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克強總理和上海自貿區的“四年四約”
11月21日至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開幕式並致辭后,來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記者注意到,自2013年來到上海考察后,李克強總理以每年一次的“高頻率”來到上海自貿區。
李克強總理考察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時點擊鼠標,先隨機抽取接受檢查的27 家食品企業,又隨機抽取幾十位執法人員,通過網上綜合監管平台,啟動一次“雙隨機”抽查。新華社
11月21日至22日,國務院總理李克強出席第九屆全球健康促進大會開幕式並致辭后,來到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自2013年來到上海考察后,李克強總理以每年一次的“高頻率”來到上海自貿區。
李克強總理現場考察“放管服”,稱“中國依然是外資最佳投資地”
11月21日上午,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管局,這是李克強總理此次考察上海自貿區的第一站。
“你們不用引導我,我自己選擇。” 李克強總理手持鼠標,在上海自貿區網上綜合執法平台的頁面上滑動了幾下,選擇了“食品安全重點企業全項徹查”這項任務。
“保障食品安全大於天,我就選‘食品安全’監管這一欄。”就這樣,李克強總理通過網上綜合監管平台,啟動了一次“雙隨機”抽查——先隨機抽取接受檢查的27家食品企業,又隨機抽取幾十位執法人員。
總理為什麼要到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啟動一次“雙隨機”抽查呢?時間得追溯到半年多前的5月9日,國務院召開全國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下稱“放管服”)電視電話會議。李克強明確要求,“雙隨機一公開”作為監管制度重大改革,今年要全面推開,並要繼續推進市縣兩級市場監管領域綜合行政執法改革。
此次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就半年多前“放管服”電視電話會議的要求向總理當面匯報。李克強總理肯定了這一用制度限制監管部門行政執法自由裁量權的探索,李克強總理表示,“相信人但更要相信制度。”
上海自貿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公共訴求處置信息平台將原來5條投訴熱線整合為一,極大便利了群眾和企業,3年來受理投訴量增加了近3倍。總理說:“這一舉措不僅強化了監管淨化市場的功能,同時維護了市場公平。市場越公平,市場主體就越有活力。”
上海自貿區監管局還將原工商、質監、食藥監、價格監督檢查職能合並為“四合一”網上綜合執法平台。自貿區市場監管局向總理集中匯報的,正是事中事后綜合監管的成果。
作為“放管服”的兩端:看完政府做得如何,接下來要到企業看看感受如何了。
11月21日下午,李克強總理的第二站選擇位於上海自貿區內的美國通用電氣公司(GE)中國總部和中國研發總部。
此次考察GE中國,GE公司負責人向李克強總理匯報:上海自貿區的工商、海關、商檢等政策對優化企業經營環境、提高GE的運行效率起到了積極推動作用,這促使GE不斷加大在這裡的投資和“深耕”力度。
當聽到這家跨國巨頭建立了美國本土之外的首個數字創新中心,李克強總理說:“大企業開展‘雙創’是適應新技術革命和新模式變革形勢的需要,也是發揮自身優勢、實現發展升級的必然選擇。你們持續堅定投資中國的行動表明,中國依然是外資最佳投資地。”
GE中國科技園,匯聚了5000多名中外員工,李克強總理與不同國籍的員工交談。李克強總理表示,中國有1.7億受過高等教育和專業技能培訓的人才,世界總量第一的人力資源是中國發展的最大“金礦”,本土和海歸等各類人才是我們的巨大財富。
結束考察后,李克強總理直奔會場,主持召開深化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化服務改革座談會。地點正是在上海自貿區。
當天座談會上,李克強總理再次用“壯士斷腕”來形容推動“放管服”改革的決心,強調要持之以恆進行政府“自我革命”,用政府自身一時的“痛”換來人民群眾長遠的“利”。
“自貿區這個改革開放‘高地’,高在‘放管服’,高在‘大眾創業、萬眾創新’,高在新動能的培育,高在整個市場環境的開放、公平和公正。”李克強總理在座談會上這樣說。
“當官為了什麼?不就是為了造福百姓嗎!用權為了什麼?不就是要讓人民受益嗎!” 李克強總理語重心長地說,“我們隻有把‘放管服’這件事做好了,才對得起百姓,對得起人民。”
