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科技創新優勢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2018年03月21日08:57 | 來源:科技日報
小字號
原標題:揚州:科技創新優勢助推經濟高質量發展

優化“雙創”環境 打造創新優勢

揚州市科技局局長陳星對科技日報記者說:“今年,我們將以一流實驗室建設為引領,以科技綜合體提升為抓手,優化‘雙創’環境,深化產學研結合,不斷激活創新因子、提升創新濃度,持續推進動力變革、創新轉型,為‘兩創’示范收好官,為新一輪創新型城市建設開好頭,有效支撐工業經濟高質量發展。”

近年來,揚州把推動科技進步、增強創新能力作為創新發展模式、創新發展環境和創新發展能力的中心環節,努力增強創新的發展動力與核心競爭優勢,重大創新成果不斷涌現,大眾創業、萬眾創新蓬勃發展。去年,全市主要指標大幅躍升並實現進位,全市年研發經費支出首次突破100億元,佔GDP比重提升至2.4%﹔高新技術產業產值佔規上工業產值比重提升至45%﹔發明專利授權增速居全省第二,萬人發明專利擁有量增長32.7%、達9.87件。

陳星告訴記者,去年來,揚州科技系統樹立大局意識、擔當意識,將服務全市中心工作作為首要任務。緊扣市委、市政府“12345”創新發展工程等重點部署,主動作為,牽頭推進重大科技項目“雙百”計劃,配合財政、經信、人才等部門做好“雙創”示范推進、“中國制造2025”示范區創建、高端人才招引培育等工作,在服務大局中更好地發揮科技引領支撐作用。堅持問題導向、目標導向,將推動短板指標進位作為工作重點。狠抓研發投入、高新產值、知識產權創造等短板,聚焦聚力綜合施策﹔加強政策牽引、服務優化,將激發全市科技創新活力作為關鍵抓手﹔突出標志引領、示范帶動,將打造揚州“雙創”特色品牌作為未來亮點。

在加強政策牽引、服務優化方面,全年幫助企業享受科技減免稅政策9.4億元、爭取科技貸款8.17億元,發放創新券和落實省40條、市28條資金各1億元,有效激發創新主體活力,去年全市共承擔省級以上科技項目407項、上爭資金4.75億元,其中2項獲批國家農業重點研發專項、4項入圍國家重點研發專項,有2項主持的科研項目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1項獲國家自然科學二等獎,實現在自然科學獎項目上零的突破。

記者欣喜地看到,如今,江蘇揚州創新驅動戰略已在全市上下形成共識,創新型城市建設正在扎實推進之中,一批業內有創新實力的業內“小巨人”、一批有特色的高新技術產業園區、一批有規模的新興產業園區,正在崛起。

集聚創新要素 邗江創新有活力

發揮企業創新主體作用,鼓勵和引導企業加大研發投入、引進高端人才、與知名高校院所共建研發機構,揚州市邗江區有效提升了研發創新、技術承載和成果轉化“三項能力”,培養出來了一批科技“小巨人”,涌現出一批引領產業高端發展、惠及民生的創新成果。

揚州市邗江區科技局局長戴青海如數家珍,2017年,榮獲15項市級科學技術獎,獲獎數量在揚州市各區排名第一,獲獎數佔全市總數的40%。豐尚公司首次作為第一完成人榮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彰顯了我區企業原始創新、自主創新、集成創新能力不斷提升。

高標准打造企業創新平台。這是邗江區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法之一。邗江區充分考慮和結合重點產業發展需求,加快打造創新服務平台。去年,新增省級以上“三站三中心”23家,總數達196家,大中型工業企業和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研發機構建有率達87%,大中型企業研發投入佔銷售收入比重達1.85%,全市第一。揚州首個市外上市公司研發中心落戶邗江創業中心。

高質量突破關鍵核心技術。這是邗江區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法之二。邗江區圍繞提升企業自主創新能力,出台政策鼓勵企業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形成一批國內領先、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的核心技術和研發團隊。在高端裝備領域,牧羊集團研發的高效智能化飼料環模制粒裝備,打破歐美長期壟斷,推動了飼料工業和養殖業整體技術進步﹔揚力集團高效大噸位精密熱模鍛關鍵技術及其智能化生產系統,廣泛配套應用於華晨寶馬以及通用、大眾等國內外品牌汽車制造商,實現了我國高效大噸位精密熱模鍛壓力機產品從無到有、從有到精、從精到強的跨越式發展,充分展示了裝備制造業的創新實力。

高水平構建產業創新集群。這是邗江區提升科技水平的做法之三。邗江區突出問題導向,全力實施“高企倍增”行動,堅持量質並重,夯實創新基石,一手抓規模以上高新技術企業創新發展,一手抓中小企業入庫培育,搭建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創新型領軍企業成長階梯,形成層次推進的創新型企業集群,實現高新技術企業數量和質量“雙提升”。力爭到2020年,年收入超過5億元的高新技術企業達50家,科技型中小企業達500家。

邗江區副區長陳建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推進科技創新工作,不僅要手裡有活,而且要胸中有圖。我們要把邗江創新發展放在新時代高質量發展的大背景、大節點上分析,放在江蘇省、長三角乃至全國的大競爭、大格局中定位,放在國家、省、市創新發展的大戰略、大態勢中謀劃,這樣才能有方向感、才能有目標性。”

