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網
人民網>>知識產權

楊梧代表:專利法修改將完善雙軌保護制

2016年04月07日09:13 | 來源:法制日報
小字號

  楊梧,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會長。

  “我國經濟發展到目前這個階段,如果不用創新來推動是發展不下去的,而創新驅動就離不開知識產權來保障和支撐。”針對新形勢下我國知識產權保護,尤其是專利保護方面出現的新形勢新問題,十二屆全國人大代表、中華全國專利代理人協會會長楊梧近日接受了《法制日報》記者採訪。

  專利數量猛增質量堪憂

  僅去年一年,我國的專利申請達到280萬件。其中最多的就是發明專利,有110萬件左右。

  “美國一年的發明專利大概是50萬件,日本大概是30多萬件,可以說,從數量上看,我國的專利申請比美國、日本、德國加起來的數量還多。”在楊梧看來,專利現在已是企業競爭的一種武器,企業有了創新之后就要保護起來,要讓科技創新在實踐中實現利益化。但縱觀我國專利發展現狀,問題依舊不少。

  不僅僅是專利申請量大,近些年來,我國的專利訴訟量也很大。去年,全國大概有1萬件左右的專利訴訟案件,每年有20%左右的增速。“日本一年大概有300多件專利訴訟案件,韓國是200多件。”楊梧說。

  數量猛增的同時,我國的專利質量並不高,有時甚至是為了申請而申請。對此,有業內人士分析了其中的多方面原因:為了促進創新,各地政府出台了一些措施,很多專利是在政府各項資助政策之下產生的。由於高新技術企業會享受一系列優惠政策,為了達到高新技術企業的標准,就必須要有專利數量的要求,很多企業為了達到要求就會申請大量的專利,對質量的要求自然放低。

  基於此,楊梧認為,我國的專利發展還是要走“數量布局,質量取勝”之路,一方面,應大力鼓勵創新,繼續保持數量上的有序增長﹔另一方面,要大力提高我國的專利質量,真正發揮出知識產權對社會創新和經濟發展的推動促進作用。

  國家保護政策從弱變強

  眼下,很多創新型企業面臨越來越多的維權困境。很多時候,專利權人在取得侵權証據、証明損失數額時均難以憑借自身力量完成,“贏了官司,丟了市場”的現象時有發生,甚至一些更新換代較快的產品,發生侵權后往往案子還沒有判,產品就已經被淘汰。

  賠償低的問題,更是讓專利權人頭疼不已。據了解,目前專利侵權案件的平均賠償額僅為七八萬元,不僅與專利權人的實際損失、侵權人的違法獲利相距甚遠,甚至無法填補維權成本。據一位浙江基層知識產權庭法官介紹,基層的專利侵權案件基本以調解為主,很多案子也就是1至3萬元的賠償額度。

  1985年專利法開始施行,30多年來曾有過3次修改。有消息稱,目前第四次修改已經啟動。專利法修訂草案送審稿已由國家知識產權局於去年7月報送國務院,國務院法制辦已開展意見收集匯總工作。跟之前的一些被動修法不同,此次專利法修改是出於一種主動,為了更好適應我國創新國家戰略。

  作為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家庫專家,楊梧認為此次專利法修改意義重大。

  “我國以前對專利的保護是一種弱保護,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時作出的承諾,即要達到世貿組織要求的對知識產權保護的一個最低要求。但現在,我國開始鼓勵創新,部分創新企業享有大量專利,都希望獲得強保護,我國的政策也開始作出調整,這次專利法的修改將體現出這個趨勢。”楊梧說。

  雙軌保護制度仍需完善

  我國實行專利保護雙軌制,即專利司法保護和行政保護並行的途徑。但是運行多年,這個雙軌制效果並不盡如人意。據楊梧介紹,此次專利法修改的重點之一就是完善這種雙軌制保護。具體說,主要包括兩方面:

  一方面,加強司法保護,如,提高賠償額度起始點、明確把懲罰性賠償寫入法條、增加間接侵權的規定等。

  另一方面,此次專利法修改還特別提出要加強行政保護,賦予地方知識產權局更大權力,比如賦予各地知識產權局直接查處侵權企業的權力,甚至可以直接去企業實地調取証據等。“江浙、廣東沿海一些手工業發達的小城鎮,由於產品同質化,很容易出現集體侵權的現象,但由於人數眾多,會帶來訴訟難題,這樣就會影響到當地的創新熱情。而這種現象,如果通過當地知識產權局來直接對侵權者進行行政處罰則是最有效的,專利權人一旦發現被侵權,就可以直接到知識產權局投訴,進而進行查處。這種臨時性的行政處罰措施是很有效果的,是把有效經驗上升為法律的科學做法。”楊梧說。

  重視專利代理事業發展

  專利是企業之間競爭的一個武器,專利申請量大是好事,說明研發力量大,投入多。

  但楊梧告訴記者,想把專利質量搞上去,除了依靠研發水平的提升,還有一個重要方面,就是專利要“寫得好”,這就取決於專利代理人。

  “現在為什麼說我國的專利申請水平低,一個重要方面是申請專利的說明書寫得不到位。美國一個申請專利說明書平均厚度是二十五六頁,我國的平均厚度僅僅是六七頁。”楊梧強調說,一個好的專利,除了專利本身,專利說明寫得怎樣十分重要。有很多專利發明本身很好,但由於專利申請寫得不佳,沒辦法提供更強有力的保護。

  “專利代理人是一個非常重要的行業,可以說,整個專利體系有三條腿在支撐:專利審查、專利審判和專利代理。”楊梧介紹,現在全國專利代理機構大概有1100家,有執業証書的全國專利代理人大概一萬人。專利代理人雖然有很大發展,但目前仍存在不少問題。

  “專利代理人是一個負有社會責任和歷史責任的行業。”楊梧建議,政府要對專利代理人給予必要的重視和支持,比如,在人才梯隊建設方面應增加政府資助,在行業發展方面增加稅收優惠政策等。“可以說,重視專利代理人的作用,才能為創新驅動提供更強有力的支撐。”(記者 朱寧寧)

(責編:馬麗、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返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