總理和上海自貿區的“每年一約”
時間回到2013年3月底,李克強總理赴上海考察,那時還沒有自貿區。這次考察結束后半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橫空出世,成為全國首個自貿區。
李克強總理當時對上海市主要領導如是說:“30年前,波瀾壯闊的改革首先是由沿海開放的經濟特區帶動的,今天看來,用開放促進新一輪改革依然有很大的空間和動力,而在這種開放的過程中,改革將釋放巨大的制度紅利,中國走到這一步,該選擇一個新的開放試點,上海完全有條件、有基礎試驗這件事。”
一年后,2014年9月,李克強總理再次到上海考察。這一次,同樣的地點已由保稅區“升級”為中國擴大開放的新試驗田——自貿區。當時總理冒雨撐傘登高俯瞰的照片,配上“上海自貿區1歲啦!”的標題曾經在各大媒體上刊登。
這一次,李克強總理說:“成立上海自貿區,是為了探索處理好政府與市場的關系,探索負面清單管理模式,給市場讓出更大的空間﹔也是為了探索處理好發展與開放的關系,深化金融改革創新。這裡要建成改革高地、創新高地,而不是政策窪地、稅收窪地。”彼時,上海自貿區還是“獨一份”。
時間又過去一年多,李克強總理出席東亞合作領導人系列會議並訪問馬來西亞結束后,夜航凌晨飛抵蘇州主持第四次中國—中東歐16國領導人會晤並密集會見多國領導人,2015年11月25日,李克強總理邀請中東歐領導人從蘇州乘坐高鐵前往上海,並在百忙之中考察上海自貿區。
這是李克強總理與上海自貿區的“第三次相約”,這時的上海自貿區已經不是全國唯一的自貿區,在李克強總理2014年第二次考察上海自貿區后的3個月,即2014年12月,國務院新設了廣東、天津、福建自貿區,並將上海自貿區由原來的28.78平方公裡的海關特殊監管區域(保稅區域)擴展到陸家嘴金融片區、金橋開發區片區和張江高科技片區,面積為120.72平方公裡。
這一次,李克強總理囑托道:“自貿區要勇於承擔先行先試的職責,當好推進改革的掘進機、擴大開放的破冰船,用更高水平的改革開放釋放經濟發展的潛力,要砍掉束縛發展的荊棘,繼續努力跑出改革開放加速度。”
自貿區從1個到11個,哪些改革經驗在向全國推廣?
2016年9月, 黨中央、國務院決定在遼寧省、浙江省、河南省、湖北省、重慶市、四川省、陝西省新設立7個自貿試驗區,這是繼2015年,中國(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建立一年后,中央將自貿區戰略擴大到廣東、天津、福建后的第二次擴容。
業內人士認為,這代表自貿區的改革經驗已經進入復制推廣階段。
從第三批的名單不難看出,以往主要集聚在沿海經濟發達地區的自貿區,開始逐漸向內陸城市和省份擴容,除了傳統的經濟發達省份浙江,名單中的其他省份都是內陸省份,中部、西部、東北地區均有涉及。
11月10日,國務院正式印發的《關於做好自由貿易試驗區新一批改革試點經驗復制推廣工作的通知》,自貿區19項改革經驗將向全國推廣。
《中國經濟周刊》記者注意到,李克強總理每次到上海自貿區都要提及負面清單,而負面清單正是推廣的“自貿區19項改革經驗”中的首條經驗。
過去中國對於外資准入施行“正面清單”管理模式,每年發布《外商投資產業指導目錄》,目錄裡列明哪些行業容許外資進入,哪些限制外資進入,哪些禁止外資進入。而負面清單管理模式規則比較清晰,清單列出外資不能進的領域,不在負面清單之內的都可以進入,不但提高了開放性,在管理上也比較簡便。
根據上海自貿區向《中國經濟周刊》提供的數據,2013年制定了首份負面清單,開放度達80%。2014年版負面清單,將外商投資准入特別管理措施由190條減少到139條,明確了30條管理措施的具體限制要求。2015年4月20日,國務院發布四個自貿試驗區一致的新版負面清單,共計122項特別管理措施,相比2014年負面清單減少了17項,開放度和透明度進一步提高。
負面清單以外,實施國際貿易“單一窗口”管理制度也是此次李克強總理提及的上海自貿區的制度創新亮點。上海自貿區向《中國經濟周刊》提供的數據顯示,超過1200家企業在“單一窗口”辦理相關業務,通過申報大表進行報檢報關作業約14萬票,通過“單一窗口”辦理船舶離港手續9800多艘次,佔上海口岸出入境船舶申報量的95%以上。
在第四次考察上海自貿區的第二天,李克強總理考察了上海電子口岸建設運營情況,看到這裡通過整合相關部門職能、推動信息互換、監管互認、執法互助,打造國際貿易單一窗口,使企業通關效率提升幾十倍,李克強總理十分肯定改革成果。
李克強總理說:“當前世界經濟復蘇乏力,要全方位加強經貿合作,扭轉國際貿易增長放緩態勢,必須大力推動國際貿易投資便利化自由化。他叮囑要把上海取得的經驗加快推廣到全國各口岸,特別是要有力推動改革開放,適應政府職能轉變要求,借鑒國際領先經驗,不斷升級通關信息系統,提升綜合管理能力,培育外貿新的競爭優勢,打造新亮點。”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