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福建晉江:從“愛拼才會贏”到“敢創才能贏”

2018年09月19日13:11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福建晉江:從“愛拼才會贏”到“敢創才能贏”

“晉江經驗”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個關系”為核心內涵,銳意改革、大膽創新,闖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經濟發展道路。

改革開放40年,縣級市晉江的變化翻天覆地。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走進晉江,探尋晉江飛速發展的秘密。 張子弘 攝

改革開放40年,縣級市晉江的變化翻天覆地。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走進晉江,探尋晉江飛速發展的秘密。 張子弘 攝

改革開放40年,縣級市晉江的變化翻天覆地。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走進晉江,探尋晉江飛速發展的秘密。 張子弘 攝

改革開放40年,縣級市晉江的變化翻天覆地。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走進晉江,探尋晉江飛速發展的秘密。 張子弘 攝

改革開放40年,縣級市晉江的變化翻天覆地。中國知識產權報記者走進晉江,探尋晉江飛速發展的秘密。 張子弘 攝

世紀大道與泉安路的交叉口,是晉江市2006年立下的市標:一位健壯的男士右臂高舉,左手緊握船上方向盤,目光直視前方,仿佛城市發展的引領者。雕像基座上刻著八個大字:團結、拼搏、誠信、謙恭。這或許是對晉江精神最精煉的詮釋。從上世紀70年代末到如今,從閉塞到開放,截至2017年,晉江實現年地區生產總值1981.5億元,產值超億元的企業逾800家,形成“一村一品、一鎮一業”產業格局,獲得了“中國鞋都”“中國傘都”“中國陶瓷重鎮”等稱號。

一個小小縣級市,怎樣孕育出如此巨變?從1996年到2002年期間,時任福建省委副書記、省長的習近平七下晉江,下企業、進社區、訪農村、走基層,在實地調研中總結提出了“晉江經驗”——以“六個始終堅持”和“正確處理好五個關系”為核心內涵,堅持以市場為導向,深入把握市場經濟的運行規律,大力加強市場體系和機制建設,不斷提高拓展國內外市場的能力,才能在新世紀中推動國民經濟實現跨越式發展。

創造力與日俱增,蛻變為今日之晉江,同樣離不開政府在“晉江經驗”指導下的適時引導。1985年,晉江市政府提出“質量立市”戰略,1998年又提出“品牌立市”,鼓勵企業注冊商標、發展自主品牌,並於2003年決定打造“品牌之都”。2005年,晉江成立專門的知識產權管理部門,開始全面規劃引導企業的技術創新與專利保護。40年間,敢拼的企業家、務實的政府官員篤定創新的價值,就知識產權的力量達成共識,晉江得以完成一輪輪蛻變。

重視質量 品牌之變

1990年9月22日,第11屆亞運會在北京拉開帷幕,這是中國首次主辦的綜合性國際體育賽事。那一年,除了韋唯、劉歡演唱的《亞洲雄風》風靡全國,吉祥物“盼盼”的出現同樣令人印象深刻。“盼盼”以福州熊貓館的熊貓“巴斯”為原型,一經亮相,迅速得到全國人民喜愛。1996年,福建省晉江福源食品有限公司(福建盼盼食品有限公司前身,下稱盼盼食品)注冊成立,立即將“盼盼”在第30類方便食品上提交了商標注冊申請。

上世紀90年代前期,美國樂事、馬來西亞咪咪、菲律賓上好佳等零食品牌已進入中國,帶動了國內零食市場的發展。“最開始談不上創造最好、最新的產品。”盼盼食品監事李清源回憶,起步時,盼盼食品的策略是市場上什麼反響好就生產什麼。20多年過去了,如今,公司自主研發的“盼盼法式小面包”“艾比利薯片”“梅尼耶干蛋糕”等產品成為主力。2003年開始,盼盼食品先后聘請徐靜蕾、蔣雯麗等明星擔任代言人進行廣告宣傳,“盼盼”的品牌知名度進一步擴大。

事實上,像盼盼食品這樣的企業在晉江還有許多,依托商標品牌打開市場,成為晉江企業轉型升級的有效路徑。

改革開放初期,數千家由宗親好友合辦的家庭作坊在晉江農村興起。鞋服、食品、五金……市場缺什麼就生產什麼。盡管質量低下、沒有品牌,在商品匱乏的年代,倚靠僑鄉優勢,快速模仿海外商品的設計版型,晉江的商品依然能供不應求。上世紀90年代初,一些廠商接到海外貼牌業務訂單,與此同時,有遠見的企業家開始注冊商標。1991年至1994年,勁霸、利郎、恆安、安踏等企業先后開始提交商標申請。政府也行動起來,1995年提出“質量立市”戰略,要求鄉鎮企業消滅無標生產,將出口商品商檢合格率提高到95%以上,商標意識在晉江開始滋長。

