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游客為何愛赴日“掃貨”? 產品設計人性化
2015年11月13日08:31 | 來源:新華每日電訊

(資料圖片)
隨著近兩年日元匯率暴跌,加之日本政府去年擴大免稅品類范圍,化妝品等同類產品在日本的售價已明顯低於中國國內,吸引不少中國人到日本採購。2014年中國赴日旅游總人數達到約220萬人,同比激增82%左右。
產品設計人性化
中國游客到日本“掃貨”的原因不僅僅是因為價格便宜。出於防止技術外泄等考慮,日本企業一般把最好的產品留在國內,造成同一品牌國內外在售產品存在質量和技術上的差距。在日工作的夏先生說,日本在售花王“尿不濕”,孩子穿一整天都很干爽,質量明顯高於中國在售花王產品。
產品的人性化設計是“日本制造”的一個著名“標簽”。日本雨傘的傘柄都帶有一個透明的小框,可以將寫有姓名的紙片擱在裡面,防止拿混。
“匠人文化”追求細節
日本人注重細節,在制造日常生活用品方面,甚至到了“吹毛求疵”的程度。比如,日本在細節的研磨等技藝方面領先全球,iPhone的外殼就由日本零部件廠制造。
在日本,隻要專注做好一件物品,哪怕是一枚螺絲釘,也能獲得成功,這形成了獨特的“匠人文化”。東京廣播公司(TBS)電視台有一檔名為《震驚世界的日本職人》的節目,專門介紹各地工匠的絕活。最近一期節目介紹了畢生研究怎麼做好一把掃帚的職人,其手制掃帚售價達5000元人民幣。
日用品“高端精品化”
中國游客還愛採購特定品牌的日本產品,比如虎牌保溫杯、今治牌毛巾等。這和日本政府近年來推出的日用品“高端精品化”戰略不無關系。
今治毛巾是愛媛縣今治地區的特色產品。上世紀90年代,受中國低價毛巾的沖擊,當地不少廠家倒閉。2006年,日本政府出資啟動今治毛巾品牌化戰略。當地政府規定,滿足嚴格標准的廠家才能使用今治牌商標,並定期嚴格抽樣檢查,今治毛巾又大獲成功。(沈紅輝)
(責編:馬麗、趙竹青)
分享讓更多人看到
推薦閱讀
相關新聞
- 評論
- 關注