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專題策劃>>2016年全國知識產權宣傳周

數字創意拓展版權版圖

2016年04月14日14:38 | 來源:中國知識產權報
小字號

編者按

技術總是在不斷革新人類文明,推進文化的創造與傳播。特別是互聯網、數字技術與文化創意產業的深度融合,改變了內容的創作、傳播、運營和消費模式,無限擴展版權產業界限,數字出版、數字音樂、網絡視頻、網絡文學以及網絡游戲等正在逐步成為文化產業的中堅力量,展示出勃勃生機,但同時也給版權保護帶來挑戰。

創造

內容產業方興未艾

“梵高空間”“女史箴圖”“敦煌殘卷”……近日齊聚北京,在中華世紀藝術壇藝術館“漂流的文明”多媒體展上展出。同時數字展出的還有盧浮宮、普拉多、艾爾米塔什、烏菲齊、大都會、大英博物館六大博物館的不少鎮館之作。數字化的藝術展通過數字影像、聲光媒體、智能互動裝置等方式,使象征人類文明的藝術瑰寶可視、可聽、可感、可觸,得到各界一致好評。

藝術、文明與科技水乳交融,數字技術不斷革新人類文明, 正是數字內容產業蓬勃發展的高度體現。近年來,互聯網和數字技術快速發展,與文化創意產業深度融合,正在逐步改變內容創作、傳播和消費的模式,包括網絡文學、網絡游戲、數字音樂、網絡動漫、網絡視頻在內的數字內容產業在國民經濟中的重要性逐步凸顯。

我國數字內容產業起步較晚但取得了跨越式發展。據統計,截至2015年12月,我國已有網絡游戲用戶3.91億、網絡文學用戶2.97億、網絡視頻用戶5.04億、網絡音樂用戶5.01億。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2011年以來,以網絡游戲為核心,以影視劇、文學作品、動漫為外延的“泛娛樂”文化概念日漸形成,並逐漸成為行業熱點。

以網絡文學為例,2015年被業界稱為網絡文學的爆發年,根據網絡文學作品改編的電影、電視劇、網絡劇佔據大小熒屏。依托優質原創內容強大的輻射能力和產業整合能力,網絡文學正不斷顯現出巨大的商業潛力和社會價值。《琅琊榜》《花千骨》《羋月傳》《甄嬛傳》等優質版權內容在網絡文學、影視劇、游戲等多領域進行開發,不僅深受國內觀眾好評,有的版權還輸出到美國、韓國以及東南亞等地。

“泛娛樂”的核心思路在於IP(知識產權)價值的發掘和重塑。隨著一批由網絡文學、 動漫改編而來的電視劇、電影、網絡劇受到市場關注,收視率、票房、 播放成績屢創新高,大批資本也加速進入數字內容產業。北京中娛智庫咨詢有限公司發布的《2015-2016中國泛娛樂產業發展白皮書》顯示,2015年我國泛娛樂核心產業規模4229億元。細分領域中,規模最大的是游戲產業,2015年實現產值1407億元,5年復合增速高達33.3%,其佔總產業規模的比例從2011年的24%提高到2015年的33%﹔動漫和衍生品產業並行增長,但是衍生品在產值和增速方面都相對領先,2015年兩者共實現1132億元產值,動漫(不含衍生品) 領域還需要加強精品內容孵化和授權開發﹔電影產業從2013年開始,上漲幅度加快,2015年市場取得440億元票房,佔總產業規模比例超過10%,其在總規模中的佔比有望進一步上揚。

業內人士認為,數字內容產業作為文化產業的新業態,兼具文化產業和信息產業兩大產業的優勢和特點,表現力傳播力較強,滲透性融合性較好,與經濟、社會、民生等建設息息相關,對文化建設和經濟發展促進作用明顯。目前,美國、英國以及北歐一些國家都將數字內容產業提高到了國家發展戰略的高度,我國數字內容產業起步晚,發展快,還有待進一步提升國際競爭力。

保護

數字版權任重道遠

近日,網絡“大神”唐家三少以1.1億元的年度版稅收入名列“網絡作家榜”榜首。當億元版稅令人咋舌之時,另一組數據同樣值得關注。艾瑞咨詢發布的《中國網絡文學版權保護白皮書》顯示,2014年盜版網絡文學如果全部按照正版計價,電腦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達43.2億元,移動端付費閱讀收入損失達34.5億元,衍生產品產值損失21.8億元,行業損失近100億元。侵權盜版不僅在侵蝕網絡文學作者和企業的個體權益,從長遠看,還會威脅到行業的健康發展。

隨著數字技術的迅猛發展,互聯網開放的特性為內容產業的發展帶來了前所未有的機遇,也給數字內容的版權保護帶來了嚴峻挑戰。其一,數字技術讓信息、作品復制和傳播變得更容易,加劇了低成本盜版作品對正版作品的沖擊。其二,海量數字內容傳播之下,作品數量大,形式多,涉及的權利主體復雜,易造成版權權屬不清。其三,網絡環境下,與侵權盜版的低成本相比,著作權人取証困難,維權成本較高,需要耗費大量人力和物力。

以網絡文學為例,業內人士介紹,行業內兩級分化嚴重,能夠賣出版權的網絡文學作者處於“金字塔的塔尖”,大多數寫作者的收入來源靠網絡訂閱付費,但因盜版損失慘重,網絡作家的付出和回報相差甚遠。除了貼吧“手打團”的“秒盜”(即網絡文學的盜版速度可以用秒計算,盜版與正版在時間上接近同步),P2P、移動聚合閱讀APP、搜索鏈接、網絡雲盤等不斷變化的侵權形式使版權方以及正版網站更加難以有效控制內容傳播,也使執法監管的難度和成本不斷提升。正版化運營的成本逐年提高、維權投入不斷加大,權利人的損失難以得到有效補償。

除了網絡文學外,視頻、游戲、音樂、體育賽事的網絡傳播等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侵權盜版的困擾。視頻網站雖然經過此前幾輪互訴,目前主流網站的正版秩序基本建立,但是小網站以及一些“三無網站”的盜版仍屢禁不止。網絡游戲涉及的版權客體更為復雜,抄襲的邊界相對模糊,整個行業仍被“山寨”之風籠罩。數字音樂經過去年的整合,業界已意識到免費盜版此路不通,目前QQ音樂、海洋音樂、網易雲音樂、阿裡音樂等幾大數字音樂平台都在積極推動正版音樂。體育賽事被視為互聯網的“下一個風口”,但體育賽事的網絡傳播該如何保護,從理論到實務都還在探索。

版權保護事關數字內容產業興衰,為此,國家版權局聯合國家網信辦、工信部、公安部聯合開展了打擊網絡侵權盜版的專項治理行動——“劍網行動”。“劍網行動”於2005年啟動,10年來共查辦案件4681起,依法關閉侵權盜版網站2676個,移送司法機關追究刑事責任案件388件,相繼查處了百度文庫侵權案、快播和百度播放器侵權案等一批侵權盜版大案要案,得到國內外權利人的充分肯定和社會公眾的高度評價。與此同時,在“劍網行動”推動下,我國不斷提升版權執法監管工作的地位、完善版權執法監管工作機制、創新管理、提升版權執法業務水平。

然而,打擊盜版,不能靠政府一方之力,也不能畢其功於一役。業內人士認為,推動建立良好的版權秩序和運營生態,既需要立法、司法和執法層面的完善,也需要業界積極探索正版經營模式,促使用戶自覺用正版替代盜版。(記者 劉仁)

(責編:魏艷、馬麗)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