類的共同心願。”懷進鵬說。

懷進鵬說,一個國家發展到不同的階段,會有不同的科學素質提升方法,中國科協期望通過與世界各國的交流,學習借鑒有益的經驗,不斷完善科學素質提升工作。

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主任、中國科學院院士李靜海說,當前,我國科學文化的積累和科學素質的提升趕不上科學技術發展的速度,世界各國各級組織、科技界為提升公眾科學素質做了很多工作,取得的理論成果和有益經驗是人類社會共同的財富,提升公眾科學素質,中國需要各個國家和相關組織的幫助和支持。

懷進鵬說,中國科協一直堅持開放交流,積極參與國際合作。不久前,“一帶一路”青少年創客營吸引了16個國家的19支代表隊參加,搭建起了青少年科技合作的平台。

與會專家還談到了科學共同體在推進國際合作上的責任。“現代信息技術的快速發展,使得生活在同一星球上的人們更加緊密地聯系在一起。科學研究是國際化的重要組成部分,科學共同體不僅屬於特定的國家和社會,也是全球化和國際化的最堅定的支持者。各國的科學共同體應當積極提倡更廣泛的國際合作,面向人類共同關心的問題,營造更加開放的學術環境。”周忠和說。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