戴青海告訴記者,2018年,區科技局將圍繞區委“智造邗江攻堅年”決策部署,突出創新資源有效供給,在創新平台建設、協同創新推進、服務品牌打造等方面多點發力,加速集聚創新要素、構筑集群優勢,把推進重大科技成果轉移轉化作為科技創新的重中之重,聚力實施“雙高雙轉”行動,推動高科技成果、高價值專利在邗江批量轉移轉化,量產高質量發展“主引擎”。

重技術創新 市場脫穎而出

在江蘇朗禾控制系統有限公司董事長尹世安看來,如今,隨著產業的發展升級,企業之間的競爭將更加表現為技術競爭、人才競爭、服務競爭。因此,企業隻有充分依靠科技人才,不斷提升自主創新能力,開發和掌握核心技術,才能使企業在行業競爭中更具優勢。

事實上,近年來,江蘇朗禾就是因為注重引進高層次創新人才、注重與科研機構、大專院校等的技術合作,注重服務模式創新,迅速在非道路機械電子市場脫穎而出。自主研發的應用於農業裝備、工程機械、電動車、改裝車、特種裝備等車輛的位置傳感器和電子油門系統,快速成長和發展。

江蘇朗禾是專業從事電子電控產品研發、制造和銷售服務的企業,公司創立於習近平主席“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科學論斷引領的中國環境保護升級的大環境下,以機動車排放法規升級為契機,專注於非道路車輛這一細分市場,埋頭苦干,精工細作,致力打造成行業領先的電子電控產品供應商。作為公司創始人,尹世安長期和國際品牌打交道,對歐美和日本制造業有著深刻的了解,深知國內制造業的差距和痛點。

“目前,在國內市場中,我們生產的手控油門產品行業佔比達到30%以上,傳統油門踏板也佔到15%左右。過去,國產化手控油門產品空白,市場由外資企業控制,產品價格近1000元每套,給國內整機企業帶來極大的成本壓力。我們開發出的產品,由於質量達到國際同類產品技術水平,投放市場后,配套價格大幅度降低。在保証質量的前提下,產品性價比大幅提升,有力地支持了國內非道路車輛排放升級和產品轉型,推動了我國非道路車輛的發展。”尹世安說。

“專業、用心”,是江蘇朗禾確立的企業發展理念。用尹世安的話來說,“就是要用專業技術為客戶創造價值,以用心服務與行業共成長,為合作伙伴提供個性化解決方案和全方位的服務。”

為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江蘇朗禾在打造一支專業技術人員隊伍上,可以說是下了很大的功夫。一方面,從國內科研院校、外資企業引進各類人才,組成自己專業的研發團隊。在人才引進上,不唯文憑論,注重動手能力和實踐經驗﹔另一方面,通過產學研合作,與上海交通大學、揚州大學等建立緊密合作關系,在新能源動力控制系統、北斗精准農業開發等方面開展聯合研發,滿足國內產業發展需求。

為提升裝備技術水平,江蘇朗禾持續大力投入,引進國內外先進的生產、檢測設備120多台套,並建有獨立的試驗室,不出企業,就能夠進行產品總成及零部件的性能檢測、電磁測試,以及疲勞、老化、高低溫、鹽霧等各類試驗,為新產品開發、試制試驗、質量檢測提供可靠保障。更為重要的是,公司注重工藝和工裝開發,為工藝和工裝人員提供良好發展空間和優惠待遇,持續改進和完善專有工裝,提升企業競爭力。

為提升產品品質和服務品質,江蘇朗禾把質量作為公司的核心戰略,明確以用戶為中心,注重質量管理體系建設,實現從原材料、制造、物流等全流程質量控制。產品所需的原材料,都是經過反復調研后,對標國際行業標杆,從每一個細節入手,選用行業最優秀供應商,提升企業質量核心競爭力,用產品品質為企業產品代言。

江蘇朗禾控制系統有限公司制造部部長賈顯亭告訴記者,電子油門在非道路裝備上使用,使用工況與汽車相比存在較大區別,不能照搬汽車電子產品簡單移植。除了汽車產品要求的精准、可靠、耐疲勞外,農業裝備等非道路機械在防水、防振、防塵上面臨更加苛刻的環境。因此,江蘇朗禾吸收歐美等企業先進經驗,結合國內法規和工況要求,進行自主設計生產。在沒有行業標准的情況下,參照汽車標准,比如油門踏板的1000萬次踩踏試驗,江蘇朗禾的任一款產品均可以達到﹔而在防水、防振、防塵等性能方面,則全部超過汽車行業標准。

重科技創新,江蘇朗禾既擁有了自主知識產權,又形成技術優勢,快速開拓了市場。目前,公司已獲得10多項國家專利,技術可以滿足國內外所有主流發動機及電控系統的要求,已為國內外100多家整車及發動機企業配套。

眼下,江蘇朗禾又瞄准了更高的目標,響應國家鄉村振興戰略,積極布局精准農業,正在全力開發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農業北斗定位系統及GNSS智能終端、大數據管理平台,卡位智慧農業入口。尹世安說:“今后,通過車載智能終端和衛星定位系統,可將車輛、機具、農事環境等數據收集、上傳、分析並發送指令,實現遠程控制、無人作業和智能互聯,是現代農業智能化發展的關鍵。”

(責編:王小艷、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