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首頁滾動

馬一德:將知識產權研究作為畢生事業

2018年03月19日08:44 | 來源:法制日報——法制網
小字號
原標題:他將知識產權研究作為畢生事業

個人簡介:馬一德,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馬克思主義理論研究和建設工程項目第一首席專家,北京市政協委員,北京市社科院法學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中南財經政法大學二級教授、文瀾特聘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萬人計劃”領軍人才,中宣部文化名家暨“四個一批”人才,國務院特殊津貼專家,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中國知識產權法學研究會副會長,中國致公黨中央法制建設委員會副主任。

□兩會人物

第十三屆全國人大代表、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院長、北京市社科院法學所研究員……馬一德的一系列職務引人注目。

馬一德給自己的定位卻讓人多少有些詫異——一個念知識產權經的和尚。

“我是不信教的。我爺爺信佛教,他以前總是告誡我,做事業要像念經一樣,當成畢生的修行。所以,當我將知識產權研究作為畢生的事業時,就把自己稱為一名念知識產權經的和尚。”馬一德這樣對記者解釋。

3月16日中午,在北京代表團駐地,記者和馬一德聊起了他的知識產權研究經歷。

人生得“一畝好地”足矣

馬一德最開始的名字,其實是“馬一得”。

“父親非常喜歡‘人生得一知己足矣’這句話,就給我起了‘一得’這個名字。后來我上學時,老師覺得‘一德’更好,於是就改成了現在這個名字。”馬一德說。

但馬一德還是更喜歡“一得”背后的含義。

馬一德在上大學期間,祖父曾經給他寫過一封信,專門講了“一得”的含義:人的一生,要得一本好書、一個好女人和一畝好地。

當時的馬一德,有著年輕人的意氣風發,還未經歷太多生活的磨礪,並不能完全理解祖父給他講的這句話。

隨著年歲增長,他才讀懂祖父的良苦用心。

“一本好書,是要求我勤奮求學和學業有成﹔一個好女人,是希望我有個和諧幸福的家庭﹔一畝好地,是讓我找到一份可以畢生追求的事業。”馬一德說。

馬一德覺得,自己能找到“一畝好地”,有幾分幸運。

大學畢業后,馬一德被分配到國家機關工作,一個偶然的出訪機會,讓他開始認識並鑽研知識產權。

“上世紀90年代初,我到日本一家著名公司參觀,卻被攔在了知識產權部門門外,他們說裡面涉及到商業秘密和核心技術,不能參觀。”馬一德回憶說。

這讓馬一德感覺到,知識產權才是一個企業的核心競爭力,才是他們的秘密武器。

回國后,馬一德開始查閱大量的資料,還給當時的科技部部長和一位中國科學院院士寫信,呼吁中國要重視知識產權,他的看法得到了認可,“部長還請我到辦公室講了自己的看法,那位科學院院士也和我談了好久,這讓我更加堅定了自己的選擇”。

從那時起,馬一德便投身於知識產權的研究工作中。這一干,就是二十多年。

領銜知識產權戰略研究

馬一德剛開始選擇知識產權作為研究方向時,正值我國改革開放初期,大量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一些案例引起了他的注意。

“1987年,肯德基在北京前門開了第一家店。1992年,麥當勞在北京王府井開設了當時世界上面積最大的麥當勞餐廳。其實,這裡面就有知識產權商業化應用。外資品牌進入中國市場,首先要考慮的是怎樣迅速擴大自己的影響力,而前門和王府井這樣的地段,正是北京市最為繁華的商業場所。”馬一德說。

與此同時,一些國產品牌在競爭中逐漸衰敗和消亡,這讓馬一德非常痛心。他意識到,在我國,盡管知識產權保護的意識已經開始樹立,但知識產權商業運作的意識仍然淡薄。

意識到這一點,馬一德在2003年讀博時,把管理學作為自己的研究方向。也正是這一決定,給馬一德的履歷增加了一條引人注目的信息:中國首位知識產權戰略管理學博士、博士后。

“法律的生命力在於實施,知識產權的生命力在於運用。”這句話一度成為馬一德的口頭禪。

2010年9月,在北京市政府幫助下,馬一德領銜的中關村知識產權戰略研究院正式成立。研究院一經成立,就被中關村管委會委派,對中關村科技園區123家“十百千工程”企業展開全面的知識產權調研工作,成為中關村乃至全國知識產權戰略研究和實務領域最為高端、最有實力的一股力量。

大會發言搶了一次話筒

二十多年的研究經歷,馬一德已將知識產權看作生命中的重要部分。同時,這種經歷還改變了馬一德的性格。

“我是個非常內向的人,平時並不愛多講話,但隻要一說到知識產權,我就收不住了。”馬一德說,熟悉他的朋友都知道,聊起知識產權的馬一德,與平時判若兩人。

在採訪過程中,記者注意到了一個細節:一個半小時的採訪中,馬一德的講話經常伴隨著雙手的揮動,就像一名樂團的指揮,飽含激情。

在參加全國人大會議期間,馬一德的這個性格顯得有些“搶眼”。

3月14日下午,代表團全體會議審議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馬一德注意到,提交大會審議的國務院機構改革方案顯示,擬重新組建國家知識產權局。

“當時,本來沒有安排我發言,但我確實有意見和建議要提,就搶了一次話筒。針對知識產權的內容,我在援引民法總則等法律規定的同時,又提到了知識產權法院工作,有法律條文,也有案例數據,總之,我提出的建議要有理有據。”馬一德說。

“我盡到了全國人大代表的職責,也對得起學者這個身份。”馬一德說,搶話筒講完后,當天晚上吃飯和睡覺都特別踏實。

與此同時,也有一些事情讓馬一德感到有點不踏實。

“知識產權源於科技。我們要建設科技強國,就需要培養懂技術、法律並熟悉知識產權商業運作的復合型人才,而且還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奉獻。但不可否認的是,當前社會還沒有形成崇尚科學尊重科學的文化氛圍。”說到這裡,馬一德顯得有些焦急。

對此,馬一德建議,通過在科技園區樹立科學家雕塑群像、建設科學博物館、提高科研人員待遇等方式,全方位營造尊重科學、崇尚創新的濃厚氛圍,激發全社會的創新熱情和創造活力。

“從開始接觸知識產權起,我就時刻提醒自己,要始終保持求知的熱情和活力,將知識產權、將知識產權商業化當作一場畢生的修行。”馬一德說。(蒲曉磊)

(責編:龔霏菲、王珩)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