1997年亞洲金融風暴爆發,更是讓貼牌企業意識到自主品牌的重要性。1998年,晉江市政府順勢提出“品牌立市”戰略,鼓勵企業創牌,創出一個國家級品牌就獎勵100萬元。

1999年,安踏創始人丁世忠做了個大膽決定,從公司拿出上百萬元請乒乓球世界冠軍孔令輝當代言人做電視廣告。2000年,孔令輝在悉尼奧運會實現大滿貫,安踏的商標隨之聞名全國,從晉江眾多的“丁氏制鞋”企業中脫穎而出。后來,丁世忠的做法成為許多晉江企業塑造品牌的模板。

北京集佳知識產權代理有限公司的邸杰清楚記得,2000年來晉江辦分所時,人群中有種“你追我趕”的氛圍。邸杰給一家家工廠打電話,問對方需不需要注冊商標。“一開始市場不容易打開,但等到2001年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WTO),更多商家意識到要做品牌、走出去,意識明顯提升了。”

然而,品牌意識的提升也帶來了傍名牌現象。“耐克的商標是對勾,特步反其道而行畫叉,鉛筆畫弧線不規則,最后是用酒瓶蓋輔助畫出來的。”邸杰回憶,晉江還出現過“金蘋果”“鱷魚魚”等“山寨”品牌,但漸漸地,更多企業意識到傍名牌行不通。2003年,晉江市政府決定將晉江打造成“品牌之都”。聘請明星代言,361°、特步、德爾惠、鴻星爾克等晉江品牌擲重金打廣告,央視五套一時變成“晉江頻道”。品牌效應的影響下,大品牌、大企業逐漸形成。隨著企業間競爭不斷加劇,決定市場話語權的關鍵漸漸轉變為技術革新。

革新技術 專利之變

福建潯興拉鏈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潯興)是一家典型的中游企業。1984年成立時,潯興以“地球儀中的飛燕”標識提交了注冊商標申請,想將拉鏈賣到全世界,但那時產品樣式屈指可數。1992年,工廠決定從台灣地區引進一項拉鏈模具制作的關鍵技術。彼時,如今已是潯興副總裁的張田剛剛大學畢業,作為技術承接人員被招進了公司。

“那個舉動在當時很轟動。”張田認為,企業對技術的投入意願,延續到了后來的個性化設計中。起初,潯興生產的拉鏈樣式由服裝企業提供,為節約拿樣、開模、加工的時間,2005年,潯興開了上百個模具,下大力氣開始嘗試自主設計。第4年,新品的客戶選中率終於達到50%。自主研發的價值逐漸展現,參加政府培訓時又得知專利信息的作用,潯興專門聘請一位專利管理人員,企業知識產權管理隨之起步。

2008年全球性的金融風暴刮到中國,小拉鏈廠倒閉、大企業價格高,潯興既有設計力,又有品牌,反倒在一片蕭條中贏得發展好時機。現在,潯興已是全球第二大拉鏈生產企業。潯興知識產權部負責人朱鬆峰介紹,公司現在擁有有效專利597余件,其中約181件是發明專利。

2002年,晉江市發明、實用新型、外觀設計專利授權量分別為0件、77件、817件。但到2017年,這組數字變成397件、2197件、2947件。專利資源的累積,與晉江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的成立不無關系。2005年,福建省鼓勵有條件的縣市成立知識產權管理部門,現晉江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知識產權科科長陳傳斌參與了晉江知識產權部門的組建工作。2005年5月開始,趁著國家知識產權局開展授權專利調查的機會,晉江科技和知識產權局開始了對企業登門陌生拜訪的工作。陳傳斌騎著摩托,到一家家企業門口找負責人交換名片,介紹專利是什麼、政府有哪些專利政策,和同事們在3個月內走訪了近千家企業。“跟人家算經濟賬,讓他們慢慢知道、懂得、接受知識產權。最終目的是想讓專利像現在的微信一樣,讓企業離不開。”陳傳斌翻開一份文件《大力推進科技創新能力建設的若干意見》。在裡面,晉江市政府對專利授權、專利交易、代理機構、專利質押、專利保險、企業貫標規定了相應獎勵金額及上限,每隔兩年根據具體情況做一次調整。

“我的一位客戶原本在晉江打工,前兩年他為女兒研發了一種‘拼拼鞋’,可以隨意改換鞋面。慢慢改進,先后獲得5件發明專利、10件實用新型專利。現在他的公司叫‘田由曲’,寓意指堅持自己的發明,一步步完善它。”本地人廖秀玲2009年進入專利代理行業,她的寬勝知識產權代理事務所去年剛在晉江成立。“本土機構會說閩南語,方便企業辦業務。代理機構老板和企業的人說不定是宗親關系,專利申請文件寫得不好會被戳脊梁骨的。”陳傳斌介紹,當前晉江共12家專利代理機構,其中3家是新培育的本土機構。2015年,晉江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牽頭設立專利展示交易中心,迄今專利技術交易額近1億元。2015年來,晉江專利質押融資放貸金額超過6億元。

