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擦亮金字招牌 武漢這樣保護地理商標

2018年07月24日08:09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原標題:原產地保護生動的一課!武漢這樣保護“金殿玉菜”洪山菜薹……

編者按:洪山菜薹為武漢最受保護的農產品之一,與武昌魚齊名,唐朝起被封為“金殿玉菜”,成為貢品。相關負責人表示,13年來,政府投入財政資金近千萬元,用於原產地保護。擦亮了金字招牌,早已得到市民和政府的認可,洪山菜薹的身價也在逐年提升。

在高樓林立的武漢市中心城區有一塊地,任憑你出多高的價錢都不賣,隻能種菜。種出來的菜即便按均價60元/斤賣,對比房地產開發來說也只是杯水車薪,但是當地政府仍然堅持要種菜。這是一種什麼菜?種菜並不賺錢,當地政府為什麼仍然執著地要種?這就是神奇的洪山菜薹。

保護產地 競逐市場

洪山菜薹為武漢最受保護的農產品之一,與武昌魚齊名,唐朝起被封為“金殿玉菜”,成為貢品。奇異的是,這一品種僅適宜洪山附近生長。這裡的土壤含有豐富的鈣、鐵、鋅、磷等礦物質,為洪山菜薹的生長提供了必要營養元素。此外,洪山和南湖之間“聚寶盆”的地形形成了一片“暖冬小氣候”,隻有這塊地種出來的菜薹才原汁原味。

從外觀看, 一般紅菜薹長度在20厘米左右,而洪山菜薹長度能達到60厘米。普通紅菜薹杆細偏紅, 洪山菜薹杆粗大,偏紫色,味道脆甜可生吃。而且,洪山菜薹是帶花長,帶黃花的菜薹更好吃,而一般紅菜薹開黃花就意味著老了。從營養來看,正宗洪山菜薹富含花青素、胡蘿卜素、高氧化鈣及磷、鐵、錳等微量元素,遠遠高於普通菜薹。

洪山菜薹產業協會負責人葉曉估介紹:“洪山種菜薹有1700年的歷史。新中國成立前,從寶通寺一直到卓刀泉,從洪山到南湖,‘九嶺十八坳’全部都是菜地。上世紀90年代以前,洪山區是武漢市的‘菜園子’,武漢86%的蔬菜都是洪山區種的。”

葉曉估退休前曾任洪山區蔬菜局副局長,他跟菜打了一輩子交道。他介紹:“上世紀80年代洪山的菜地面積有8000畝﹔到了90年代,變成4000畝﹔2000年隻剩1000畝﹔到現在,隻剩下這最后的80畝了。”1998年,原空軍雷達學院一位教授給當時的武漢市長寫信,呼吁保護洪山菜薹原產地。

為了保護這塊地,武漢楚天菜薹產業開發有限公司(下稱楚天菜薹公司)做了農田水利改造,在地底埋下暗管進行灌溉,每隔3年至5年做一次土壤改良。洪山區規劃部門還特地將菜地東北角一棟樓的設計高度,從30多層砍成了10幾層,留出一個通風的“豁口”。

洪山區城鄉統籌處相關負責人表示,13年來,政府投入財政資金近千萬元,用於原產地保護。而在洪山區規劃局相關負責人看來,這塊80.13畝的土地,其中63.06畝的性質是農業用地,屬於國家基本農田保護的范疇,不允許用作商業開發。

積極創新 滿足需求

葉曉估認為,要保護這最后一塊原產地,要把菜薹種植產業做大做強。“菜薹做不起來,要原產地干什麼呢?”洪山菜薹現有的產量,對於市場需求幾乎是杯水車薪,規模成為這一產業發展的瓶頸。

為了滿足市場需求,普通做法是在大棚裡種植,但是,洪山菜薹是冬季喜寒作物,這個辦法行不通。2007年,楚天菜薹公司將洪山菜薹引種至宜昌、恩施高山地區,獲得了成功。高山種植,生態環保無污染,口感也不錯,並且彌補了季節性需求,使洪山菜薹上市時間提前3個月,讓武漢消費者8月就能嘗鮮。

除了企業,行業主管部門也頗費心思。為了讓更多的人吃到這一名菜,湖北省農業廳和武漢市農業局提倡洪山菜薹走出洪山,專門請相關專家進行可行性論証。2011年,武漢市農業局、華中農業大學、武漢市蔬菜技術服務總站等農業專家,齊聚江夏鄭店街和法泗鎮,將從原產地取出的130立方米土壤進行原土栽培和本土栽培對比試驗。2個月后,結果出爐,江夏本土栽培的洪山菜薹,口感、水分、糖分含量等指標已基本接近洪山菜薹原產地的標准。次年,成規模的洪山菜薹南移工程正式啟動。目前,在江夏種植的洪山菜薹面積達5000畝。江夏基地出產的菜薹仍使用“洪山菜薹”商標,但不會打“原產地”字樣,供應渠道主要是超市,按每公斤一份包裝出售,每份價格40元至60元。

“原產地這裡周邊是城市,沒有其余品種的花粉亂傳,反而保持了品種的純正,每年留的1000公斤種子,可種1萬畝菜地。”葉曉估介紹,80畝的洪山菜薹原產地,將更多地成為品牌的載體。“凡是打上洪山菜薹商標的,菜價升值4倍至5倍。”在洪山菜薹原產地銷售中心,從宜昌趕來購菜的菜商劉曉直言不諱。

擦亮了金字招牌,早已得到市民和政府的認可,洪山菜薹身價逐年提升的同時,作為洪山菜薹“掌舵人”的楚天菜薹公司相關負責人則在醞釀更大的動作。在他的辦公室中央,擺放著一面洪山菜薹文化園鳥瞰圖,這位“菜薹王”的夢想和憧憬,在這張規劃圖上展現得淋漓盡致。(柳鵬)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