QQ寵物為何失寵?

編者按:近日,騰訊公司在官方論壇發布公告稱,將於今年9月15日正式停止運營旗下游戲《QQ寵物》。引發眾多80后、90后“主人”們的無盡唏噓。這款曾經備受追捧的游戲即將退出歷史舞台,在其“落幕”的同時,人們紛紛疑惑,騰訊公司為何“揮淚斷臂”?一起來看看本文作者的分析。
“對不起,領養功能已經關閉。”近日,騰訊公司在官方論壇發布公告稱,將於今年9月15日正式停止運營旗下游戲《QQ寵物》。這隻13年來怎麼也“治不死”的小企鵝終於“不治”,引發眾多80后、90后“主人”們的無盡唏噓。2005年6月,騰訊推出養成類游戲——《QQ寵物》,讓廣大騰訊用戶在虛擬社區體驗喂食、清潔、打工、學習等虛擬寵物的各個成長環節。該游戲上線一年后,游戲中的角色在線就突破了100萬,成為了當時備受人們追捧的一款“國民”養成類游戲。
但如今,這款游戲即將退出歷史舞台,在其“落幕”的同時,人們紛紛疑惑,騰訊公司為何“揮淚斷臂”?為何要停掉這款曾經風靡一時的養成類游戲?
有關專家分析說,《QQ寵物》曾為騰訊公司吸引了不少用戶,創下了可觀的利益收入。一方面,《QQ寵物》角色設定採用與騰訊公司品牌形象“同款”的企鵝,通過游戲中寵物企鵝的養成,加深了該公司品牌在廣大用戶心中的形象。另一方面,騰訊公司針對該游戲適時推出了粉鑽業務,玩家可採取付費的方式以獲取更好的游戲體驗,這在一定程度上拓展了騰訊公司的業務版圖。
或許,曾經如此的游戲設置成為騰訊養成類游戲制勝的“法寶”,但如今,10余年不變的“游戲法則”或許正漸漸成為這家公司游戲業務發展的“絆腳石”。
《QQ寵物》依托騰訊公司,推出時立足社交屬性,是騰訊游戲玩家交往的一個平台,但在多年的發展中,游戲本身未能緊跟行業發展趨勢,創新求變,發展到后期,游戲內容十分龐雜,品牌定位不清,游戲中角色需要以玩家“氪金”的方式來維持,與騰訊QQ業務全民社交的屬性相背離,違背了養成類游戲的初心,因此用戶逐漸流失,甚至還曾在網上出現過“如何殺死QQ寵物”的集體大“吐槽”,從曾經的“愛寵”變成了“拖油瓶”。
反觀2018年,一個從日本風靡到我國的“同款”游戲《旅行青蛙》也許揭示了養成類游戲的發展方向。這款游戲以純粹的“養成”為概念,進入我國市場后,一度問鼎我國AppStore免費榜,下載量超過了被譽為“現象級”的游戲《王者榮耀》等。原因何在?筆者認為,《旅行青蛙》游戲玩法單純專注,其互動反饋方式頻率得當,讓用戶真正把它當成“蛙兒子”,而非時刻因龐雜的功能而感受到這是游戲企業用以賺錢的工具。這也提醒游戲企業,在開發游戲時應注意游戲自身的特點,一味求大求多,反而可能將好好的品牌“養死”。
筆者相信,一款曾經陪伴用戶青春的養成類游戲雖將離去,但更多堅守品牌、追求內容、大膽創新的養成類游戲或在不久后閃亮登場,期待他們為用戶帶來更多“青春永駐”的嶄新游戲。(雲山)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