創新驅動 戰略之變

知識產權在晉江的存在感與日俱增,很大程度上是勞動力成本的快速上漲倒逼而成。據晉江明偉鞋服有限公司(下稱明偉)行政經理許立華介紹,當下越南鞋廠的工人每月工資在人民幣1200元左右,這是晉江2005年左右的工資水平,而現在的數字在4000元至6000元不等。勞動力成本在改革開放初期曾是晉江的優勢,隨著這種優勢漸漸弱化,投入創新、儲備知識產權,成了企業實現轉型升級的可行之路。明偉曾長期為美國駱駝品牌生產貼牌鞋子。2009年,駱駝停止商標授權后,明偉斥巨資購買憤怒的小鳥、漫威等原創設計元素加入商品設計,想打出自己的青少年戶外運用鞋服品牌。

“目前晉江整個產業結構還是以傳統產業為主。”晉江市副市長王文暉介紹,近幾年晉江提出“先進制造業立市、高新技術產業強市、現代服務業興市”的戰略構想,發展石墨烯、集成電路等新興產業的同時,將先進制造業立市作為根本。“我們認為晉江的傳統產業不應該僅僅是普通的傳統產業。這幾年,晉江傳統產業的自動化水平、產品創新的附加值也越來越高,正往高端制造業走,例如恆安的自動化生產水平已經較高,安踏的一雙鞋在美國就引發了排隊搶購。”

“晉江有很多傳統產業在細分領域走在全國乃至全球前列,所以我們還要提高知識產權意識,一方面是知識產權創造,另外也需要快速維護企業的合法權益。例如晉江鞋企,每年新品發布會后容易被模仿,但新品銷售可能就半年時間,因此需要快速獲得知識產權授權,並且讓知識產權獲得及時有效的保護,這對我們的工作提出了進一步要求。”王文暉表示。

保護已經在進行中。盼盼雞味塊零食的包裝被大量仿冒,不良商家採用“AMERICA”與其梅尼耶蛋糕的“AMERIA”商標混淆,李清源經常奔波各地打假。恆安國際集團有限公司(下稱恆安)推出“七度空間”后,市面上出現大量“八度空間”衛生巾。從2008年開始,恆安陸續登記注冊了1300件著作權保護產品的包裝、海報。其法務總監劉鵬介紹,恆安已經借此“打掉”上百家侵權商家。

另一方面,技術創新與專利儲備也至關重要。以恆安為例,當前有效商標數量達到900多件,專利隻有幾十件。恆安專利部門的一位工作人員表示,恆安針對材料底層技術的自主研發力度和美國金佰利、日本花王等品牌相比仍有差距,“他們還是更精細化”。

“舍不舍得投入是企業家的胸懷問題。是要做百年企業,還是做賺點錢的生意人?”在雨中鳥(福建)戶外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長特別助理丁敬堂看來,該公司投入上百萬元研發雨傘制造的自動化設備,正是在謀劃長遠發展。

“企業家要發揚晉江精神,敢於創造,要配備科研人員,主動與科研院所合作,自上到下形成良好的創新激勵機制。”晉江市科技和知識產權局局長謝建新介紹,考慮到早年缺乏大院大所,2012年后晉江政府引入了中國科學院、中國皮革與制鞋研究院等8個國字號科研平台。“我們希望引導企業做核心技術攻關,推動傳統產業與石墨烯、智能穿戴、芯片等高新技術跨界融合提升。”

“下一步我們將推動企業提升發明專利擁有量,申請組建面向鞋業的知識產權保護中心,進一步撬動銀行的知識產權質押融資。”謝建新認為,站在新的歷史起點上,晉江企業實現發展依賴的不再是傳統的資源擴張,而是創新驅動要素。

而今,對創新的理解在正在家族企業的交班中更迭革新。“大家都知道微笑曲線,生產制造的利潤是最低的,最高的利潤在研發、渠道。”雨中鳥總經理王翔鵬2012年從英國留學歸來接手父親的公司,很快公司專利申請中發明人的署名一律從老板換成了技術人員的名字。

“從前的晉江,隻要有塊地,企業家就能建工廠、就能復制、就能賣。”謝建新說,以前大家都知道“愛拼才會贏”,但現在可能逐漸會變成“敢創才能贏”了。(鄒碧穎)

記者手記

是什麼使如此多的知名品牌能在一個縣級市密集出現?是因為這裡的企業家身上充滿務實精神以及勇氣、膽識,是因為晉江堅持走市場經濟之路、改革開放之路。知識產權正是在市場經濟中一次又一次地驗証了它的價值,而又深深植根於晉江企業家的腦海。而如今,在新一輪的挑戰面前,相信那些起步於低微、建立在規模之上的產業,通過創新與知識產權的投入將大有可為,為晉江發展再創輝煌。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